全员优毕、全员直博!交大这个学霸寝室,太酷啦!
住在全员优毕、全员直博的交大宿舍
是什么体验?
他们来自交大西13学生公寓407寝室
努力、刻苦、积极、优秀
是他们的代名词
他们在生活中相互陪伴
在学习中并肩奋斗
他们团结互助,携手共进
为青春交出满意答卷
刚刚过去的毕业季
他们全员获评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并全员选择直博深造
继续攀登科学高峰
李思奇
不忘初心丨保持热爱
中共党员,物理与天文学院F2007205团支部书记,曾获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2020级学生军训优秀学员。
本科毕业后将前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直博。
吕烁天
热情阳光丨坚定执着丨喜欢探索
曾获上海交通⼤学 “三好学⽣”、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市三等奖、上海交通⼤学物理与天⽂学院⽹班奖学⾦、校运会围棋项目冠军等荣誉。
本科毕业后将前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直博。
倪彦恩
热爱思考丨踏实细心
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奖学金、吴文俊奖学金,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A类)一等奖等荣誉,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
本科毕业后将在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直博。
潘浩然
勤勉好学丨积极进取
曾荣获上海交通大学 “三好学生”、本科生优秀奖学金、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
毕业后将在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直博。
因缘相聚 相识相知
他们因407寝室而相识,在交大开启了一段共同进步的旅程。相似的学科背景让他们在学习上有许多共同话题,每当遇到学术难题时,室友总是最好的老师。共同的学术追求和生活经历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刚入学时的他们也曾青涩不安,那时他们还彼此陌生,话语不多,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个内向的男生逐渐敞开心扉,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共同探讨学术,互相讲解难题,相约一起跑步、一起旅游、一起去健身房。
课堂内外 同样活跃
潘浩然、吕烁天、李思奇与实践团成员在瑞金实践
2021年,潘浩然作为实践团长,和吕烁天、李思奇及其他队员深入江西南昌、瑞金、井冈山等革命圣地,亲耳聆听并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党史知识,更深刻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运动场的汗水也是校园生活的一环。宿舍四人一起选择了网球作为体育课,让网球成为了407的宿舍集体运动。在学习之余,他们时常一起相约运动场,四年来,网球是他们在阳光下的共同记忆。
走出课堂,407宿舍的成员们同样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在校园内外留下了充满活力与奉献精神的足迹。在闵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李思奇向前来参加暑期研学活动的青少年们生动介绍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在陈瑞球楼,吕烁天为来校参加面试的考生指路答疑,协助维持考场秩序;在上海科技馆,潘浩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参观的小学生们讲解科学原理,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增长知识;在宣怀大道,倪彦恩担任长跑赛事线路维护志愿者,指引选手顺利前行。
相互扶持 理解包容
407宿舍就像一个温暖的小家,每当宿舍中有人遇到困难时,其他人都会主动伸出援手,大家一起共度难关。暴雨中怀抱三把伞奔跑的身影、医院大厅里帮室友排队挂号匆忙不安的脚步、学校周边餐厅里气氛融洽的聚餐……见证着他们相互扶持的友谊。
每当有同学需要休息或学习时,其他人便会自觉降低音量,在宿舍也能做到高效学习。他们总是彼此理解和包容,为寝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407寝室常常有周围邻居同学来访,成为了班级“社交中心”。从学术、生活到娱乐,大家在这里无所不谈,知识与趣闻洋溢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他们常常开玩笑称,407寝室有着好几位“编外室友”,大家谈天说地,讨论学术,分享生活,彼此成就。
四年本科奋斗时光飞逝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们回忆起
让他们最难忘的本科时光
↓ ↓ ↓
李思奇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二那年定向越野的体育课,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到处跑,虽然很累,但用自己的脚步连接起校园里的各个角落确实也很有趣,从那之后我也养成了探索学校里各处角落的习惯。
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感受学术大牛的境界,体验与同行交流的快乐,让我坚定了学习物理的信念。
吕烁天
倪彦恩
大二时,我和同学组队参加美赛,我在小组内负责建模的工作。我们积极学习探讨,在比赛过程中齐心协力、协作配合。这次建模比赛激发了我对数学建模的兴趣。
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大二第一次去实验室,在学姐的带领下学习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用看似十分简单的方法却得到了性质丰富的石墨烯样品,让我领略了物理的神奇之处。
潘浩然
四年本科奋斗时光飞逝
他们已经踏上各自的新旅程
未来的路上
他们将带着407宿舍的精神继续前行
彼此珍贵的友谊将伴随着他们
在未来的每一个挑战中不断超越自我
在学术的道路上愈行愈坚
祝福407宿舍的四位小伙
饮水思源 不忘初心
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砥砺前行
来源:学指委(生活园区)
物理与天文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编辑:朱天婕
责任编辑:陈煜阳
主编:金雪
推荐阅读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