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大这位教授,获评“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请点赞 上海交通大学
2024-10-11

“光荣与力量——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11位先进个人和集体荣获“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专题节目于9月22日9点在东方卫视播出。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孔海南荣获“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守护洱海,信念如磐

二十年耕耘,海菜花开 

百万里征途,碧波荡漾

你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绘就新时代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孔海南,男,汉族,1950年5月生,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作为水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十数年如一日,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学治湖使洱海重现大理母亲湖风采。成果被称为“全国湖泊治理的生态样本”,多次获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并获国家领导人批示。2018年带领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9年11月,为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和青年学子投入到洱海保护中,孔海南捐出个人积蓄200万元发起成立“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2023年6月,生态纪实文学作品《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新书发布,同年9月,反映孔海南团队事迹的原创纪实话剧《海菜花开》震撼首演。


孔海南——洱海守护者

在交大的每一个学生,恐怕都听说过“老人与海”的故事。十数年如一日扎根于银苍玉洱畔,守护洱海的水清月明,他就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河湖环境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孔海南。从教二十载,孔海南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一辈子不后悔!”。



以身作则,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孔海南于1983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2000年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水环境部担任研究员,期间攻读了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并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孔海南回国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他先后参与水污染十分严重的太湖、巢湖、西湖、洱海、滇池、长江三峡、苏州河等河湖、水库的综合治理与示范工程,然而,最为牵动他心的要数大理的洱海。这个曾经以其丰富的物产和清洁的水源哺育着大理一代又一代人的“母亲湖”,从上世纪90年代始,长期遭受湖水富营养化折磨,两次大规模蓝藻暴发,使湖水水质急剧恶化。在这场洱海保卫战中,孔海南带领团队,以实际行动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作为课题负责人连续承担了我国的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团队用10年积累、5年实践、3年攻坚,让曾被过度开发不堪重负的美丽洱海,逐步重现了昔日大理“母亲湖”的风采。洱海治理的成果被称为全国湖泊治理的生态样本,被列为国家水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被国家环保部表彰为“洱海保护模式”,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使大家坚信通过科学治理,全国的江河湖海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理,重现青山绿水的美好环境。

2013年初以来,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分别以题目“老人与海,孔海南的洱海情结”“孔海南洱海守护者”“为了洱海水清岸碧”“一切为了高原明珠”“心怀使命的洱海守护者”多次报道了他的相关事迹。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大理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他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

孔海南教授在洱海开展实验

一朵海菜花,一朵致富花。在水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后,孔海南着力推进海菜花的产业化,实现海菜产业实现“产研销”一体化发展,推动“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海菜花的经济价值极高,一亩净利润能有七八千元。如今,我们正在助推洱源县扩大海菜种植面积1倍至数倍,同时推动贮藏保鲜重要技术突破与全国市场拓展。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带动洱源百姓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更能让海菜花这种具有高营养价值食物,走上全国老百姓的餐桌;让海菜花这株洱海的原生态之花,变成洱源百姓的致富之花。”孔海南说。

孔海南教授将洱海的海菜花引进上海




言传身教,将实践课安在治理现场



孔海南自2000年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最先讲授的就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课程,他的课堂生动风趣,他的课件与时俱进,将一线治理中最鲜活的案例融入在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爱。围绕着河湖治理,他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生态设计与工程》(全英文)《湿地生态》等课程。

孔海南教授在实验室工作

不仅如此,上海交大的新生课堂、励志讲坛、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都可以看到孔海南的身影,他将自己三十余年日本求学、国外研究与回国发展的感人事迹与学生分享,激励着交大学子和青年人才励志勤学、刻苦磨炼,树立与当今时代主题同心同向同行的理想信念,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

孔海南的课堂在教室,更在治理现场。在学生培养中,他注重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工程研究为手段,以现场示范为验证,将学生培养与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思考能力。十余年来,团队共有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洱海等河湖治理一线,累计行程超达500多万公里。目前常年有20余名师生在大理等地进行实地科研,共完成野外样品采集30000余次,分析水质指标160000余次。他们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洱海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做实验,是每天洱海水质监测的必修课。每天早上八点半出海后,到下午四点半34个采样点全部走完,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用自己实测得来的第一手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交大人在洱海治水的习惯传承和实践坚守。

孔海南与团队成员在云南大理工作

孔海南说:“对于学生来说,去洱海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不都是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城市,也有大量的经济欠发达的洱海”。国家的发展需要各民族之间的多方面协同发展,洱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环境保护方面的学生,不同学科的学生都有用武之地。目前,每年有数十个交大师生团体去云南当地进行社会实践。




家国情怀,将洱海精神代代传承



洱海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需要数十年努力的艰巨复杂的工作,洱海流域综合治理需要持续的人才培养,“久久为功”,为了让社会、民众更多地关注、投入到洱海流域的保护事业中,孔海南萌生了成立“洱源保护人才教育基金”的想法。

孔海南多方奔走,与国家投资集团、中国水环境集团等有志于参加洱海保护人才精英的央企共同发起,与交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总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理研究院及交大校友企业等一起,与大理州的政府、大理大学、滇西应用科技大学、企业一起,共同倡导设立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用以培育洱海保护英才及资助洱海保护科学研究。

孔海南希望通过基金的设立,以奖学金、励学金方式,鼓励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开展洱海保护等水生态治理的教学、科研、实践、公益等活动,并开展洱海保护相关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他还希望通过基金为大理州的大学培养环境专业的人才,并帮助大理州培训更多的现职环境管理及技术干部,更专业而有效地为洱海治理及当地民生提供科学服务。2019年10月24日,孔海南在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见证下,慷慨捐资200万元人民币,为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注入了第一笔资金。

千万烟波浩荡,孤月苦觅飞花。一蓑烟雨,七八截年岁;蹒跚百里,血热近醉。苍山碧水吾愿白头,人间滋味尽出西洱。孔海南坚韧不拔、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细致、踏实认真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广大交大人知行矢志如一,心不忘其所向,勇往直前。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主办,以去年8月至今年7月期间本市涌现的事迹突出、精神可嘉、社会认可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为推选对象,通过175万市民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推选出先进典型。孔海南、陈梁顺、柯水昌、左亚军、马开阳、郭秀玲、王均田、詹春珮、郝家润、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上海市第五批援青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组团式”教育支援团队11位先进个人和集体荣获“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钱忠、朱俊贤、尤丽娜、丁美珍、孙鸿银、连池、任长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团队、上海地铁10号线“盲童领路天使”团队、中通圆梦1+1爱心助学公益小组等11位先进个人和集体荣获“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提名奖

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中,有直面社会发展问题、投身科研攻关的专家学者;有扎根基层、为民解忧的社区工作者;有岗位建功、助力中国梦实现的时代先锋;有倾情奉献、为对口支援作出贡献的专业人员;有不忘初心、一生为党为民的忠诚老兵;还有平凡中见伟大,自强不息、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模范践行者。这些先进典型,标注时代的精神坐标、激荡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是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的生动写照。



来源:东方卫视

文明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陈煜阳

主编:金雪

推荐阅读

1、交大专场|国家重点行业200余家单位,都来交大了!

2、研途启程|你的重要时刻,交大来记录!

3、勇闯无人区 攀登制高点|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在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4、最小博士生仅19岁!今天,交大研究生新生开学报到!

5、《新闻联播》聚焦|交大百岁院士,一生只完成一件事!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交通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