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最大的游牧民族走下马背

2017-08-08 尹洪东等 法律读库

按语: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正式成立。70年后,一个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内蒙古屹立于祖国的北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喜迎七十年大庆之际,法律读库播发一篇新华社高级编辑尹洪东的写于1998年11月的文章,以示庆祝!

新华社呼和浩特(1998年)11月3日电 记者尹洪东 严文斌 阿斯钢 

经过几个月的家庭争论,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牧民那顺今天终于将祖传三代的一副马鞍送到了博物馆。

一大早,这个三代当过马倌的6口之家,人人身着典雅的蒙古族服装,有如送女远嫁一般。全家人一个接一个,默默地用双手把嵌银的马鞍从头到尾抚摩了一遍。

"我把祖传马鞍放在博物馆,既可以永久保藏,还可以让后人世代记住我们是马背民族的子孙。”那顺说。

10年前告别养马的那顺特别解释: “不是我不喜欢马,是养马不合算了。有了拖拉机和摩托车干活,用不上马了。”

"过去几千年,马一直是蒙古族人不可须臾离开的最主要的劳动工具。

内蒙古地域辽阔,仅锡林郭勒草原面积就相当于一个英国。”蒙古学专家阿尔丁夫说。没有马,牧民的一切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蒙古族因此有“马背民族”之称。

而今天,蒙古人已全部告别了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过去的蒙古包已由砖瓦房取代。内蒙古不养马的牧民家庭已占半数以上,作为蒙古族象征的马也逐渐退出生产舞台。

内蒙古畜牧厅厅长于铁夫说,马退出役使只是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一个方面。

一项统计说,内蒙古牧区现在是中国城乡户均拥有机动车最多的地区之一。牧民平均每户拥有1.5辆机动车。

于铁夫说,蒙古族是近40年来逐渐走下马背的,但这一过程主要是在近20年牧区实行了草场和牲畜承包到户后完成的。

内蒙古马最多的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那时曾达到240万匹,现在减少了100多万匹。

"马大都转业了。”内蒙古旅游局副局长云珍幽默地说。原来,相当一部分牧民把马卖到了全区上千个旅游点。现在每年到内蒙古旅游的中外游客近600万人。纵身马背,是游客领略草原风光和内蒙古风情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还有一些牧民养马是专为赛马之用。内蒙古各地每年举行大大小小的那达慕大会,赛马是最受牧民欢迎的竞技项目。

"中国最大的马背民族走下马背,也与今天便利的交通紧密相关。”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长郝继业说。

目前,内蒙古公路总里程已达5万多公里,除位于大漠深处的阿拉善盟外,其余11个盟市都有铁路贯通。区内7个机场,把内蒙古与北京、上海等40多个城市和世界一些主要城市从空中联系起来。

锡林浩特市跃进乡76岁的老牧民哈扎布感慨地说:“50年前我骑马到呼和浩特,要走整整10天。上周我去呼和浩特看孙子,坐飞机只用了40分钟。”

"马背民族走下马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包庆五说。目前牧民每年人均收入比20年前增长了2倍。

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的伊达木,是第一位自费到澳大利亚考察的牧民。家庭资产已过百万元,但他还是保留了5匹马。他说:“如果家里没有马,感觉难以称得上真正的蒙古人。”

"不理解蒙古人对马的情结就不会真正理解蒙古民族。”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干说。

 今天生活在中国各城市的蒙古族牧民的后代已近200万人。他们巳多年远离草原。然而在呼和浩特市蒙古人家的客厅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悬挂着的马头琴。

生活在北京的蒙古族女歌唱家德德玛,家中摆放着好几副精致的马鞍。她说:“每当我的目光停留在这些马鞍上,我就像回到了草原母亲的怀抱。”

"马背是蒙古人的精神摇篮,马永远不会从蒙古人的心灵世界里消失。”蒙古族歌曲《雕花的马鞍》的作者宝贵说:“相反,马正越来越成为蒙古人的一种精神象征和感情寄托,马的文化意义正在日益凸现和加强。”他认为,这种意义上的马将会和草原、白云、蓝天恒久同在,并将伴随着蒙古人走向现代文明。(完)



教科书点评


这篇消息主题重大,报道了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文中广泛涉及了内蒙古多方面的变化,仅经济建设成就即有:牧民已全部告别游牧生活,实现了定居;内蒙古牧区成为全国城乡户平均拥有机动车最多的地区之一;全区旅游业、交通业的发展;牧民的收入提高等等。这类成就性的报道因内容庞大,很容易写得过分沉重,有些报道甚至“重”得让读者读不下去。但这篇消息却读起来一点儿不累,而且越看越有味道。作者在写作上确实下了功夫。

第一,作者准确地抓住了这个民族的特点一马背上的民族,全文扣紧“马”做文章,层层递进地展开。把上述经济成就和牧民的生活状态与“马”巧妙地结合,使枯燥的材料与数字变得生动形象。消息结尾处,又把“马”上升到文化意义,与民族精神联系起来,加强了思想深度。

第二,作者娴熟地运用了跳笔的技巧:根据“短段落、多分段”的原则,将难“啃”的大量新闻素材打散打碎,选出其中与主题有密切关系、读者感兴趣的,组成新闻写作时的“预制构件”。全文共分了19个自然段,最长段落的文字也没有超过140字,在不长的篇幅里,展示了一个民族历史性巨变的色彩斑斓的画卷。

第三,充分运用“断裂行文”的结构,多层次、多角度地把这些“预制构件”灵活自如地组织在一起。跳笔的运用给了记者在层次、角度、时空以及叙述手段的转换上很大的自由。他可以不用过渡地从现在跳到过去,从过去又跳到现在;可以从叙述跳到议论,从议论跳到描写;也可以从这个行业跳到那个行业;从这个人跳到那个人,牧民、蒙古学家、畜牧厅长、旅游局长、交通厅长、经济学家、大学校长、女歌唱家、作曲家等;还不受地域的限制,从内蒙古东部的一个旗跳到锡林浩特、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最后一直跳到北京。仅从写作手法的变化分析:它的第一段是叙述:那顺一家把马鞍送到了博物馆。第二段转为描写:一家人如何身着盛装地与马鞍告别。第三、四段是直接引语,点出事情的原因和意义。第五段是通过直接引语的议论加叙述,交代了历史背景。

第四,高频率地使用跳笔,使得这篇报道从头到尾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节奏感很强,一段与一段事实交叉展开,如犬牙交错,“散能合之,合能散之”。不仅增加了可读性,而且使全篇充满了新闻报道的动感。

第五,这篇报道信息量很大,内容非常丰富。这也足通过断裂行文所留下的空间,以及短段落与多段落形成的多侧面、多角度而传递出来的。


作者:尹洪东、严文斌、阿斯钢

法律读库投稿邮箱:175149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