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谁决定了你的想法

2017-10-27 幽谷悠人 法律读库

文 | 幽谷悠人

前期公号(Big-Law)推送了“转基因有多可怕”小文,不想引惹多方诘问,惊觉理念的力量,甚想为之着墨几笔,奈何思索尚未成形,千般杂念只在酝酿之间,今随手记载一二,仅为慰藉档期空白亏欠之情,是为1.0。

个体内在隐藏的奥秘,犹如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对认知机制的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造物主是如此的神奇,给予你最高的智慧,又让你不断的怀疑镜像中所呈现的是否是真实的自己。我们一直徘徊在是与不是之间,只不过每一次的是与不是之后,都让我们更加靠近真实的自己。而在这是与不是的背后,一直潜伏着一股无形的力量,默默的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认知,只不过这股力量与我们是如此的贴近并融入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中,以致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且又无时不刻不仰仗着它。

细想起来,这真是一种糟糕的体验,你的言行举止皆与之息息相关,却又从不曾获得仔细端详它的机会,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自然,所有的机能反应不过是程序性的应激表达,我之存在不过是纯粹的躯壳认知而已。

或许这般说来未免言过其实,抹杀了个体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理念的定型化反应机制习惯性的把我们的所见与所思自然耦合,进而作为坚持的当然理由。理念的牵引惯性是如此的强大,以致我们得出的判断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和不容质疑。高速运转的社会节奏伴随着海量的冗余数据,碎片化的信息存储迷乱了我们判断的聚焦点,大数据的生活理念推着迷茫的思维仓皇前行。如果我们愿意放慢前进的步伐,在应激反应中嵌入些许缓冲区,端详慎思耦合下的认知判断,或许我们可以从中透析某些认知代码,比如:


知识


毋庸置疑,在我们的判断认知上,很大程度上仰仗了知识的指引。知识为群体沟通的可靠性提供了规则保证,实现了信息的跨域流动和代际传承,无怪乎有人说知识是间接经验的时间积累。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知识并不等同于间接经验的简单积累,否则知识就不过是经验的时间尺度而已。

于此之外,在知识的有效性上,于框架之内还存着结构范式的可能,作为群体认知共识的当然理由。这种认知结构的可靠性来源于群体历史繁衍中实践积累沉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寓于个体又超出于个体,或者说这种认知结构的有效性超出了具体经验的检验能力,是经由深层检视后达成的群体共识,与本文探究的自然倾向理念截然不同。

经验

如果说知识是间接经验的积累,体现了代际传承间的实践理性,那经验则是个体在知识指引下试验后的实践体悟,是对知识有效性具体环境下的个人总结。实践经验丰富主体认知的同时,也在不断的窥探和修改知识的边界。在知识与经验之间,我从不认为有先后或是高下之分,作为主体探究客体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追寻有效性的道路上皆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我始终认为,视角观察获取的信息,难免忽略了视角之外的各种特殊情况,任何一种解决的方案,所面对的问题都是具体的,也是有限的。


信念


信念在我们的判断认知上,也有着非常重大影响作用。不过在这里我们需要作一个明确说明的是,上述的理念之说,是个体在庞杂信息干扰下的混沌认知倾向;信念则是在信息基本明了的前提下做出的认知判断,与个人情感密切相关,并深受个体三观意识的影响,着力点主要在于支持或喜欢与否的问题。


气质


探究主体的认知问题,气质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很早就观察到人有不同的气质,并根据人体内的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比例,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

而从当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换言之,在我们的认知进阶上,对处于混沌不清朦胧状态的认知环境,知识或经验是制约主体判断的关键因素;反之,信念和气质则为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梳理出其他的可能因素,比如利益纠葛(“完全理性”的模型假设是否合适于此不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举皆为平行的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之间还可能交叉组合形成二级指标,纵行指标之间还可作继续演绎延伸,但以上并非探究的关键所在。我们之所以探究个人想法的形成过程和制约因素,无非为了更清楚了解个人意见的干扰因素,目的在于学会更好的表达自我意见,特别是在适合的场合与时点,善于说出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敢于说出实话。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