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2017-12-11 王学森 法律读库

文 | 王学森

最近看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想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在正确政策引导下,我国的经济文化法制各方面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但万事万物一定有不同的两面,时过境迁,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时有些很好的政策已经失去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甚至成为了阻碍社会继续前行的“钉子户”。

令人惊奇的是,很多人已经发现这些问题的弊端,并且做出了相应的建议,政府也做出了相关的回应,但是改革的进度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不禁让人疑思:

为何在那个经济思想各方面都要比现在落后的年代,改革的推行度却远要比现在迅速并且直接?

改革,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我们承认多元化的社会,也认可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所以才要通过公平合理的博弈,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共享。但是,人们常说改革如“割肉”,所以必定会戳到某些人的痛处和要害。

打破既得利益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想要实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便只有改革方可助推发展,在这种意义下改革就是与既得利益者角逐的一个过程。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为何容易推行,就是因为当时的既得利益者势力不足以与改革的推动力匹敌,因而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而如今的既得利益者相对于最初的势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对改革的阻碍能力也就随之增强。

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此种情况?

维新人士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为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从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邹忌的改革、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到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一直到清朝的戊戌变法正是由于中国改革变法的脚步从未停止,所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的从困顿中再次崛起。

不难发现,每次的改革变法都会伴随着一味保守者的鲜血。虽然每一次改革,无论它多么必要,总会被一些笨蛋及过头,于是,这一改革的本身又需要一次新的改革。

到了如今的年代,暴力的方法还是我们最首要的选择吗?

当下我们不断的提倡建立法治社会,所以改革遇到阻力时我们要做的首先应是通过法治的方式当做改革的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增大其与保守主义角逐的砝码。《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胡绩伟强调:“守法,讲究法治,逐步把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提高到修改过去法律规章的改革,大胆革除一些人民十分痛恨的恶法劣规”。《吕氏春秋》曾言: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所以要通过法制的及时改革从而作为保证与威慑力从而推动其他领域的现行改革。

进化不是一种力量,而是一种进程,不是一种主张,而是一个规律。在这种变革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认识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并借助于别人认识到的利益来控制自己履行权利,使人意识到,权利应该得到履行;这也就意味着,应该有权利存在,而权力应该通过相互承认得到控制。人们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

在现在对于改革我们尽管声微,但是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为别的,只为希望梦还未醒,我们便可以找到自身发展之路,社会进步之路,国家复兴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