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2017年读书清单

2017-12-12 刘玲 法律读库

文 | 刘玲

2017年接近尾声,这一年很平静,工作、生活一如既往,没太多新意。有一点我很满意,就是我在这一年读了不少好书。一年间,购书两百余册,精读了近百本,其中,法律类图书近50%,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类近40%,其它是绘本、漫画、小人书等。今年读的书很杂,法律方面依然占大部分,之前写过推介法律图书的文章,本文着重谈非法律类图书。

读书之于我是乐趣,我很享受读书时的快乐,翻开一本书犹如走进前辈大师的客厅,倾听大师传授经验、启发思考、解答疑惑。读书还能够读者站在先贤巨人肩膀上审视人类世界,反省自身,寻找未来方向。

吃饭能补充肌体能量,读书则是营养大脑,给智慧提供动力。我读书本着“缺啥就补啥”原则,勇敢地在书海里扑腾,读不懂的就放一放,等阅历、经验深厚一些时再读。

孙隆基先生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本书我放了十四年,直到今年才读完读懂。

此书1983年出版,迄今已三十多年,时代变迁,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有所变化,书中不可能涉及最近这三十几年。但是,此书价值依然,它启发读者结合现实进行进一步思考,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和合性”文化与外来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激烈碰撞出火花,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唤醒了“老百姓”的权利主体意识,外来人口聚集的大城市里,熟人法则被陌生人规则所挑战。这本《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需要细细读,边读边思考,心里边不知不觉地续写了下半部。

《万历十五年》今年被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广告植入,又火了一把。其实作者黄仁宇先生还有一本经典著作《中国大历史》,此书视角非常独特,和我们过去读历史大不同。作者始创macro-history这个名词,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

我一直不太喜欢读史书,浩瀚如烟,边看边忘,最后留在脑子里的就是几个有趣的故事而已。《中国大历史》将历史压缩,用现代眼光纵观过去数千年,把地理、气候、环境、民族、技术等要素进行全方位立体分析,读者不由得重新审视历史,跟随作者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丛书《易中天中华史》边写边出版,它也借鉴了这种大视角品评历史的角度,不过,后者属畅销书系列,读起有趣,只是演绎成分太多,让读者很容易跳戏。

今年读了几本译著很不错:《失败启 48 31387 48 15231 0 0 3477 0 0:00:09 0:00:04 0:00:05 3477录》、《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破窗效应》、《黑匣子思维》、《错案的哲学》等。这些泊来读物,总能给人眼前一亮,脑洞大开。

《黑匣子思维》是师妹推荐给我的,我起先当作候机杂志来读,读着读着发现其很不简单,蕴藏着大智慧。作者将医疗事故和航空事故进行对比,揭示了人性共同的弱点——面对失败,人们习惯地选择隐瞒和逃避,以至于造成更糟、更坏的结果并无限重复着错误。书中鼓励人们改变惯常思维,向错误学习,确立黑匣子思维模式。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是英国人理查德·萨斯坎德对法律行业的预言,分析论证很严谨,读者借他的双眼能够看到律师行业的未来。

《破窗效应》写的是美国社会中的失序现象以及警方及其他机构如何联手恢复秩序,读此书时,会不自觉地对中美治安综合治理进行对比,就像照镜子一样。

今年有一本书让我很头疼,它就是《逻辑学导论》(美),数年来它被国外多所大学指定为教科书,在国内口碑也很好。我之前没有系统全面地学习逻辑学,“缺啥补啥”,我把它当作教科书一般对待,认真做课后题。做完题后一对答案,错一半,很有挫败感。不过,逻辑的力量很强大,在学习过程中我就隐隐感到内功大增。出庭辩护时,尤其在法庭辩论阶段,在和公诉人激烈对抗时,每每能够迅速捕捉对方的漏洞,运用逻辑进行有力回击。

刚读完朱光潜先生的几本书:《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文学》,再次领略到经典图书的魅力。这几本书写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今天读起来毫无距离感,依然受用。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距离产生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多远的距离才能产生美?美感起于直觉还是夹杂着个人思考?面对一株古树,商人、生物学家、画家为什么感受不同?《谈美》这本书向读者娓娓道来美的真谛,美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伦理体系评价善和恶,科学体系识别真和假,艺术评价美和丑,追求到极致,真、善、美又能合而为一。

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字透着真诚、亲切、关心、爱护,就像一位最熟悉的老师从远方发来的信,让人一遍又一遍地去读去体会。在十二封信里,他鼓励学生培养读书习惯,鼓励年轻时学习一门艺术、爱上一项运动将受益一生。他讲列夫托尔斯泰等大文豪写作的有趣故事,交给大家写作的练习方法。他还谈人生,谈升学与选课。近几年,很多地方中学将这本书指定为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其实,不仅仅是青少年,中老年人也应挤出时间,认真读一遍这本书,重新回到起点,寻找初心。

读书是一种习惯,只要想读书,总是有足够时间的。深夜或凌晨适宜读大部头的专业书,出差途中适合读一些开阔眼界、开阔思路的书,工作疲惫时可以读一些有趣好玩的书。

六神磊磊的新书《六神磊磊读唐诗》非常适合旅途中读,让读者有时光穿越之感。六神磊磊把李白、王维、杜甫一个个唐朝诗坛大咖请到新时代,让他们和读者大家一起刷微信、说段子、胡侃瞎聊,顺便谈谈诗歌和理想。

《六神磊磊读唐诗》的面世,也意味着用户体验至上的商业经验已经波及文化圈,读者喜欢什么,作者就给你推送什么。此时,读者更应保持冷静心,要警惕自己的体重,不能想吃啥就吃啥,要均衡营养,爆米花是替代不了馒头米饭。

2017年,很多书友爱上了听书,通过喜马拉雅、得到等APP订阅读书栏目,每天听书。我也经常听,不过,总感觉耳朵替代不了眼睛,我还是喜欢传统的阅读方式。

刘玲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