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江歌案的双面检察官,我们难道没有吗?!

2017-12-20 顾苗苗 法律读库

▶︎ 1 


当得知江歌被害案里的被告人陈世峰聘请了一名律师,而不是国选辩护人(类似我国的“法律援助律师”)时,我为日本检察官暗暗捏了一把汗——庭审一定是一场激战。


果然,日本律师的“有效辩护”水平绝不图有虚名,从争点确立、到质证交叉询问对证据疑点的步步紧逼,如果不谈案件立场,可以感慨“这才是受过严格法律训练的律师水平,这才是激烈法庭对抗的律师水准”!


不过,庭审中最抢眼的还是指控犯罪的检察官。


一直跟踪案件的《局面》主持人王志安“王局”,在公众号内连续盛赞该案出庭检察官——


陈被检察官彻底击垮,两个检察官太牛了!


陈某某处心积虑妄图脱罪 检察官十面埋伏罪恶现形


检察官律师陪审员纷纷补刀  陈世峰挣扎无望防线崩溃


陈世峰律师浑水摸鱼混淆视线 检察官洞若观火顶格求刑


做了十几年公诉人的“小师父”说,六天庭审,检察官绝对不似标题般举重若轻,而是步步为营。“质证环节的交叉讯(询)问会是对抗最激烈的环节。举证需要运用法律规则,证实必要事实及其关联事项;但是反讯(询)问事项更考验公诉人的“技术”,特别是‘诱导询问’,对公诉人当庭快速反应能力、节奏把控等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日本刑事诉讼规则↓

大意:第199条之四 反询问,应当针对主询问中所涉及到的事项及与此相关联的事项和对争辩证人的证明力有必要的事项进行。

反询问有必要时,可以诱导询问。审判长认为诱导询问不是当时,可以予以限制。

参考: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然后,小师父建议,如果有相关资料,可以尝试分析陈世峰被控杀人案中的庭审讯问思路。


于是,根据王局的庭审记录,我来看看检察官如何攻破漏洞的。


▶︎ 2 


关于陈世峰杀人罪的相关举证,检方和律师存在一个很大争议点:陈世峰是否是“预谋杀人”。庭审第四天,陈世峰作为“辩方证人”,对于本案争点,首先接受了己方律师的“主尋問(主询问)”,随后,由检察官进行“反対尋問(反询问)”。


检察官针对是否“预谋”,从陈世峰是否事先准备了杀人后更换的服装、陈世峰选择到江歌家的路线等问题入手攻破。

(以下内容根据微信公众号“王志安”的“王局拍案:陈某某处心积虑妄图脱罪 检察官十面埋伏罪恶现形(1/3)”录音整理,由于采取一般疑问句的问答形式,没有特别声明,以下顺序均为检方问-陈世峰答的顺序。)



↓ 陈世峰案发前后衣服不同(客观事实,陈世峰承认)

 

11月2日,你白天穿的是黑色圆点的服装,牛仔裤,白色的鞋子,是吗?

是的。

没戴帽子,是吗?

是的。

晚上去江歌家,换了衣服,是吗?

是的。

换了灰色的衣服,牛仔裤,是吗?

是的。

鞋子是红色的,是吗?

是的。

白天(穿的)白色的鞋子换了,是吗?

是的。

出门的时候戴的是黑色帽子,是吗?

是的。

刺完江歌以后又换了衣服是吗?

是的。

换上了蓝色的上衣,灰色的帽子,是吗?

是的。

裤子也换了,是吗?

是的。


↓杀人后逃跑换的衣服(事后原因,也获得陈世峰承认,为了下一阶段推出陈世峰事先准备衣服埋下伏笔)


案发以后换衣服是因为上面有血迹吗?

是的。

帽子和裤子上没有血,为什么还要换呢?

当时非常暗,并不知道有没有血。上衣有没有血,我都没有意识到。

那为什么又要换呢?

当时就想走在路上,别人会注意到什么的。

是因为你自己要逃跑,从上到下要换一下吧?

差不多就这样。


↓更换的衣服是陈世峰事先放在双肩包的(客观事实,陈世峰承认)


案发以后换的衣服,你是从家里带来的双肩背包背过来的,是吗?

是的。

你说要去洗,才拿出来,是吗?

是的。


↓ 杀人回家后用洗衣机洗衣服,但是杀人前却想在外面洗衣服(对陈世峰事先把衣服放在双肩包的原因进行初步假设推断,看似同意陈世峰的辩解,实质是为了使陈世峰放松警惕),用投币式洗衣房和干洗店选择为引诱,让陈世峰陷于洗衣混乱。


你家有洗衣机是吗?有。

没坏吧?

没有。

案发之后回家立刻就把衣服洗了,是吗?

是的。

家里有洗衣机,但就是那一天想到了用投币洗衣机,是吗?

是的。


↓用洗衣房和干洗店的选择带出所在地点的不同(客观可证明),让法官发现其前后供述存在巨大差异,初步达到了反询问的目的。



你先往高岛平方向走,到了高岛平才搜索洗衣房,是吗?

是的。

为什么要去高岛平那个地方呢?

因为高岛平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唯一繁华的区域,每天吃饭买东西都要去高岛平。所以我想那个地方应该有一个洗衣房。

知道高岛平有洗衣房吗?

我不知道,我猜的。

案发前七个月你就住到了高岛平,是吗?

是的。

案发以前从来没有用过一次投币洗衣房,是吗?

是的。

一般不是查好了地址才去吗?

高岛平是附近唯一繁华的地方,我觉得如果搜索的话,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这是你第一次用洗衣房?而且恰好是事发当天想到的,你的主张这是偶然是的嘛?

是的。

你搜索的不是投币式洗衣房,而是干洗店是吗?

是的。

但是离你家最近的干洗店,你并没有去,是吗?

是的。

那么,离你家最近的不是投币洗衣房。那时你应该意识到你输入的词根有错误吗?

没有。

你是按照你搜索的结果一直走到莲根车站的,是吗?

是的。

(法官此时发问)

法官:你供述中,你之前要去的是西台方向,你是要修改你的供词吗?

陈:是的。

↓趁法官对陈世峰证言存疑,一连四发诱导性询问,和前面的铺垫连环相扣,证明“预谋”。

(检察官继续发问)

你是没有去西台方向,而是去了莲根方向是吗?

是的。

事实上,你根本没有想去找投币洗衣房吧?

我找了。我一直想找。

你是为了避开离你家最近的高岛平车站,才去的莲根车站吧?

不是。

那你拿衣服是因为想到血会溅到上面,才换衣服,不是吗?

不是。

你换了白鞋,是为了怕白鞋沾到血迹,不是吗?

不是。


↓随后,检察官又从“车票”入手,进行又一轮询问。

你去的时候是买票去的?

是的。

案发以后又是买票坐车走的?

是的。

没有用交通卡?

是。

从10月12号到11月5号,你几乎每天都用交通卡,是吗?

嗯(没有肯定没有否定)。也有不用交通卡的时候。

平时坐车都用交通卡?

是。

11月2日,交通卡里还有1364块钱,这个余额你知道吗?

不知道。只有到余额不足,“滴”的一声我才知道。

(交通卡有钱为什么不用)

你离开家特地从钱包里拿出现金,是吗?

是的。

你为什么不带钱包?

因为裤兜浅。我丢过好几次钱包。

那么钱放在裤兜里面,你不担心吗?

这完全不是理由。

你没有想过钱包放在双肩包里面吗?就像卡包一样。(侦查机关查明,陈世峰曾携带一个卡包,杀害江歌后到便利店取出4万日元)

我的双肩包里只有一个很小的口袋,里面巴掌大小,怎么可能把钱包放进去。

你是不想在交通卡上留下你的交通痕迹,才不带交通卡的吧?

绝对不是。



不少人感觉检察官在质问陈世峰的反询问中,为了证明他有预谋,连续挖了坑,从琐事的客观性证据入手提问,环环相扣的下套,埋伏够了,用诱导性提问(标红的句子)集中火力戳穿谎言,效果格外酣畅淋漓,稳准狠。


这种方式小师父曾经总结为“明知故问法”。虽然我国没有规定“交叉询问”,可是不代表我们可以疏于技术,我们更应该熟练运用“开放性提问”和选择性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击破狡辩。


▶︎ 3 


指控陈世峰杀人案有两位检察官,一位是(主诉)检察官,一位是副检察官【有人翻译为“助理检察官”,但是我查了日本《检察厅法》,并无助理检察官,应该是有权行使检察官职权的“副检察官”(副検事)】。


从各方媒体的报道看出,举证质证环节出场的年轻副检察官,口齿伶俐,反应灵活;发表辩论意见的是较长的检察官,稳重大气,气宇轩昂,无论从专业知识和气质形象,这两位都符合大众对一个优秀检察人的想象,获得了专业人士的认可。


不过,令我为之一动的,却是这一幕:当检察官和律师发表意见后,法庭庭审即将结束,江歌妈妈失声痛哭,那位年轻的检察官助理,在她面前轻声安慰。


曾有人说过,当检察官们掀起铁面无私的面具,从检察官变成子女、父母、夫妻的社会身份,才拥有温情感性的一面,似乎铁面与温情是不相容的。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正是对于人的温情脉脉,对于世间情感的体察入微,才让“检察官”的“铁面”多了让人尊重的光芒,也让自己多了坚守的勇气。


之所以发这些感慨,也是因为看到了“小师父”的新书《法显术见——检察官赵鹏的干货日志》。很早前,我们曾经讨论过,怎么才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传授法律技能,同时兼具国际视野、扩展思维。我曾不解于他过分执着于和法律毫无关系的狗血玛丽苏、杰克苏影视剧的思维分析训练,更不解于他苏格拉底诡辩式又似乎有些“灼灼其华”的连环夺命问,对国内外黑暗阴郁变态畸形等案件较真严肃的剖析。因此,对于这本书,我一度认为是常办理杀人案件的鹏哥的业务随笔。


但是,当我看着被告人虚伪地表演真诚的忏悔、被害人绝望地压制彻骨的痛苦,再想想此前庭审时被告人欲盖弥彰的辩驳以及他杀人时冷酷的麻木狠绝,再看看《法显术见》书中“奇闻”‘、“迷案”、“怪谈”等看似光怪陆离的案件,手心竟然有些冰凉——也许,我们身边检察官曾审查的案件,残酷、阴冷更甚于此。但是,我们不想让这一切成为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全部,于是,我们选择用自己的一点点力量,给受害 61 34117 61 20909 0 0 9753 0 0:00:03 0:00:02 0:00:01 9752一点点安抚。这点温情,让检察官“法”与“术”更值得敬佩。


这次庭审,媒体将日本检察官与律师在的庭审激烈对抗的全方位报道解读,比过往的很多次经过精心剪辑的“庭审现场”、比任何日剧华丽夸张的庭审都要精彩。


东京地方裁判所(来源 | 裁判所网站)


但是,在自己多少包括一些全国以及各省市优秀检察官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很少有人发案件庭审内容的分享。


我想,不是不关注,只是“文无第一”,即便我们不可能与日本的检察官、律师相较于法庭一决高下,但是内心或已经将其标记为劲敌——我们一样优秀,不,更优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