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光集】沉梦森林——专访生态环保专家杨恒

2015-03-16 凹凸社原创 凹凸智慧社

访谈者简介:

杨恒来自四川,童年在四川绵阳安县的一个小山村度过,与森林为伴的这段经历注定了她的一生都将追随着森林的足迹往前迈步。高中毕业,她选择了四川农业大学的园林专业,理想是将“城市变成森林,所有住在里面的人都能延续童年的梦”。

大学毕业,她被保送至北京林业大学,成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的一名研究生,专业为屋顶绿化,致力于“让城市的钢筋水泥上长出绿洲”,她仿佛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屋顶绿化在中国早已起步,但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虽然它的生态效益早已被政府认可。研二那年,在师兄的推荐下,她加入了北京著名的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做了一名志愿者,周末为公众讲解植物基础知识,并加入了他们生态保护项目,在这之前,她从没有想到还有这样有活力的机构,做着这么有现实意义的事情。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她找到了自己将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研究生毕业后,她顺理成章的进入自然大学,成了草木学院的负责人,开始奔走于森林保护工作的呼吁和呐喊之中,从南岭发现者到森林保护网络的建设,从周末的活动到奔赴各地的调研,从主题网站的维护到微博的管理,她全身心投入进去,在忙碌中收获充实和越来越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如今,她仍然奔走在中国环境保护的道路上,并全力以赴的为未来做着准备。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环保工作,她坚持做到理性和客观,并开始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态经济的可能性。她说,为中国的环保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是她一辈子的梦,梦永远不会醒。


南方桉树种植现场


*您开始公益生态环保事业是什么契机和动因呢? 或者说为什么在园林园艺与生态环保的职业方向之间,选择了后者?

在北林读研的时候,师兄带我参加“达尔问”的讲座,随后成了他们植物认识活动的指导老师,并在毕业后加入“自然大学”草木学院,负责森林保护项目。


研究生的屋顶绿化项目


我大学是风景园林专业,听起来很美,然而现实是,各种制图、各种工程、各种施工、各种改造。中国的园林其实一直在走下坡路,我们摒弃了古典园林的优雅与艺术,以及敬畏和尊重自然的文化传统,却未能搭上西方受科学引导的现代园林快车。我们的育苗体系一直不发达,甚至很多绿化部门丧失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直到今天还在走“从山上挖树苗来绿化”等拆东墙补西墙的粗暴野蛮捷径。还有一个主要因素,中国的园林从业者主要依靠企业(房地产商)和政府的项目生存,这些所谓的甲方,没有专业知识,只图个人喜好或者政绩需要规定绿化模式,人工化痕迹明显。学习中这些沮丧的发现,使我那刚进大学校门时“把城市变成原始森林”的虚无梦想更加虚无。更何况,我们的园林教育注重工程和预算这些舍本逐末的东西,学生们为了毕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大部分都去学习预算和造价,而将事关城市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生态学束之高阁。


至于为什么毕业去NGO,可能觉得我毕业进任何一家公司,都会受当下体制的种种限制,政府更不可能,况且我估计我也考不上公务员。由于追求自由的天性,选择一个自由民主开放的平台更适合我。所以从某种角度,我十分感恩“自然大学”(后面简称“自大”)的存在,让我有地方可去,让我这颗孤独的灵魂慢慢找到可以依靠的自我。“自然大学”其实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意外。也许,年龄大了会考虑做实业,现在是基础积累期。


去神农架的破坏现场


注:自然大学——北京市丰台区源头爱好者环境研究所简介。“北京市丰台区源头爱好者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源头爱好者)创意于2006年,2007年起与多家环保组织合作运营,2012年正式在北京丰台区注册并独立运营。源头爱好者是目前中国国内最活跃、环境保护倡导经验最丰富的行动型环保组织。 我们的使命:1、通过直面各地的环境伤害议题,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促进一个个环境问题的良性解决。2、通过协助各地环保伙伴共同成长,形成中国民间环境保护联合行动的实战网络。3、通过大量的行动干预,获得中国环境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建议和社会倡导。4、通过不同发展领域环境保护议题的参与和总结,探索中国经济社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立足于现实,直面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发动普通公众、媒体、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环境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探索兼顾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我们认为,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公众自然教育。)


*在多年的生态保护项目过程中,对您触动最大的经历是什么?

应该是不受约束的权利对人思想的毒害吧。这个社会,人们普遍没有自主意识,没有权利意识,当然责任意识也相当薄弱。我父母那一代,受毒害很深。我们这一代,读书期间基本是跟着知识走,没有太多自己的思想和特立独行的行动,就算有一些个性的主张,也朦朦胧胧,并会被当成异类。大学生们不注重培育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没有学会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谋生和争取足够光彩的地位才是第一要义,对于尊重自然、缓解城市生态危机这些所谓的行业道德准则,几乎没有任何初级意识。


这里的特立独行不是社会所传的那种个性,所有的自主,都建立的社会良知的基础上,如果你的个性和自由不考虑社会影响,仅为自己开心,那么这种自由是自私。


平原造林效果考察


*我对您的南岭发现那个电子杂志印象很深,能概述一下“南岭发现者”这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吗?

成果就是为广州的部分自然爱好者搭建了一个自然观察和相互学习的小平台,以及助力广外人类学专业的几位大学生完成他们的毕业论文。当然,对开发商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保护的力量还是太薄弱,或者说我在组织活动上花费大量力气,有些迷失“为自然环境维权”的初心。我那时刚毕业,热血青年,白纸一枚,一心一意扑在项目上,没有跳出来思考太多。确然也是好的经历,积累学习和社会经验,也认识了很多朋友,有一些至今还保持联系,比如华南植物园的瑞兰,中山大学的朱志刚。如果现在让我来做这个自然教育项目,我可能做不了,没那种不顾一切的冲劲了。或者我会以另一种更理性严肃的形式开展这一项目,会更多考虑以何种角度切入对当地林业局及开发商的倡导行动,也许起诉东阳光也说不定,毕竟社会已经承认那条路的非法性。因为我们的目的还是保护南岭,保护天然林,自然教育只是过程的成果。



走在南岭的山路上



* 请用一种植物或者动物来比喻自己,并进行解释。:)

常夏石竹。适应能力强,广布南北。生命力强,随意扦插就能活。抗寒抗旱,冬天也开花。花低调朴实,却别样韵味。


常夏石竹


*如果有时间和条件去住两个月,您最想去的地方(地名)是哪里?

大西北,或者内蒙古、西藏、新疆等蒙古族和藏族同胞聚集地。


大西北拜访环保小伙伴


*您如果只能带着2件东西浪迹天涯,您会带什么?

Kindle(各种专业的电子书),水杯。


*您最想“再次”相遇或者相见的人是谁?包括生者和死者。

爱因斯坦,但没见过。“再次”,也许我成长过程中没有过特别帮助我的心灵导师吧,后来有了,但这些还一直在联系并偶尔相见。


*您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方面(关于您个人和身边的人与事的),有哪些?

最满意:有看不完的书;可以经常去大自然的怀抱。

最不满意:没有足够的时间多看书,阅读严重缺失;多愁善感、感情丰富的性格,以及偶尔的自私狭隘和小任性;心思有时候会烦乱。

走在南岭的山路上


*您觉得通过从事现在的这个事业,已经对自己、对周边的人与环境,起到了哪些改变呢?

对自己改变很大,在逐步客观理性的认识自己,认知这个社会。当然,也与我2014年底结缘佛教有关。对他人我目前还没有发现,不过潜移默化也说不准。


*您能推荐一些生态、环保类的好书籍和纪录片吗?

书籍:中国很少。国外的主要是那一批西方文学大师,约翰.缪尔,约翰.巴勒斯,爱默生,贝斯顿等等,韩国的全京秀的《环境人类学》据说还不错。我这些书看得不多,但现在又急于拓展知识面,就什么都想看看。

纪录片《树之女皇 The Queen of Trees》,我看过很不错!还有BBC的自然类纪录片都很不错。宫崎骏的片子融入很多环保的理念,很童真。


*您觉得人生的使命是什么?人性是什么?

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做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益的事情。

人性就是自由和爱。有爱的能力,也能接纳不同形式的爱。至于真善美,有真有善才有美。当然这一切都要在好的制度下才能正常发挥。


*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态经济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有没有某个小区域、小范围的成功试点案例?

我以为生态经济应该是国家政策大环境下一个个行业的事情,是具体的行业发展方向,而不是空间概念。比如园林行业,比如废弃物再利用产业,比如能源行业,这些行业要进行全面的生态变革,并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大的生态产业循环,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变废为宝。生态经济的全面实现一定是国家政策的总体调整和转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过载,无路可走,便会催生出另一条出路。


沈阳北陵公园


*为了实现理想,您觉得最需要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是什么?

我需要慢慢积累,比如补习英语,多看书多写作,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和宽广胸怀。敢于客观理性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用文字写下来。我也希望自己在演讲方面更够循序渐进的进步,我说话太快了,思维跟不上语速就容易没有逻辑……

目前还缺一个森林保护项目,正在申请中。希望给我一个森林保护项目,这个项目关于兼顾森林保护和社区生计的探索实践,时长3-5年,使我能脚踏实地的做深一件事情,就像读一个博士,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的专业人士。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链接到杨恒的空间日志。


【编者按】

三月过半,春光煦暖。就连位于北纬40度,以雾霾和大风天著称的北京,也在不经意间,被迎春花娇俏的黄占据街隅墙角。度过了“惨淡而如睡”的冬季,城市里、园林中,因为那些蛰伏在草木中的绿意,渐渐显出“澹冶”之态。心中对色彩的向往被压抑了一个寒冬,总算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渐渐得以充盈。可是,还不够!盯着电脑一整天的眼睛,需要去往淇水弯曲的地方,看一看猗猗绿竹,瞻一瞻那“如琢如磨”的君子。坐在办公室好几个小时未曾动作的双脚,需要行于山阴道目不暇接间,止于水收云歇处……


其实,无论是理性的分析论证,还是感性的游目骋怀,我们每个人都深知山林水草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也都带着与自然、与山水亲近的基因。我们也会对遇到的污染现象嗤之以鼻,在自己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做着对环保有利的事……可是,正如前段时间火遍互联网的《苍穹之下》所言,环保部门、环保组织在中国的地位尴尬,权力低弱;在经济和利益面前,环境保护往往成为苍白空洞的口号……


这样的认知和痛苦,我想,杨恒肯定经历了不少。幸运的是,理性客观和感性怀旧兼有的她,仍将中国的环保作为自己一生的梦想去努力和坚持着。即使微弱,即使不被重视,她和小伙伴们的努力和呼唤从未停歇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总有一天,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中国的城市里不再有雾霾,中国的山林重归谢灵运时代的空明澄净。愿杨恒和她的小伙伴们为公益生态环保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愿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加入他们!



【关于编者】言叶,女,北京大学硕士。联系可添加微信好友“chiduolie”。


全浩,男,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学士、武汉大学管理学院投资经济系硕士。Christian Business Artist。联系可添加微信好友“qh5678”。


——————————————————————

喜欢的话,记得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关于凹凸智慧社:


Love *Wisdom*Happiness 刚好和长(Length)、宽(Width)、高(Heigh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是一样的! 爱、智、悦,就是我们这个社区的长宽高,就是我们的核心文化!



温馨提示:

“凹凸智慧社”(微信号:love-wisdom-happy)原创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