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5亿阅读量,30万人次筹款,腾讯新闻+公益引领全民爱心行动

2017-05-28 中国人的一天

为了让公益的星火穿透人间冷暖,照亮世界,腾讯新闻、企鹅媒体平台与腾讯公益联手打通内容+渠道,将网友的万千爱心点滴汇聚,更及时、更准确地传递给需要的人。

46篇自媒体公益报道,

累计15亿+阅读量,

30万人次参与筹款,

共758万元捐助额,

108个人改变现状……

这是2017年上半年,30万爱心网友通过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和腾讯公益,践行公益救助的结果。

▲9岁的的“漏斗胸”孩子赵梓超与患有尿毒症身体萎缩的妈妈在腾讯新闻报道后获得10万元捐款。赵梓超画了一只企鹅感谢腾讯网友。图/韩亚鹏

一、自媒体+亿级新闻平台的公益力量

自2016年2月企鹅媒体平台和天天快报上线以来,腾讯新闻加码自媒体,入驻的企鹅号作者一次次刷新着阅读纪录。其中,有关农村和城市底层百姓的题材贴近日常,真实而接地气,获得大量关注。而这也其中也有隐藏着大量需要帮扶和救助的人。

▲山西卖花盲女郝烨宣,与母亲住在公厕旁,自己做透析6年。图/闫飞

2016年10月,企鹅号作者闫飞第一次在文章中加入腾讯公益乐捐筹款入口。山西女孩郝烨宣双目失明、患有尿毒症、家中一贫如洗,与母亲蜗居厕所旁透析6年。悲惨的境遇让闫飞萌生了通过筹款帮助郝烨宣的想法。与编辑沟通后,他帮郝烨宣申请了腾讯公益乐捐,随后文章和筹款项目同时上线,被推送至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15万的筹款目标在5-6分钟之内完成。

闫飞事后说:“当时我并没有想过这种方式能帮她筹集多少医疗费,只是跟她们说我尽量把家庭的实际情况写清楚。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我知道腾讯的影响力大,肯定能筹集不少,但没想到居然几分钟就完成了。”

▲“5/15 会叫妈妈了”——患有脑积水的蒋铠键获得救助,在上海进行手术治疗,妈妈写下催泪日记。图/马俊明

现象级的公益事件发生在2017年4月22日。知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看到腾讯新闻关于患有脑积水的“大头娃娃”蒋铠键的报道时,深受触动。他通过朋友联系到腾讯,表示愿意为这个孩子全额资助30万元。

其实,因孩子病情的特殊和紧迫性,在文章刚刚发出的头一天晚上,腾讯新闻就在要闻频道进行推送,数小时之内,超过一万名网友通过乐捐平台,帮蒋铠键筹满了30万手术治疗费用。筹款关闭后,还有更多像唐家三少一样的爱心网友,涌向评论中,询问捐款方式,希望能帮助孩子。

这样的报道未尝不是民生的主动发声。技术赋权给扎根基层的自媒体作者;作者们深探社会各个角落,带来鲜活内容的同时,也释放了大量求助需求;这些故事通过日活用户超1亿的腾讯新闻平台得以最大范围的传播,并最终得到了网友的回应,从而为故事主人公带来改变。

二、新闻专业主义+成熟公益流程的双重保障

怎么保证每一个公益故事的真实性?

在对自媒体作者的管理上,企鹅媒体平台对作者做资质审核,并有着严格的评级标准,一旦发现不实信息或被举报,会立即进行扣分甚至封号等处理。

在公益故事的运营上,新闻编辑以专业标准,对文章事实进行判断、核查和把关。如腾讯新闻图片频道,每天都有一个专岗负责对接自媒体作者。遇到公益求助故事时,编辑会对文章中有疑问的细节提出质疑并核实,确认无误后才能上线。而每上线一个频道,都会有相应的运营人员再度审核。最终被推送至重要位置的内容,往往经过了多重审核。

同时,依托于腾讯公益乐捐平台,筹款项目必须由第三方公募机构进行项目审核、款项管理,并及时跟进项目进展。腾讯公益多年来形成的一套成熟的公益流程,最大程度确保了筹款的安全和透明。自媒体的公益力量,同时得到了新闻专业主义和成熟公益流程的把关。

此外,平台也鼓励企鹅号作者对公益报道的后续救助情况进行跟踪、反馈,让每一个求助故事都有始有终,让每一个参与募捐的网友能看到自己的爱心有了安放之处。

▲患有先天性胸廓畸形(俗称“漏斗胸”)的9岁男孩赵梓超获得捐款后,顺利进行手术。图/韩亚鹏

企鹅号“生命召集令”专注于讲述医学人文故事,今年5月,“生命召集令”发表了《山西9岁“漏斗胸”病童拒绝治疗 欲省钱救尿毒症妈妈》的故事,帮这家人申请了乐捐。

故事发出后,3天内收到10万元善款。当9岁的赵梓超得以顺利进行手术时,他手绘了一只企鹅,致谢腾讯网友。术后,赵梓超的病情比预想的乐观,而“生命召集令”也及时发文汇报了孩子的状况。

真实性、募捐流程,以及后续报道,形成一个有关信任的良性循环。


三、从意识、行动到机制,全社会在卷入

从最开始的“二维码募捐”,“救人性命”为起点,自媒体的公益力量逐渐涌向更宽广的领域。

首先是以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企鹅媒体平台为桥梁,连接起了更多社会资源,让公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家乐福在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看到蒜薹滞销的文章后,伸出爱心之手帮扶河南菜农。图/石子强

企业在介入。今年5月初,河南开封遭遇蒜薹滞销。在平城乡郭君村,蒜薹收购价甚至抵不上采收人工费,每天被扔进河中的蒜薹多达几十吨。企鹅号“河洛乡村”跟随蒜农实地探访,现场编发文章、做直播,被推荐至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后,传播非常广。隔天,知名连锁企业家乐福华北区得知此事,紧急调动货车,前往郭君村收购了10余吨蒜薹,在北京、天津、廊坊等十余家门店无利润销售。在帮助农民的同时,也让蒜薹从田间地头直接抵达大城市的市民餐桌。

▲父亲去世、母亲患精神病的小奥兰不用去福利院了,她获得多方援助,将生活在姑姑家里,由姑姑担任监护人。

政府部门也在介入。今年1月,企鹅号作者、腾讯大楚网摄影师马路遥发布了武汉女孩张奥兰(化名)的故事。张奥兰父亲患肝癌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病,家里无力抚养她,亲戚希望把孩子送去福利院,给孩子找一个“好人家”。事件在腾讯新闻推送后,引起多方关注。很多热心网友捐赠了玩具、衣物,武汉江夏区民政部门将小奥兰纳入困境儿童救助对象,每月发放865元特困供养资金,还指定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担任爱心妈妈。

通过数次事件,自媒体人的公益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许多自媒体人先是接触到某个个体,进而了解某个群体,从而依托自媒体平台开始为群体发声。

2017年4月2日,企鹅号作者马俊明发布《癌症母亲弥留之际的跪求 最怕四个孩子流浪街头》后,网友爱心汹涌。在与公募机构“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沟通后,马俊明决定为当地的助学中心发起筹款,而不是个人。通过报道个体的案例,帮助了一个群体。

▲宁夏西吉县女子禹小琴办的孤残助学中心,募集来的资金将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监督下,用于孤残儿童的生活学习费用。图/马俊明

网友们切身参与公益实践的同时,也使得社会责任意识觉醒,公益意识提高——公益并非捐钱那么简单,也并非一次两次的爱心冲动。公益应该是建立在社会各界参与的体系之上,而爱心需要用理性和规范来呵护。

一篇反映孤寡老人生活的文章发出后,网友急于献爱心。腾讯新闻的编辑耐心引导并及时向网友汇报动态。

媒体被称为“社会公器”,是现实世界的镜子,也是爱心的守护者。它传播海量的资讯,关照并守护大众利益。腾讯新闻不止做一个记录者,它用“新闻+公益”的方式,关注那些陷入困境和绝望的人,连接网友的爱心,努力让多一个有需要的人得到救助,以微光照亮这个世界。

附图:2017年上半年腾讯新闻自媒体公益报道案例集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