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9岁脑瘫男孩获全国游泳银牌 母亲为儿开康复中心 | 中国人的一天

2017-08-01 中国人的一天
第2770期

摄影/华商报 陈团结

编辑/王漠沙 

腾讯图片出品 

倪娟一直告诉儿子,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儿,要想获得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你努力,别人才会帮助你。

“做最好的自己!你是我们的骄傲,加油吧,儿子!”这是郭昊忱的爸爸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那天,没有自主行走能力的昊昊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昊昊出生时因为缺氧导致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自主行走能力。自从检查出病症后,每天都是在康复训练中度过,漫长而艰难。

昊昊出生时比预产期早了整整58天,昊昊的妈妈倪娟说:“出院后只觉得孩子各方面反应都好着,就是身体有点软,睡觉容易发惊,以为是身体太弱的缘故。带孩子去看医生,医生给开了一些抑制神经的药,但是很遗憾,误诊了。”说起往事,倪娟已经没了眼泪。

昊昊1岁3个月时,确诊为脑瘫,倪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两天两夜没有出门,也不见任何人,一下子白了头发。后来她打起精神,把头发染成了黄色,自此带着儿子开始了漫漫求医路。1岁半时,昊昊学会了叫“妈妈”,当时倪娟激动得泪流满面,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这更坚定了她给儿子治病的信心。

为了给儿子做康复按摩,倪娟最初把按摩师请到家里来,后来她自己建立了一个康复中心,给自己的孩子治疗,也给其他孩子治疗。为了节约开支,倪娟自己动手刷墙,自己做康复器材。

昊昊的爸爸是大学老师,原本生活很安逸,后来请假带孩子看病,四处奔波。

“让儿子学游泳很偶然,我们此前就听说省残联在给游泳队招录新队员,去年3月,我就把昊昊送到昆明集训队,当时的想法是哪怕没有成绩,就当是一种康复训练也好。”昊昊爸爸说,刚到游泳队时,昊昊还不足8岁,是队员里最小的。

“我记得刚进队时,他还比较胆怯,慢慢地他就不怕水了,教练也觉得这孩子水感不错,可以继续练。”以前不会游泳的昊昊,经过2个月的训练,已经能够在水里仰泳。

在游泳队训练了半年后,昊昊爸爸把儿子从昆明集训队带回西安,昊昊一边学习文化课,一边练习游泳。

这半年里,昊昊慢慢适应了每天学习、游泳、康复训练的生活。昊昊念的是普通的公立学校,“毕竟跟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上课时我就在外面,下课后陪他上厕所,上完主课就把他接走”,说到这里,昊昊爸爸觉得儿子很幸运,碰到了开放包容的学校和温暖有爱的老师同学,给了昊昊很多帮助。

“仰起,再仰起……”伴随着康复师易云龙的一个个指令,昊昊吃力艰难地一次次挺起上身,他所有的努力和痛苦都写在了脸上,不一会儿额头就渗出了汗珠……这样的康复训练,每天持续四五个小时,昊昊每天在无数次的反复中训练中寻得一点点的进步。

吃药、打针、康复训练,这是昊昊的童年。现在孩子康复训练时,妈妈倪娟都不忍心看,因为昊昊经常是含着眼泪训练。“孩子一哭,我怕自己忍不下心。”倪娟眼含泪水说。一节课45分钟,这45分钟就做一个动作,在数十万次的重复训练中换来一点点的进步。

今年6月底,昊昊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男子S1级50米仰泳比赛中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他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也是残障级别最重的。昊昊的爸爸说:“在他这个残疾级别里参赛选手就只有几个人,但我没有想过他能拼到一枚奖牌,我只希望他能坚持游完全程就好,那天我真的很感动。”

在爸爸妈妈眼中,昊昊学了游泳之后,变化非常大,“他原来依赖性比较强,集体生活让他成长了不少,懂事了,也知道感恩,最重要的是他自信了很多。这次拿了全国比赛的银牌之后,孩子特别自豪,训练也更加努力,他虽然还不明白金牌和银牌是什么概念,但他知道金牌比银牌更好,他就更有目标了。”

昊昊的爸爸说:“做父母的为子女再辛苦都是应当的,我儿子很不容易,今天取得的成绩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为他骄傲。”“以前我喜欢诉苦,诉苦只会更苦,现在我变得开朗了,也不诉苦了。一直生活在苦中,经历了七八年的折磨,想在想开了”,妈妈倪娟说,“现在不觉得苦了,微笑着度过每一天,我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别人。”

游泳队里这些不幸的孩子,克服身体障碍和生活上的困难,勇敢地参加体育运动。他们每天的刻苦训练,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昊昊不仅学会了游泳,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和学习,建立了直面人生的自信心。

倪娟一直告诉儿子,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儿,要想获得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要你努力,别人才会帮助你。她说:“其实这一年多,我也学习了不少,孩子的努力坚持也影响了我。我们也希望能通过昊昊的努力影响到其他相似的家庭,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微信搜索公众号中国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加入微社区,分享你的故事,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主人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