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家四代在深山摆渡141年,村民过河不取分文遇洪水不耽搁 | 中国人的一天

文林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8-21

清朝光绪年间,为躲避战乱和水灾,万其珍的爷爷万作柱等几户万姓人,从荆州监利县逃难到建始县大沙河畔,被当地崔姓等人家宽容接纳。为报乡亲邻里关爱之恩,万作柱打造了一条木船,送村民过河,并承诺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从此,万家在大山里拉开了百年义渡的大幕。

第3354期

摄影&视频/文林

编辑/小为

中国温度扶贫特约

腾讯新闻出品

1995年,湖北农民万其珍应下叔叔万述荣的临终嘱托,成为万家第三代义渡艄公。21年后的2016年,他的儿子万芳权接过父亲手中的船桨,将祖上传下来的“义渡”承诺再次传承。就这样,从万家爷爷,到万其珍的父亲、叔叔,再到万其珍,以及儿子万芳权,在长达141年的时间里,万家人在这条小河里默默地书写着“百年义渡”的传奇故事。

点击视频,了解141年义渡的撑船世家

万家“百年义渡”的渡口,位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三里乡,是一个三面环水的三角洲地带。清朝光绪年间,为躲避战乱和水灾,万其珍的爷爷万作柱等几户万姓人,1877年从荆州监利县逃难到建始县大沙河畔,被当地崔姓等人家宽容接纳。

万作柱会游泳、能划船,看到两岸乡邻为大沙河所隔,为报乡亲邻里关爱之恩,打造了一条木船,送村民过河,并承诺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从此,万家在大山里拉开了百年义渡的大幕。(2010年11月17日摄)

作为地处山里的大沙河村,农民主要是从事种田和养殖,渡口对岸有占全村十分之一耕地的80多亩土地。很多村民要到对岸去种地、砍柴,万其珍家的船是既渡人,又“运物”,为村民免费运载生产生活物资,坐船过渡已成为沿河两岸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依靠。

万其珍老人的家在半山腰,为了节省来回的时间,方便渡船,当年,他在河边上搭建了一间十来平米的茅草屋作休息之地。后来,乡亲们觉得他撑船太辛苦,总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便自发组织起来修建了一间十多平米的简易小石屋。从此,低矮、潮湿的小石屋便成了老人的“家”。(2018年5月14日摄)

万其珍老人的小石屋里挂着一盏煤油灯、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万其珍老人把这三样物件称为万家义渡的“宝物”。他说:“这几件东西可以说是我家的宝贝。晚上,屋里有一盏灯亮着,过河的人放心;下雨的时候,我送客人过河,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暖和又方便,比雨伞和雨衣方便。同时,这些物件还是我的上一辈遗留下来的,所以,我也不能够把它们弄丢了。”(2019年2月23日摄)

为方便村民,万家几代人克服重重困难,做到有求必应。行人过渡没有固定时间,万其珍的生活因而也没有规律。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夏天河边蚊虫叮咬,只要有人喊"过河",他就摆渡,从不会为多等几个人而耽误时间,哪怕一次只渡一个人。

这是2010年11月17日,万其珍老人与儿子万芳权(左)、孙子万秋林(中)在船上等村民过河的情景。虽然大沙河摆渡这一段的河水,时而浅,只有数尺,时而又深过60多米,但从万家开始撑船到现在,一百多年来从没出过一起事故,风霜雨雪也从未中断。万其珍老人传承义渡的言行如雨露春风滋润着万家的后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全力支持。

时光如水,当年还在念中学的孙子万秋林(右)如今已从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在外做汽车油漆工,回到家中,仍然是爷爷船上的好帮手。(2019年2月23日摄)

2006年7月,万其珍老人大病了一场,他便把在外打工的儿子万芳权从广州召回替他撑船。

万芳权从广州打工回到家里后,忙完农活,都要到河边来帮忙,护送上下船时的老人和孩子。有一次,大沙河发洪水。水位很高,水流急。儿子劝他,洪水这么大,容易出意外,不要冒险去渡人了。万其珍说,跟别人说好的事情,不要轻易放弃,而且自己撑了这么多年的船,对自己撑船的本领信得过。儿子万芳权为此还跟他吵了一架。但他还是陪同父亲一起,在汛期每天接送村民。最忙时,万其珍每天来回撑船五十多次。(2010年11月17日摄)

为了不耽误村民,万其珍养成了早出晚归的习惯。到吃饭的时候,他就让儿子先吃完饭后来顶替他一阵子。晚上村民都回家了,他再回家吃晚饭。

老人每天都是天一亮就起床来到河边,有人无人过河,他都要守在那里。2019年2月23日,老人打理完小船后,正在河边小石墙屋里为游人生火取暖。老人说:“我现在老哒,身体吃不消了,摆渡的事已交班给儿子!”万其珍老人的儿子万芳权,是1971年夏天出生的,2016年从父亲手中接过船浆,成为万家百年义渡的第四代传人。

万其珍老人虽说是将船浆交给了儿子,其实也是“退而不休”。儿子摆渡他有事无事都要守在河边。他说:“我摇了一辈子的船,要我放下,真还舍不得呀!”(2018年9月22日摄)

这两年,虽然河对岸的村民陆续搬走了,只剩下2户人家;但河这边还有许多村民需要到对岸去喂鸡、打柴,坐船过河仍然是必由之路。全村一千多人,几乎每个人都坐过万家的船。摄影师2010年11月17日(左图)和2018年5月14日(右图)曾到大沙河村采风,发现六组的农民谭凤香曾两次都进入摄影师的镜头。周围很多村民还跟着老人学会了划船,也有人曾建议在大沙河两岸修座桥。但因为村子太穷,河面宽,桥的跨度大,造价高,一直都没能如愿,摆渡依然是村里人过河的唯一选择。

从河边回到家里,已到晌午。万其珍老人和儿子万芳权便在火塘里烧起了红薯用来充饥。其实,在当地,万家的生活水平只处于中等水平。万家渡船的生活来源,缘于渡口旁边的几亩山地,从前被称为“义田”。解放前,这几亩山地可以不交税赋,其收入用于船工的生活。解放后,船工由生产队记工分,年底参加分红,“义田”交由生产队耕种。土地承包到户后,“义田”又被划归船工,不交提留款及农业税,免去的税费权当给船工的变相补偿。2004年,国家免征农业税费,万其珍的变相补贴就实际上没有了。

考虑到万家生活的困难,上世纪80年代,县里给万其珍每个月发60元补助。到了90年代涨到80元钱。后来,恩施州政府了解到万家的百年义渡情况,从2007年起便把补助提高到了每月540元,万家的日子稍微好过了一些。万芳权利用空闲时间,引进新品种“蜜薯”,与5户农民组成“久益专业合作社”种植“蜜薯”120多亩,产品远销武汉和广州一带。

2019年2月23日一大早,万芳权将储藏在山上“蜜薯”用农用车拉回来,准备当天发快递给订户。去年,大沙河村地处偏远,农田系紫砂泥土,盛产红薯、玉米等粮作。针对大沙河村地域条件,万芳权从外地引进了内质红润,软糯香甜的“蜜薯”。为避免50多万蜜薯新品种产品滞销,村党支部发挥名人品牌效应,诚请 “中国好人”、湖北省道德模范万其珍为家乡农产品“代言”,万其珍老人说:“只要对老百姓有利,要我做什么都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其珍老人的身体和精力越来越差,儿女们心中也多了些牵挂,多次劝他在家安享晚年,一再被他回绝。冬去春又来,万家撑坏的木船已不计其数。如今,木船变成了铁船,篙杆变成了船桨,不变的是那份质朴的承诺和坚守。因常年风寒侵蚀,老人双腿酸疼,但他仍然对渡口放心不下。

尤其是前些年老伴谭大桂去世以后,老人更显得孤单与寂寞,他常常望着小石屋发呆。(2018年5月14日摄)

过去,在河边的小石屋里,爷爷万其珍经常在煤油灯下给她讲祖辈过去的义渡故事。渡口去年通电后,这些物件又成了孙女给游客讲故事的实物。春节过后,老人的孙女万红莉去武汉警官学院上大学了,万其珍老人除了孙女,还有一个孙子,叫万秋林,在利川市做汽车油漆工,打小就帮爷爷撑船。

2019年2月23日,在大沙河,刚接送完几位村民过河的万芳权说:“上辈人承诺坚守了一百多年,在我这代人手里不能搞丢哇!老婆和儿女都很支持我,等我老了,儿子接手,只要有需要,就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如果您愿意继续支持万家四代人的善举,愿意资助那些在困境中行善的好雷锋,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或用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腾讯公益平台,汇聚点滴的爱,支持他们继续行善。

往期推荐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