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帮无臂哥每天山路运货数吨 4年积蓄全给弟弟娶媳妇 | 中国人的一天

李其帅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8-20

河南嵩县的山林里,有着一个“马帮”,他们依靠马力进行货物运输。而39岁的耿学峰,从小因意外失去双臂,却做起高山运输的营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亲、弟弟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3367期

摄影/李其帅

文字/苏瑞

编辑/骁

腾讯新闻出品

河南嵩县十八瀑山,有一个依靠马力从事货物运输的群体,平时往山上运输水泥、沙石料、铁架子等山里的紧缺物品,他们被称为“马帮”。

点击视频,了解用残肩牵马的无臂男子

耿学峰家住河南三门峡卢氏县前窑村,父亲早年去世,他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10岁那年,他爬到树上砍干柴回,一脚踩空从树上掉下来,因家境贫穷只能找村医接骨,结果绷带将夹板勒得太紧造成双臂供血不足,导致双臂坏死,只得做截肢手术。

失去双臂后,他辍学在家,然而勤快的耿学峰却一直没有闲住,他放羊、养牛,挣钱补贴家用。母亲一直身体不好,因为家里穷,他和弟弟也一直没有结婚。

如今,39岁耿学峰干马帮已经4年了,一个没有双臂的人做马帮这个危险的营生让人感到震惊,但至今单身的他却很乐观。耿学峰说,我这辈子也不想结婚了,干这个多挣点钱。

从事高山运输,肯吃苦的耿学峰很快就掌握了赶马的窍门和找活的门路。现在他一个人养了4匹马,组建了自己的马帮,平均每月能挣五六千元。耿学峰把挣的钱全部给了弟弟,他说先让弟弟娶上媳妇,好好过日子!

耿学峰的马帮有5个人8匹马,马帮分工明确,耿学峰负责赶马,由同伴们把装好的物料放在马背上,他和大家一起将马赶上山,卸完料再将马赶回,闲暇时他会放放马,给马饮水喂食。

平时往山上运输的多是水泥、沙石料和架铁塔的铁架子。耿学峰说,成袋的料好运些,最难运的是铁架子,有时候捆不好就会掉下去,还会碰到旁边的树,运起来特别费劲。

跑运输走的路大多是山里没有开发的野路,只有7、80公分宽的羊肠小道,山路陡峭,路险林密,加上每匹马要驮200多斤的石料,行进十分艰难,一趟下来即便是冬天也累得汗流浃背。把石料送达卸货点后,即刻下山继续运送。

每天上山运料至少6、7趟,每趟来回要走近5公里的山路,有时遇到任务急赶得紧还要增加2趟,细算下来一天要往山上运6、7吨的石料。

耿学峰赶马时,习惯用嘴将缰绳叼起来放在肩膀上,然后用脸颊和肩膀将缰绳加紧,耸着右边的残肩用力牵马,多年下来他的右肩已经有些变形。

长期负重爬山,马也会体力透支,耿学峰每天会对马悉心照料。多年的相伴,他和马也有了深厚的感情,由于山路坎坷马身上难免有伤,每每看着这些伤口耿学峰心里都不是滋味。

为了让马蹄紧紧抓牢地面不打滑,延缓马蹄的磨损,马帮3个月就给马换一次马钉,这些马长期负重在坎坷的山地行走,马钉磨损的很厉害。耿学峰说,马钉相当于给马穿个鞋子,马钉磨损变薄后马走路会疼,我们会给马换勤点,让几个”老伙计”尽量走起来舒服一些。

每次出行,马帮都会带着厨具和面条,干到中午12点,他们就在山下石料旁的山坡上做午饭,吃完稍事休息,两点就开始接着运输。他们的中午饭很简单,几块大石头支起一口锅,生火后用山泉水下捞面条,面条卤是提前做好的,冬天一般是红萝卜、白菜和豆腐,炒好后多放点盐,盛放在一个大油桶瓶里,能吃上好几顿。

马帮吃饭有规矩,先为马添饲料加草,让马先食,然后人再吃饭,以示对马的关爱。同伴们张罗着做饭的时候,耿学峰已经在一旁先给几匹马喂好饲料。

因为没有双臂,每次都需要同伴给他盛好饭放在一处高的位置上,他弯腰趴在碗上用力的吸着面条,需要搅拌时就咬着一根筷子慢慢挑几下,一顿饭要吃上十分钟。

天色昏暗下来时,马帮就要赶回他们的驻地,他们住的地方距离石料处有三公里,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需要赶到搬运处,把零散的石料装袋后便开始往山上运。进入冬季高山寒气重,下午5点多天就暗了,回到驻地,耿学峰用嘴熟练的把缰绳系在树枝上。

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命”,马帮生涯十分艰辛险恶,没有双臂的耿学峰付出的艰难更是数不胜数,然而他硬是用残缺的身体,带领着马帮坚持了下来,在人迹罕至的大山里留下了马的足迹和他们的脚印,也在着蜿蜒崎岖中走出了他们的生存之道。

晚饭后,大家聚在一起烤火聊天,辛苦了一天的几个伙计这时才露出笑容,又平安顺利的度过一天。耿学峰说,现在天黑的早,烤完火8点出头就进帐篷休息,晚上多睡会,明天一早才有精神继续干活。


微信搜索公众号

“中国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

看更多不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往期推荐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