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影穷三代?他工资仅400就敢淘古董相机 | 中国人的一天

黄哲 季崇诺 陆凯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8-21


“ 康勇陆续收藏过大约1000多台古董相机,它们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坚信,古董相机作为工业时代文明的见证者,承载的是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这样的东西是值得被传承的。


 第 3444 期 

摄影/黄哲   视频/季崇诺 陆凯


康勇的一间收藏室里各式相机密密麻麻分列在书架上,这些相机的生产年份跨度大约有100年。

今年44岁的康勇,家住江苏省海安市,是一名美术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古董相机收藏者。蔡司、福伦达、徕卡……在康勇的家里,近400台大大小小的古董相机专属拥有一个20多平米的房间,占据了整间屋子的三面书架。

点击视频观看:中年男子的相机情结

康勇在摆弄自己收藏的一架超大画幅相机。

在康勇众多不同类型的收藏中,他最钟爱的是风琴相机。

康勇说,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摄影,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个“徕卡梦”。2001年,工作单位刚刚有了互联网,康勇便开始在网上“淘”相机。

康勇在制作中画幅照相机,目前他已经亲手制作的相机有十多架。

当时每月工资400元,康勇买不起万余元的徕卡相机。经过朋友介绍,康勇在购物网站上寻找到了一台与徕卡一样拥有纯正德国血统的福伦达Bessa风琴相机,正合他意。

从这以后,康勇陆续收藏过大约1000多台古董相机,逐渐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康勇家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找到相机的存在。

康勇对古董相机的热爱是疯狂的,但他的选择又是理性的。他表示,老相机能使用是第一标准,观赏性只能排在第二位。在一次次的淘购过程中,康勇也收获了不少感动。

康勇收藏的上世纪中后期的一批锡板底片。

早在2004年,康勇通过网络了解到,在德国一位老人手里有一台稀有的老相机。这台相机只生产了4年,每年只生产500台,经过战争的洗礼,存世量可想而知。经过几番交谈,老人同意将相机交给康勇打理,在全额付款1900欧元之后,自己就将相机寄给他。1900欧元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康勇还是咬咬牙汇去了全款。

然而,此后的两个月里,德国卖家音信全无,怎么都联系不上。

康勇在试拍一架1936年德国产的福伦达BESSA RF相机。

家人、朋友,甚至康勇自己都觉得,这节衣缩食省出来的1900欧元打了水漂。

四五个月后,一封来自德国的邮件解开了康勇紧锁的眉头。原来,这段时间,这位德国老人因病住进了医院,医生禁止他使用任何电子设备,这才耽误了发货,他对此深表歉意。

康勇收藏的一张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的胶片。

相机如期而至,打开箱子,康勇惊讶地发现,随包裹寄来的还有一盒底片,清楚记录地着1932年到1938年间德国的一些人文风景,让他觉得之前付出的等待得到了回报。

康勇认为,这些底片将历史事实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价值远超过相机本身。

康勇在给自己收藏的一只1860年产的匹兹瓦镜头进行常规检查。

这个意外惊喜对康勇触动很大,直到现在,他对这位德国老先生都难以忘怀。对康勇来说,每台古董相机背后的故事和记录的内容才最珍贵。如今,摄影成了康勇的“第三只眼”,他的日常生活也都是以相机和摄影为中心而展开的。

康勇平均每天都会抽出大约3小时的时间,使用他的老相机出门街拍。他说,每次拍摄都要事先踩点,认真思索画面后再搬来相机,否则有些体积庞大的相机不仅携带不便还会引来不少人的围观。

此外,他对读书、书法、绘画都格外痴迷。每天起床后,康勇都会练习一会儿书法。他说,中国书法所讲究的形、气,对他在相机收藏、摄影创作,以及做人方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康勇坦言,从书本、写字和画画中汲取的养分、磨炼的意志,能够内化为他独特的摄影视角,让自己看到更深层次的世界。

康勇油画作品《三代》

艺术总是相通的,在摄影的帮助下,康勇的书法、绘画水平也日趋成熟,在各项展览中收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好评,在网络上也经常能看到他的作品。

对于网络,康勇是感激的。利用这些网站、论坛,康勇不但能买到各式各样与老相机匹配的胶片,还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相机爱好者切磋交流、互帮互助。

现在,他也开通了自己的平台,与志同道合的摄影爱好者们互通有无,分享自己的古董相机。在这个平台上,康勇会与网友们交流拍摄经验,也会为他们提供相机维修的服务。

康勇和两位摄友在家附近一家小饭店侃侃而谈。经常有各地摄友慕名前来拜访他。

康勇说,一直以来都有许多人问他,在数码时代的巨大浪潮下,为什么还会有人会钟情需要使用胶片的老相机?他喜欢用这个类比来答复:现如今的电子书容量大、易携带,但仍然有很多人喜欢读纸质书籍。正如书本的墨香令人心旷神怡,冲洗胶片的乐趣也很难被数码相机所替代。

康勇收藏的一款德产福伦达至尊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灵动测距的带测光的相机,是相机界“四大天王”之首。

作为一名远近闻名的“相机狂人”,不仅是在南通区域,在整个江苏境内,康勇的收藏规模和质量也是独一无二的。康勇坦言,这条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始终选择坚持。

众所周知,玩相机是一件“烧钱”的事情。

在学校走廊,康勇和同事正在进行教学上的交流。

学校里,同事和学生对康勇背着相机包、提着相机的形象早已习以为常。

十多年前,在他刚开始收藏古董相机之初,就连他的家人都不理解他,甚至还由此引发了一场“婆媳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康勇的一箱古董相机被扔出了门外,妻子还离家出走,可谓损失惨重。

那一晚,康勇辗转反侧。尽管委屈,他还是找到妻子,选择主动向她袒露心扉。在康勇的反复解释下,妻子选择了谅解,跟他回了家。

康勇在家里晾晒衣服。对于日常生活用品,康勇觉得简单够用就好。

这次“事件”仿佛成了转折点。令康勇欣慰的是,之后他的家人就一直都陪伴在他身边支持他,帮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过去,女儿总说最不愿意和爸爸一起出游,因为每次的旅行爸爸都会带着他的相机“扫街”,相机是他总不离身的宝贝。

现在,康勇的女儿也开始对爸爸的老相机产生了兴趣,也会在课余时间和爸爸一起使用这些老相机进行拍摄。康勇坚信,古董相机作为工业时代文明的见证者,承载的是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这样的东西是值得被传承的。


出品/腾讯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