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经国内“穷人最多”的城市,这四年都经历了什么 | 下山之后

陈杰 刘旻 中国人的一天 2021-04-22

△ 2018年6月,毕节市七星关区五十亩村一位贫困户的家,房顶用芦苇遮雨。

“贫穷”,一度是贵州省毕节市难以摆脱的标签,最多时超过260万的贫困人口,让它成为全国“穷人最多”的城市。得益于精准扶贫,到2019年底,毕节市贫困人口已减少到12万,预计2020年将全面实现脱贫。

与之对应的另一组数据:4年来,毕节28.48万深居大山,被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的贫困村民,经过异地搬迁,在城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腾讯新闻联合《新京报》,曾多次走访毕节,留下了宝贵的图文记录。在99公益日到来前夕,我们推出系列报道《下山之后》,通过新旧对比,记录毕节变迁。


他们,不曾被遗忘

8岁的朱福军,和爷爷生活在一栋破旧木屋的阁楼上,木板下的牛圈,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朱福军天不亮就起床,饿着肚皮,翻山越岭去村小上学,学校中午发放的免费午餐,是他每天的第一顿饭。营养不足的他,和6岁的孩子身形差不多。

张正勇一家,住在河道边,被山洪冲走了一间旁屋后,一家五口人暂住在不到十平米的煮猪食的石棉瓦房里。一到暴雨天,全家人就不敢睡觉。

71岁的卯留玉身患糖尿病,靠自己打胰岛素缓解病情,她不敢搬进城去,因为担心“不能养猪种地,人老了,又做不了其它事情,就没钱买药了”。

……

几年来,我们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威宁县、大方县的十多个贫困村落,见到了许多张朱福军、张正勇、留玉这样,鲜活且贫穷的面孔

但在2020年6月,我们重访故地时喜悦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已大有改观。

动动手指,轻触照片,一起见证新旧时光的转变。

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7年12月15日,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沦河村,8岁的张梅和6岁的弟弟张顺奎自家老屋,7岁的妹妹张娜没有出镜。三姊妹在村小上学,每天上下学要走2个多小时。2020年6月9日,张梅三姊妹在新家里。2019年,他们搬到了县城五里岗街道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在威宁县第七小学就读。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

2018年6月24日,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五十亩村,正在干活的李佳雪、李创达姐弟。他们的母亲于5年前出走,父亲在浙江打工,姐弟三人和奶奶同住在土木结构的危房里。

2020年6月6日,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李佳玉、李佳雪和奶奶在100平米的新房里,三姐弟在城里上学,步行不到10分钟,奶奶也被纳入了城市低保。

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3月23日,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13岁的王方贤和11岁的弟弟王方云从地里干活回来。他们的母亲于10年前改嫁,爸爸在外打工,兄弟俩和80岁的奶奶伍年妹一起生活。因为家里没有闹钟,兄弟俩常在凌晨两三点就起床去上学。2020年6月8日,王方贤兄弟在威宁县城的新家里。一家4口人得了80平米的新房,兄弟俩还获得了腾讯公益每人每年5000元,一直到高中毕业的资助金(下文中获腾讯公益资助的孩子,皆为此标准)。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3月24日,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卯会朵和妹妹卯米会在卧室里。卧室没有灯,只有墙上一个A4纸大小的洞,向房间透进一点微弱的光。2020年6月8日,威宁县城新家里,卯会朵和弟弟卯申文、妹妹卯米会坐在客厅沙发上合影。三姊妹获得腾讯公益资助。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 2017年12月15日,威宁县哲觉镇论河村,8岁的张鹏和张健(右前),和姐姐及堂姐,一起居住在老屋的阁楼里。2020年6月9日,在威宁县城的新家里,张鹏和张健在卧室里合影。姐姐在附近中学就读,他们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也已返乡就业。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3月23日,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刘章桥、刘章忍、刘章越、刘章秒兄妹在一起玩耍。他们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打手电摸黑爬山,花3到4个小时到达山顶小学。2020年6月8日,威宁县五里岗街道朝阳社区,刘章桥兄妹在草坪里和他们养的兔子玩耍。四姊妹获得腾讯公益资助。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

2018年2月28日,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桥头村,蒲祯彬、蒲祯碧、蒲祯军三兄妹放学回到家里,他们家地处深山,每天到镇上上学徒步至少3小时,遇到雨季,道路泥泞几乎无法行走,泥石流灾害也令大人担忧。

2020年6月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安置点,蒲祯彬三兄妹在新家客厅里。学校离家里不足500米,爸妈也在附近产业园找到了工作。

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3月21日,毕节市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放学后的刘桂仙、刘福仙、刘桂朵和72岁的爷爷刘明学在一起。三姐妹的父母都在云南打工。2020年6月8日,威宁县城新家里,刘桂仙姐妹在一起做作业。姊妹三人获得腾讯公益资助。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8年12月11日,毕节市大方县三元乡河头村。66岁的李昌德老人,每天用背篓背着4岁的孙女李青怡,牵着6岁的孙子李思宇,步行28公里,花5个多小时上下学。孩子父母在浙江打工。2020年6月12日,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扶贫安置点新家,李昌德老人和孙子、孙女在一起。新房面积120平方米,配备了基本生活设施和用具,李昌德夫妻也被纳入城市低保。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2月26日,毕节市威宁县海拉镇花果小学,5年级的刘桂仙从家里徒步4小时到达学校,学校教室天花板脱落严重,上课随时往下掉灰渣。花果小学有6个班,但只有5个教室,一年级的23个学生,挤在大约18平方米的一个小办公室上课。2020年6月9日,威宁县第七小学,因为下雨, 刘桂仙和同学们在教室里上体育课,威宁县第七小学有3000多名学生,90%以上是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扶贫户家庭的孩子。    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2月24日,毕节市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卯会琴、卯春坊姐妹和爸爸卯万乘、妈妈朱桃珍在一起拍照。卯会琴姐妹在海拉镇中学读书,每周往返一次,单程大约20公里。2020年6月8日,威宁县五里岗街道朝阳社区,卯春坊和爸爸妈妈在新家里合影。姐妹两人获得腾讯公益资助。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8年2月28日,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桥头村,宋善德夫妻带着孙子宋荣在家里做农活。宋善德儿子、儿媳在福建打工,留给老人三个孩子。2020年6月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社区,宋善德夫妻带着孙子宋荣在社区绿地拍照。宋善德夫妻被纳入城市低保,儿媳妇从福建回来后,进入了社区公益岗位。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3月23日,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王方贤和奶奶伍年妹从地里回来。2020年6月8日,毕节市威宁县五里岗街道朝阳社区,王方贤和奶奶伍年妹在社区内的道路上拍照,新家在背后的楼栋里。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8年2月27日,毕节市七星关区青场镇木梳块村,67岁的曾德英和身有残疾的女儿龙珠,6岁的孙子龙星在一起。他们所在的村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属深度贫困村。2020年6月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社区,曾德英和龙珠、龙星在100平方米的新家,三人均被纳入城市低保。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3月21日,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73岁卯留玉因患糖尿病,在给自己注射胰岛素。她说,一针90元,每个月要花800元,靠卖猪、种地的钱买药。她担心搬出去后,不能养猪,人老了,又做不了其它事情,就没钱买药了。2020年6月8日,毕节市威宁县新家里,社区医生为卯留玉检查身体。按新政策,卯留玉的糖尿病用药进入医保。卯留玉和老伴也被纳入城市低保,每人每月有600多元。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8年6月25日,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桥头村,宋善友和妻子王银珠带着两个儿子住在一间小木屋里。王银珠患有精神障碍,一家生计靠宋善友一个人种地、养殖勉强支撑。2020年6月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幸福社区,宋善友夫妻带着3个孩子在新居前合影。宋善友一家5口人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8年2月28日,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桥头村,57岁的汪育高和79岁的母亲刘昌翠在已成为危房的家里。汪育高每天往返走10公里山路,为在镇上读书的两个儿子做饭。2020年6月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的新家里,汪育高和读初一的小儿子汪东亮在客厅拍照。汪育高和母亲都纳入城市低保,老家土地按退耕还林政策,给予了他5年现金补助。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2月24日,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70岁行走不便的伍正明在家里编织竹篓,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村里剩下老人和孩子。2020年6月8日,威宁县五里岗街道小康馨城安置点,伍正明坐着轮椅和老人们打扑克。迁入新居后,伍正明和妻子被纳入城市低保,在云南省打工的儿子也返乡就业,在当地公司上班。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8年6月25日,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五十亩村,一位村民的家,因倒塌只剩不足1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老屋,房顶用芦苇遮雨。2019年,七星关区海子街镇,类似的贫困家庭纳入易地搬迁后,全部搬迁至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安置点。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8年12月11日,大方县三元乡河头村贫困户李昌德的住房。2020年6月13日,李昌德的新家所在地,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安置贫困家庭2635户,11688人。这段文字防止纯图片不显示2019年2月26日,位于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的大石头组。该组是至今为数不多未通公路的自然村落。2020年6月10日,大石头组最后25户村民易地搬迁,进入威宁县五里岗街道的三个社区。县城五里岗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成为66565名大山深处贫困民众的新家。

手记:毕节之变

腾讯新闻联合《新京报》对毕节的走访、腾讯公益对当地贫困家庭的帮扶,已持续多年。

我们目睹和记录了山中村落的现实困境,也见证和促成了它们的改变。

“十三五”期间,毕节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48万人,建设安置点139个、建筑面积610万平米,建成安置住房66756套,于2019年12月底全部搬迁入住。

曾受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的民众,从此安居无忧,迁出地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修复。

2020年6月14日,航拍柏杨林街道三个社区, 共安置易地搬迁群众7000多户29000多人。

教育保障:毕节规划建设学校138所,已建成114所,在建24所,解决7.64万适龄学生就学。孩子们起早摸黑、爬山越岭,往返几个小时上下学的场景,将逐渐成为历史。

……

除了走访和记录,我们也在引导社会力量的介入,参与对贫困村落的帮扶,如引入腾讯99公益日项目,给予贫困家庭的孩子长期资助。

通过异地搬迁,解决了当地孩子生存环境恶劣的问题,但如何让他们远离贫困,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依然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长按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助力毕节贫困学子”公益项目,为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毕节孩子,送上一份爱心。

第3789期 

摄影&撰文 | 陈杰 刘旻 李强设计 | 杜小娟 编辑 | 匡匡 夏天联合出品 | 腾讯公益 腾讯新闻 新京报鸣谢 |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