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澳门疯堂斜巷,文创产业正悄然成长
来过澳门的人或许都有印象,这儿有许许多多奇怪的街巷名称,比如“恋爱巷”“美女巷”“三巴仔街”……不过,最“离谱”的恐怕要数“疯堂斜巷”。为何叫这样奇怪的名字,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么,下面小澳就来为你揭开谜底~
其实,这条百余米的小街之所以叫疯堂斜巷,按照特区民政总署的官方说法:“斜巷以‘疯堂’命名,是为了纪念曾于此开办的麻风病院,是西方在中国设立的首间传染病医院。”
错综复杂的前世今生
C
澳门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行政区划,只有依教堂划分的“堂区”。这一带隶属望德堂区,百姓俗称疯堂区,位于澳门半岛中部。
当年澳门曾有很多麻风病人,首任天主教澳门教区主教贾耐劳曾在这里设立一间麻风病院,并附设一所小教堂。由于教堂专为麻风病人而设,故被称之为“疯堂”。
这里曾经是华人天主教徒聚居的地方,也是中国内地教徒躲避清政府追捕的避难场所之一。19世纪太平天国时,有一批内地教徒逃到澳门。同时也有澳门华人在这里加入教会(民间俗称“进教”),所以这一带也曾被称为“进教围”,而这所教堂也一度被称“进教堂”。
自19世纪末至1930年间,这一带建起了很多两层高的南欧式小洋房,形成长方形街区。遗憾的是部分建筑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被拆毁重建,变成普通的“水泥盒子”,好在还有剩余的部分建筑被政府及时保护起来。1984年,望德堂区周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被列入《澳门文物名录》,禁止拆毁,政府历年来也不断斥资翻新维护。
文青最爱旅游景点
W
从大三巴牌坊背后的街巷一路向东,百余米之后就会看到右手边一处几十级的台阶,沿阶而下,就是如今在旅游攻略中最受文青青睐的疯堂斜巷。
2009年春节港产贺岁片《游龙戏凤》中,这里是刘德华与舒淇谈情说爱的地方。脚下是黑、白、红三色小方石,勾画出简洁舒朗的图案。抬头望去,除却教堂外建筑一般都不超过两层楼高,没有水泥森林的逼迫,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
两边的建筑以黄色为主,枣红色边框,阳光之下,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即视感。随手在攀满藤蔓的街角老宅外拍张相片,那份悠闲宁静的氛围,恍惚让人觉得来到了某个南欧小镇。
在望德圣母堂对面有幢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大疯堂艺舍”。每逢周末下午,有本地书法家在此开办书法教室。“大疯堂艺舍藏品展”,则展示了300多件由新石器时代至中国近代的窑、铜、竹、木、石等历史文物藏品,大部分收藏品为民间收藏家借出。
沿着石子路往前走,右前方有座拱形大门,里面三座明黄色的葡式建筑,就是“婆仔屋”。小小的庭院里,长着两棵枝叶繁茂、树干缠满绿藤的百年老樟树,环境非常清幽美丽。现在这是慈善机构仁慈堂的产业,保留了一座葡国菜餐厅,另一边则是举办展览、文创的场所——婆仔屋文创空间。
文创圣地初长成
W
澳门最大的特色,是数百年来形成的中西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这条短短不过百余米的疯堂斜巷,昔日是葡国人、教徒居住的“基督城”和汉人居住的“华人村落”的过渡地带,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条小街具有了不一样的独特个性和发展优势。
澳门文创产业虽然起步较晚,规模也不算大,但目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而这短短的斜巷,就成了澳门文创产业的摇篮和圣地。启动于2008年9月的“疯堂十号创意园” 就是一个缩影。
在这所以展示和推广澳门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为主体的建筑内,设有两个展览厅和10个展示室,成为文化、文创业者展示作品的平台。展厅每月更换展品,文创业者还可以在这里举办座谈会、工作坊等活动。
一个周末的晚上,一位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展在这里拉开帷幕,走进一间间不大的展室,看到平常那么熟悉的年轻人的一幅幅作品,简直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策展人说:
“ 如果没有这个园地,
像这样的 '小人物 '、' 小规模 ' 的展览
根本没有问世的空间。”
△位于美副将大马路与提督大马路交界的牛房仓库是澳门艺术团体“婆仔屋艺术空间”的会址及展览地。
隔壁的疯堂八号“婆仔屋”里,正在展出的是“第四届治安警察局警务人员艺术作品展”,这些全部来自警局美术书画班学员的作品, 从不同角度记录了精彩生活的片段,反映了充满想象和创意的警察生涯和现实生活。
正像治安警察局局长梁文昌说的那样,这些作品让人深刻感受到生活是充满艺术的,还有一股源自警察文化底蕴的强烈情怀。
每逢节假日,这条斜坡路上还会摆出一些小摊位,有艺人演唱、画家摆摊画画、手工饰品贩卖等等。台湾游客蒂娜在游览之后说,这里的文创商店,东西不一定特别精致,但能看出这些文创工作者都在致力保存澳门本土文化与艺术。
澳门文创产业这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脚步蹒跚却坚定,小澳衷心的祝福它能在未来有自己的一片天。
(整理自人民日报)
小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