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没有明天,更没来世——读《西西弗的神话》

2017-04-25 渴望游荡的灵魂

        曾经,先辈们面对人生的苦难,怀着对佛祖精神的不二之心,相信今世的苦难必将换来来世的幸福,坚强的活着。 如今,我们这一辈,大多不必承受身体上的磨难,但面对不如意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也没有来世作为奋斗的借口,很多人开始怀疑生活的意义。不再相信来世,明天也未必更加美好,一句“活在当下”聊以自慰,或者用以麻醉自己。然而,环顾“当下”,似乎并没有找到多少令人开心的理由。法国作家加缪借用了一个希腊神话传说,告诉我们如何理解和践行“活在当下”。


       在古希腊神话中,相传西西弗因为留恋人间的生活拒绝回到地狱而得罪了诸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然而,每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西弗只好走下去,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日复一日,陷入了永无止息的苦役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最后写道:“西西弗是幸福的”,但这并不容易理解。毕竟,“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这是一种让人绝望且近乎残忍的悲剧。


       “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的是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并非不比西西弗的命运荒谬。”一个双重否定句,看了两次才明白作者的意思。从作者一语中的那一刻到现在已经过去70多年,我们并不比那时的“工人”好多少。“如果说,这个神话是悲剧的,那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 从因为在作者看来,悲剧之所以为悲剧,不在于别人如何看,而在于身在其中的主角是否有意识。正如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感叹、同情西西弗悲剧式命运,而对自己近乎相同的命运而不曾有半点悲伤,是因为我们大多数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然,没有意识并不一定是坏事。何况,无意识的人不也乐在其中么?记得很多年前播放过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张大民是幸福的。


        显然,西西弗是有意识的。“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催境地:他在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如果,“当对大地的想像过于着重于回忆,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于人的心灵深处升起:这就是巨石的胜利。”同样的,我们有一部分人有了意识,但往往一味的“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反倒没有等到幸福来临的那一天,早已被眼前生活的巨石压垮。这样的人们,有勇气的选择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勇气的,选择吞声吐气的苟且活着。无论如何,没有任何幸福可言。


       “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就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显然,西西弗没有被巨石压垮,“西西弗永远行进,而巨石仍在滚动着”。由此,作者提出自己的判断:“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

       对于我们的大多数来讲,我们跟西西弗所面临的命运完全一样,没有的选择。像西西弗一样无法摆脱巨石的命运,那就像西西弗一样活着,坚强的活,这是一种幸福。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余华在《活着》中用另一个形象阐述着类似的西西弗。作者在韩文版自序中写道:“‘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困难、无聊和平庸。”

        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他告诉我们如何忍受,甚至将忍受变成一种幸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