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一步登天来看你
武功山,2009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既然属于“非著名”之列,有必要稍作交代。武功山地处江西萍乡,最高峰海拔1900+m,不算高,自然难以引起徒步登山大伽们的征服欲。然而,对于我这个暂时还没有机会去瞻仰名山的“井底之蛙”来说,利用小长假去走走,倒也觉得非常满足。
从广州南站出发,经过高铁、滴滴专车、景区巴士、登山缆车,历经近6个小时,中午12点多到了景区半山的唯一酒店,赶上了中午饭。
酒足饭饱之后,在房间休憩片刻,开始第一天的登山运动。虽说已经到了半山腰,据说爬到山顶还需要两到三个小时。假期人多,这里也不例外。不过相比其他热门景点“people moutain people sea”的盛况,还是好了许多。
近些年似乎各大景区都流行修栈道,由于栈道通向第二级登山缆车,我们更愿意爬上去,因此远望了一眼,顺便按了一下快门作为记录。
登山的过程是艰难而枯燥无味的,需要找些乐子让自己分散注意力。
相比于广东,中南的春天来得晚一些。新长出不久的嫩叶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对面远处的山坡上,星星点点的杜鹃花开得稍显节制,称不上过瘾,但也点缀得恰到好处。还有,看到了红色的杜鹃花,我们小时候习惯叫映山红,往往漫山遍野的肆意绽放。嘴馋了,可以摘来当零食吃。不苦、微酸甜、没有毒,这就是童年时代的食物标准。如今看来,如此简单,又如此难,不是么?
沿着山涧的水泥阶梯拾级而上,抬头恰好看到散落在悬崖上的小花,在逆光下色彩非常鲜艳。
正在为美丽而凄惨的落花酝酿感情时,却惊奇的发现,花儿们坚强的生长在悬崖上,而不是从高处飘落下来的。瞬间,画面变成了生命的赞歌。
路边不知名的小黄花。
经过接近两小时的攀爬,终于走出树林,重见天日。看到远处已经登顶的人们,希望和绝望并存:那么近、那么远。
武功山以高山草甸吸引着各方游客。后来跟项目组台湾顾问提起时被问道:什么是草甸。正当我处于危难之际,顾问的大陆同僚帮我解围,草甸就是长得像垫子一样的草地。顾问就是顾问,水平就是跟我们不一样。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刚长出来,可惜暂时还没有草垫那么厚实。
遥望了远方,也背完了诗。脚下的山路,还得继续爬。
摆在面前的,一条是盘山石阶路,优雅的更加漫长的走;另一条是大家来的捷径,毫无形象可言的手脚并用的爬。权衡再三,随波逐流,选择后者。
面前的这个“小山包”,越看越觉得像一只巨型哈巴狗,装扮成埃及金字塔前面狮身人面雕像的模样。几分滑稽,几分可爱。
终于可以舒服的躺在草垫上。
有人问,武功山好玩么?一时语塞,以草垫为床,以蓝天为帐,闭上双眼,呼吸着跟城市里不一样的空气,放松早已酸痛的双腿,啥都不做,算好玩么?
好不好玩,没有标准,就看你选择什么。旅游如此,人生亦如此。一块石头、一棵小树苗,一样能引发我的拍摄兴趣。
当然,太阳西斜,光影正当时。
远处的山坡上,看得出来是同道中人,带来了专职的Model。不过,你不是我的Model,只是不经意成为了我风景中的点缀。
低头,山谷中的帐篷显示着自己所处的高度。
抬头,这山望着那山高。
考虑到下山的艰难路程,没有等到在山顶看完落日,便回到半山的酒店。镜头往往会欺骗人的眼睛,酒店和旁边的石头山包存在两到三个小时的距离,真可谓“望山跑死马”。
似乎永远也看不厌的日落。有一天,突然问自己,自从开始玩摄影以来,拍摄了无数次落日,为啥依然如此着迷呢?或许认为不应该浪费大自然每一次给我们留下的美景;或许还因为送别太阳,就像在送别自己的过去,同时又偶尔想起自己更加久远的某个时刻。
太阳已经完全消失,心湖逐步回归平静,周边的世界也都回归平静。
看日出是这次短暂旅途计划外的安排。天气预报第一天天晴,第二天下雨,加上从半山酒店到山顶,即使白天都需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更不要说在黑夜里。不过,晚上看到繁星满天,怎么看都觉得明天应该是个大晴天,于是决定早起去看日出。
凌晨四点的闹钟响了,收拾收拾便出门了。昨天晚上酒店老板介绍了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路程更短,当然也更陡。在漆黑的小路上,在手电筒的指引下,经过接近一个小时的攀登,爬到了山顶。当重新看到在山顶帐篷过夜的游客汇合时,真不知道是从地狱回到了人间还是从人间来到了天堂。
天空微亮,东方的启明星给予人莫大的希望。诗人艾青在《启明星》中如此写到:
”属于你的是
光明与黑暗的交替
黑夜逃巡
白日追踪而置的时刻
群星已经退隐
你依然站在那儿
期待着太阳上升
被最初的晨光照射
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直到谁也看不见你“
太阳的光线慢慢强烈,于是收起相机,翻开包里的随身携带的电子书,等待着Maggie和David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