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游记(三)——风景如画的天境祁连
第二天,从门源出发到最终的目的地祁连县,行程不到200km,不必急匆匆的赶路。离开门源之后不久,看到路边有个指示牌上写着“鸳鸯花海”,之前看攻略并没有多少印象。David说想“唱歌”,想必景区应该有厕所。于是3人花了90元门票,上趟厕所,装作很土豪的样子。
没想到不经意间,竟然走入一片完全不一样的天地。雪山脚下,积雪消融和雨水积蓄在山谷的低洼地带形成了“海子”,浸润着周边的土地,从而形成了天然的牧场,养育着成群的牛羊。
古人有诗云:“抬头不见祁连雪,错把甘州当江南。”虽然诗中的甘州是当今张掖,但用在这里却是再合适不过的。
诚心而论,对于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我来讲,即使真正的江南景色,也并没觉得有多稀奇。而从刚刚经过的西宁而来,又即往西将走进渺无人烟的戈壁地带,这一片广袤的绿洲,才显得如此珍贵。
或许景区的名气并不大,来这里玩的游客也并不多。
相比于漂亮的风景,David更喜欢这里自由自在的空气。草地洞穴中冷不丁冒出来的野兔更让他觉得新奇。
在鸳鸯花海的草地上消磨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光后,怀着些许的留恋,驶往下一个目的地。今天原本的计划是中途去祁连山大草原,我们几个一合计,于是决定直接去到祁连县,去卓尔山之前在酒店好好休整一番。
车行至峨堡镇时,便离开G227国道,转向通往祁连县唯一的省道。虽说是省道,可能由于是新修建不久的缘故,双向四车道上的车寥寥无几。省道山谷的地形而建,沿着山谷一直向前延伸。古有“望山跑死马”的说法,估计今有“追云跑干油”。眼前这巨大的棉花云,让我足足超速跑了半小时,方才追上它。
“两岸”的风景怡人。
夸张一点说,只有借助蓝色天空和绿色草地的背景,才能区分白色的棉花云和羊群。当我们试图走近时,黑色的牦牛们已经开始虎视眈眈的瞪着我们几个外来客,伴随着喉咙深处发出来阵阵吼声。
走到山谷的尽头,汽车爬上一个不高的垭口,传说中的“天境祁连”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出现在我们眼前。站在垭口的观景台上,远处的雪山还残留着些许积雪,近处是卓尔山风景区。祁连县城便坐落在两个山峰之间的狭长的峡谷地带。
观景台上排列着若干个小摊,卖着各种旅游纪念品,游客很少,除了我们一家三口,几乎难得见到其他游客。David难得有兴致提出买些小玩意,于是Maggie和他一起去挑选。我便抽空选择角度拍摄照片,大中午的光线并不适合拍照,凑合拍了两张便加入了他们砍价的行列。David选好了一串号称是狼牙的挂饰,店家开价260元,被我一口气瞎砍到80元,最终100元成交。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狼牙,反正被骗也骗不了几个钱,图个开心而已。
祁连县城并不大,就其规模来说,与其说是个县城,不如说是一个边陲小镇更恰当一些。
Check-in之后已经到下午两点多了,在酒店旁边的街道上找了一家看起来过得去的小餐馆。或许是过了午饭时间,店里就我们一家客人,不久后又来了一大伙人。老板娘看起来是就是典型的维族中年妇女,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估计是忙碌了一个中午,趁着等我们点菜的功夫,索性在我们桌旁坐下来。拿起放在餐桌上的David路上买的狼牙挂饰把玩起来。当得知才100元时,告我们这是狗牙,如果是狼牙要1000元以上。弄得David顿时很不爽,以后对这串挂饰也基本失去了兴趣。老板娘或许是出于好意,而有时候其实并不需要知道真相。
饭后,我们猫在酒店,一直等到五点多,纵使太阳依然火辣,还是决定出发去卓尔山。卓尔山离县城估摸也就三、四公里路程,没几分钟就到了景区门口。当我们在看似景区闸口停车张望犹豫之际,看门人大手一挥,示意我们开车进去。心中一阵窃喜,不仅不收我们门票钱,还让我们直接开车进景区,那可是VIP待遇啊。David开玩笑说,是不是以为我们是景区工作车呢。
当然是玩笑。车穿行在如画的风景中,将信将疑的往前一直开,也不敢停留。上坡、下坡,不一会功夫到了景区的另一个大门口,按照工作人员指示,在景区停车场停车。这才恍然大悟,敢情是正式观光之前的预览模式?
停车,排队购票,景区中巴拨接,把来自四面八方的观光客集中赶到刚刚经过的半山腰。这才发现,真正的景区大门口在半山腰的平台上。景区的游客路线是由架设在山上的木质栈道构成。游客们走在拥挤的栈道上,摩肩接踵,远远的望着眼前的风景。这种感觉,就像大自然把我们关在长长笼子里,不那么有秩序的走在它们前面,接受着检阅。
为了拍些明信片式的风景照,同时觉得就这样放弃,多少心有不甘。于是,坚持要求跟着前面游客的后面继续往前走。
如果能够勉强忍受着那些不愉快,风景并没有什么不妥。
David开始抗议了,嚷嚷着没意思,不断要求往回走。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坚持了。从卓尔山下来,我们沿着冰沟林海方向驶去。远离拥挤的游客流,加上太阳西斜的原因,顿时觉得舒服了很多。经过一阵探索,我们决定离开主路,进入当地村庄深处,开启了我们习惯的“不走平常路”的模式。
阿咪冬索,为藏语,意为千兵哨卡,蒙古语称之为“乃曼额尔德尼”,意为八宝山,祁连地区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更是敬奉阿咪东索为祁连众神山之王。
阿咪冬索山脚下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远处的卓尔山风景区。
行走在田间的小径上,尽情的捕捉无处不在的光影,一直到太阳西沉才尽兴而归。
天气预报告知明天的天气阴天,于是放弃了早起。早上起来,掀开酒店窗帘,意外的看到东方透过云层的关系照射在阿咪冬索的顶峰。惊鸿一瞥,几分钟之后,太阳便又吝啬的收回了阳光,重新多到云层后面去了。记得两年前,千里迢迢去梅里雪山,想一睹日照金山的芳容,无奈失望而归。而如今,却在酒店的窗外看到了另一番日照金山的景象。
人生当中,很多事情都不能强求,佛曰:“悠然、随心、随性、随缘。”不过,话虽如此,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做到呢?
天亮了,开着车在县城附近瞎转悠。祁连县并不大,走着走着便又来到了卓尔山景区。清晨,没有太阳,也没有游客,风景似乎也依然还没有醒来。几番探路,弃车爬到了景区对面的上坡上,远处的阿咪冬索,近处的卓尔山尽收眼底。
既然没有漂亮的光线,倒是更加安心了。于是放下手中的相机,独自坐在山岗上,静静的呆着,心中不仅回想起昨天游玩卓尔山和冰沟林海前后截然不同的感受。回想起昨天的经历,要不是David强烈的抗议,我们估计随着游客群,在景区规划的路线上呆上整个下午,也就错过了后来冰沟林海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在旅游方式选择方面,我们很早就开始拒绝那种量贩式的旅游方式,坚决选择自助游。记得我们最后一次参团旅游是8年前去巴厘岛,那是我们全家第一次出国旅游。但在景点的选择方面,依然不自觉的景区牵着鼻子走。总认为,景区规划师一定为我们选择了精品风景,甚至所谓的“最佳拍照点”。而实际上,这种“外包”模式,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有时候甚至成为我们心安理得偷懒和推脱责任的方式。
旅游如此,生活如此,育人亦如此。
天已大亮,山下旅游大巴刺耳的喇叭声将我从沉思中惊醒。回到酒店,Check-out,继续西行。
雨中的游张掖丹霞,没有拍几张照片。当然,旅途中的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往往不一定是镜头所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