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国企数字化转型战略误区
1
前言
2
重点央企规划案例
招商局集团
数字化转型目标:以一流的数字化推动招商局集团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蓝图(“五支柱”):
支柱一: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支柱二: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数字化文化
支柱三:以“两平台一体系”打造技术底座
支柱四:以“两连接”构建统一入口、连接生产经营管理场景
支柱五:落地“四提升”推动产业板块数字化转型
华能集团
数字化转型目标:通过数据赋能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降低建设运行成本。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集团公司由能源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数字化蓝图:
生产数字化转型(电力、煤炭、交通运输、金融等数字化)
管理数字化转型(推进ERP、人力资源、财务、营销、风控等业务全面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决策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生态
第一阶段为战略规划、夯实基础阶段(2021年3月底前)。实现所有风电、光伏数据接入智慧能源数据平台。
第二阶段为重点突破、引领示范阶段(2021年-2022年)。完成水电、燃机、火电、核电等数据接入,形成统一的智慧能源数据平台。
第三阶段为巩固提高、全面转型阶段(2023年)。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要成果。
大唐集团
数字化转型目标:规划“集团管控、运营生产、创新发展”三大提升方向,明确“新定位、新管控、新运营、新能力、新架构”五个提升目标。数字化转型蓝图:成为“广泛数字感知、多元信息集成、开放运营协同、智慧资源配置”的智慧能源生产商,初步建成“数字大唐”。行动举措:建设九大数字化蓝图架构平台(战略决策与管控平台、全方位在线控制平台、经营管理平台、风险管控平台、综合支撑平台、数字化创新管理平台、专业运营平台、数字化基础技术平台)。
国家能源集团
数字化转型目标:平台化发展、数字化运营、生态化协作、产业链协同、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转型蓝图:
智能生产(智能矿山、智能电站、智能运输、智能化工)
智慧管理(以ERP系统为核心的智慧管理平台、产运销系统运营平台、人财物资源管理平台、集团云数据中心)
智慧运营(调度中心指挥平台)
3
数字化战略规划误区
按照“数据+平台+应用”的新模式,...建成覆盖全产业、支撑各领域业务创新的管理、生产、服务、金融“四朵云”,构建完善统一的数据治理与信息标准化、信息和数字化管控、网络安全“三大体系”,打造敏捷高效、稳定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撑和数字化服务“两大平台”,夯实公司数字化发展的战略基石;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北斗等技术应用,大力推进各领域业务上云用数赋智,促进和引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支撑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一是大力推进“新基建”、“新技术”创新,打造生态圈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底座。
坚持技术创新引领战略,数字化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持续构建“一朵云”、“一张网”、“一个平台”、“一个大数据中心”。
二是大力推进“新保障”创新,构建完善的数智研发体系及大数据治理体系。
三是大力推进“新生态”创新,打造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龙头企业,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结合钢铁生态圈八大功能体系建设战略,全面构筑虚实结合的智慧钢铁数字生态。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全力提高资产效率:一是要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破解国有钢铁企业投资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及时捕捉市场机遇,确保决策与部署自上而下准确迅速的贯彻和落实。”
4
根因分析
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层面整体的策略,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不管自身企业是否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条件,也不管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先开始建设技术平台再说。不仅如此,在项目选择方面,还需要强调“亮点”、“创新点”。
例如,在一家传统食品类生产企业,行业特点决定了该企业的毛利率非常高(超过60%)。我提到通过数字化转型手段改变过去“手拉肩扛”的状况,实现“提质增效”。客户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在我们企业,能用人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说得高大上一点,是情怀、使命感;说得俗套一点,为了“政治正确”。
又例如,另外一家企业,生产设备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但依然延续过去几十年运作的习惯,从生产一线到职能管理部门,手工填报各类报告层层向上汇报。
通过数字化手段,辅以相匹配的运作流程,可以很快的提升企业内部运作效率。但是由于“手段简单,没有难度”,并没有被没有优先纳入行动举措。
三、集团在数字化转型的角色定位不清晰
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很多企业都是综合性的“集团+业务板块”的组织形式。
根据观察,当前集团的规划往往提出“平台化”、“全域数据”、“赋能板块”等等。但业务板块作为二级公司,甚至规模达到独立上市的程度,往往对集团的规划并不买帐。
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强相关,目前以集团为主导的数字化转型规划自然难免只能侧重技术平台建设,而难以真正与业务发展相结合。
四、缺乏综合型数字化人才
企业的业务数字化应用当前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当前参与企业数字化规划和建设的人才即使具备一定经验,也都非常有限,甚至第一次经历。因此,相应的规划输出难免停留在“想象”的水平。
5
后记
数据之于企业,或轻或重;我之于世界,或重或轻?在不断的数据工作实践与内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您的关注,
我分享的动力
关于公众号:数据不能承受之重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灵魂拷问般的写道: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在地上。同时,最沉重的负担,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