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之耻、岭大之辱

2016-10-15 李伟雄 大公网


图:全国港澳研究会强烈谴责激进本土派议员在宣誓时使用“支那”劣质用语/资料图片


“青年新政”的游蕙祯,最近粗口多多,为社会所诟病。早前,这位“立会新丁”日前出席理工大学的论坛,她指本港政府有很多政策去帮助新移民,而本地的年轻人却面对“好多好严峻问题”,并以没空间“扑嘢”来比喻,引起网民热议。近日,再一次滥用言论自由,在立法会就职宣誓,又再以讲粗口宣誓,侮辱国家,引人注意,言论轻率浮浅。在立法会和公众场合上,运用这种粗俗言谈对文明、有文化的香港市民,甚至会令人感到受侵犯和骚扰。谈吐如此市井粗鄙,更出自一位岭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之口,成何体统。同时,她的行径相信亦令到不少岭南大学的师生校友感到无奈及痛心。


自创校(1888年)以来,岭南大学一向强调“岭南精神”。岭南精神是汇合基督教的服务和友爱的精神、民主主义的自由和和平的精神、革命的爱国精神及健身强国的体育精神四种优良传统而成。岭南大学其办学目的是,施行人格的教育养成科学之人才,适合中国之需要。锺荣光校长期望岭大的学生,能够“以世界实用之科学,造成中国领袖之才,……使学成不至自私自利,出则为社会国家尽力,入则负起岭南母校之责任。”换言之,岭南大学所提供的教育,一方面培养科学的人才,另一方面注重人格的训练。



自创校以来,岭南毕业生中多富有热烈的民族意识。第一批毕业学生中,陈少白便是与孙中山结为兄弟,同倡设兴中会,力佐其策划革命运动者。此外如陈有恒、冼星海、高剑父等也是热心革命分子。还有,陈毅副总理及廖承志副委员长也是岭南的学生。在抗日各战役中,岭南师生也有不少加入军旅,为国家民族革命而奋斗者,足证岭大教育传统的一贯精神。在1951年至1953年间,因国内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关系,被并入其他院校,从此消失了“岭南大学”的名字。岭南的师生校友仍继续在香港、澳门等地兴办学校,令岭南精神得以传承。


多年前,香港岭南大学前校长陈坤耀教授主理校政期间,传承了岭南精神,提出“博雅教育”的理念。当时,很多局外人亦不明所以,为何岭大不集中于发展专科专业的教育,而要推行这样抽象的教育。所谓“博雅教育”,是指培养个人的人格与文化修养,非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我认为,有岭南精神作传统的“博雅教育”,不仅是要培养专业人士,更要达到能肩负关心社会、守护国家的责任。


游蕙祯既然为选民推举到议员位置,就应该对国家、对社会有所担当,这才是“岭南人”应坚守的信念,同时亦应发挥岭南精神,成为年轻人的表率,为香港政坛带来新的气象。唯在报章上读到,不是她如何实践岭南精神,为校争光,相反,她提出的“扑嘢”,无疑确可取得“哗众取宠”的效果,但已令不少市民和岭南人感到“哭笑不得”,行径令人恶心,自取其辱。而将国家说为“支那”,更用粗口侮辱国家,人格竟可如此陷落。当然不可由她单一失败的个案,就认为是岭大“博雅教育”的失败,及岭南精神的失落。但岭南大学教出了一个品行如此欠佳的学生,国家出现了一个不以辱国为耻的人民,实在令人不可说一声,她的恶行实为“国家之耻、岭大之辱”。

有料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本期编辑:马赛克兄妹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公报微信矩阵

大公网丨微香港丨晨读香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