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元宵南汤圆,元宵灯夜共逍遥! | 上元节

2017-02-10 张茅 大公网

北“滚”元宵  南“包”汤圆

每值元宵之际,“元宵vs汤圆”就会再次引爆话题。实际上,元宵和汤圆完全是两回事。本质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南方的汤圆则是“包”出来的。


元宵吃起来的口感要比汤圆更为粗糙,软糯且富有嚼劲,饱腹感比汤圆更强。

汤圆表皮光滑发亮,汤水清淡,口感细腻柔软,因制作工艺简单,种类也更多。


其实,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本义与形状都与“团圆”紧密结合,寓意着人们团圆幸福的生活。


图:元宵吃汤圆已成习惯/网络图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衣袖。




转眼春节已过,元宵佳节又至。古有一阕宋词《生查子·元夕》传诵佳节,今日香港张灯结彩依旧庆此良辰,可见传统节日在历史的长河生命力惊人。



就以今年说起吧,到维园去看灯会,或与家人吃元宵汤圆,也不期然地想到词人词中“花市灯如昼”的浪漫之夜。拿今日的元宵与前人比较,有人说稍逊当年,有人说社会进步,还是比当时热闹。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度元宵,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的伸延。历史场景不断改变,然而,节日的内容还是保留着,看花灯展览,猜灯谜,玩游戏……


  

“花市灯如昼”的场景,古今相比,现在是过犹而无不及,当年汴京火树银花,现在维港则灯火如珠,幻彩灯光划破夜空如彩龙舞动。“人约黄昏后”,现在每时每刻方便,只需按个WhatsApp,说声时代广场见,尖沙咀旗杆见……顷刻由港铁送到目的地。要去维园的花灯会,铜锣湾、天后站见面最方便。



元宵在古代是很热闹的节日,到宋代甚至比过年更隆重,宋代提倡“理学”,自东汉始,汉明帝下圣谕不论平民贵族,元宵须张灯结彩,表示对佛尊敬。宋代“理学”,受东汉影响,礼教甚严,闺秀平日不许走出闺门,只有元宵节前后三日,才可不分男女,一同游乐,称为“元宵弛禁”。

  

新派武侠小说宗师、词人梁羽生,在众多元宵诗词中,最欣的却是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后三句,是历代词家赞赏的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可代表人生三大境界中最后一个境界,即毕生执着以求的事情如学术或理想,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最后成功的境界。



香港元宵节最热闹的地方首推维园,其次是尖沙咀大钟下的广场。维园的几个足球场,头上彩灯串串,场内有花灯展览,今年以金鸡为主题,各式彩灯,栩栩如生,琳琅满目。元宵舞台演出民族歌舞,魔术杂技,中乐演奏,武术表演,摊位游戏,相命,猜灯谜等。尖沙咀大钟下,有大型民族歌舞,中乐合奏,舞龙等。


猜灯谜,是元宵受欢迎的游戏,内容有趣,虽然颇费心思,但大人小孩都踊跃参与,就是要追求趣味。


试举数例:



半个月亮(猜一字);

鱼尾纹(猜成语);

细菌大会(猜成语);

不平凡的结果(猜水果)。


谜底“胖”字;谜底“迫在眉睫”;

谜底“无微不至”;谜底“奇异果”。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聪曲文宝玉悟机禅,宝玉猜灯谜:“南面面坐,北面面朝。像忧亦忧,像喜亦喜。”猜一物,答案是镜子。我爱与孩子一起猜灯谜让他学习动脑思考习惯,引导学好中国语文。灯谜游戏春秋战国即有,流传今日乐此不疲,可见是受欢迎。以前新界乡间,吃元宵,赏花灯外,还有提灯笼上街,大人玩放天灯。



元宵吃汤圆,是传统习俗,自南至北,家家户户吃汤圆,吃过汤圆,一家团圆,事事圆满。现在吃汤圆可方便,超市可买到,芝麻、花生、桂花、莲蓉,多式选择。如时间容许,我乐于在家搓汤圆,让孩子来参加,一家齐齐动手,孩子吃到自己搓成的汤圆,分外开心兴奋,增加过节气氛。



自制的方法:到超市或杂货铺买一包糯米粉,芝麻酱、花生酱,或桂花糖做馅。将糯米放在板上,慢慢注水,避免水多成浆,要搓成粉团,用瓶身压成一块,鎅为片片,将芝麻或花生酱放在上面,搓成汤圆,煮至浮上水面,便可盛入碗中。孩子学会搓汤圆,自然地传承了传统祖先文化风俗。

  

中华大地,海外华人社会,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欢度元宵佳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