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歌手》那么多大咖,为什么我独爱赵雷 | 随笔

2017-02-15 陌上尘 大公网

“歌手”赵雷大火以前,我已经喜欢他很久了。那时候,一把吉他、一张车票、小酒馆的一群朋友、又一次远行,我更觉得他是一个“行吟诗人”,处处为家处处家。


年少离家,带着对音乐最质朴的期望,孤身一人,他的第一站就是成都。那亲吻额头的垂柳,那挽着衣袖的姑娘...那是他全部的少年离愁与梦想渴望。


在《成都》之前,赵雷已经写了很多歌,这也并不是他写的最好的一首,那首《画》,刘欢看了也不住称赞。而《成都》之所以会突然大火,我想除了《歌手》的助推,还因为它的歌词里面有一代人泛黄的记忆吧。年少时的我们总以为自己能够拯救世界,看到身边的不公总想着能够正名,然而总是被现实抽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才发现梦想可能瞬间变成现实的拖累,最后只好放弃梦想,放弃自由。“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这不就是年少时的我们吗?

现下都流行“说走就走”,因为某一刻突然想要逃离现在的生活,毅然奔向另一处地方。在第二天旅游之前,懂得规划的人早就查好了所有路线,一大早奔向目的地,步履匆忙穿过人行街道的你,行色匆匆路过你的行人,彼此脸上没有微笑,打个照面也不会彼此寒暄,也是偶尔撞到了人才知道对面的人的面孔轮廓,没有深情款款,只剩冷漠空洞迷茫。在赶着去下一个“必去之地”的路上,在公车上打个盹,刷个朋友圈,远处的“玉垒浮云”、近前的“映阶碧草”,偶尔的“隔叶黄鹂”...都是身外之物。“旅行”与“行走”不一样,旅行的“一目十行”,行走的“处处为家”...走汉朝的路,登五代的楼,看明朝的风景,吟一局“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当夜幕低垂,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感受着岁月飘忽的风景,去小酒馆喝一杯酒,酒过三分,出了酒馆,怀着热切的心,恍惚间“不知今夕是何夕”,或许还能遇到一个拿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来一场真正的“文化苦旅”。


但对于为生活奔波的你我,旅行也只是一个休憩的方式,“文化苦旅”或许浪漫,但需要知识的积淀、时间的默许。所以看着这样的“行吟诗人”,我们总是被其游离的眼神、自由且不为所动的气质所吸引。

当然,《歌手》之后,也不乏一些苛责赵雷的声音出现,吐槽中国民谣的水准,嘲笑赵雷知识结构的缺陷,写出的歌词太直白尔尔。在我看来,这种上纲上线实在没必要。那种“去了那么多次成都,我看到的远比你多”的高高在上的姿态也大可不必,没有人规定去杭州一定要写出“暖风熏得游人醉”的诗句,也没有人要求在重庆的雨后必须吟诵“巴山夜雨涨秋池”……赵雷不是横空出世的天才,他从来都清醒的认识自己。用语言表达自己,用音乐来抒发感情是每个人的自由,而怀着一颗质朴、真挚的心去追求梦想的人也永远可敬!


至少赵雷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从前慢”:

有料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本期编辑:马赛克兄妹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公报微信矩阵

大公网丨微香港丨晨读香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