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邓小平逝世20周年 各界人士缅怀 | 香港

2017-02-17 朱晋科、文轩 大公网

图:邓小平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重申“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成为生动现实。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纪念日,香港各界人士纷纷缅怀邓公。原基本法草委、民建联会务顾问谭耀宗接受《大公报》专访时,形容邓公“胸怀很阔,眼光很远”,他当年的不少讲话对当今的香港有现实意义,包括政制发展要循序渐进,“一国两制”下保持中央的某些权力,对香港是有利无害。多名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认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初衷,对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坚持,对香港仍有重大现实意义,期望港人摒弃社会纷争,集中精力重回发展经济的正轨。


邓小平生前一直希望在香港回归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然而,邓公在1997年2月与世长辞。抚今追昔,谭耀宗不禁慨叹,邓公一生经历“三起三落”,在文革后致力推动改革开放,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真的为中国的发展和统一事业作出了很伟大的贡献,只可惜他去世时仍未达成回归后踏足香港的愿望。然而,20年变幻,“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基本法获贯彻落实。在基本法四年八个月的起草过程中,邓小平曾多次会见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鼓励和支持草委的工作。回忆起当年邓公会见基本法草委的情景,谭耀宗仍历历在目。


1987年4月16日,是谭耀宗第一次见到邓公的日子。“佢很客气地走过来,同我们(50多个草委)逐个逐个握手,好感动”。谭耀宗回忆说,当时邓公精神不错,和大家讲话时好像聊天一样。不过他笑言,邓公的四川口音很浓,加上当时音响设备比较差,不容易听明白。


“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


当时正值基本法起草期,香港未来的政制该如何安排,成为了争论的问题,“起草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底,因为都未试过,究竟‘一国两制’应该如何实践”。谭耀宗说,针对有不少意见认为香港实行英美的制度,邓小平就提出,香港“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即使搞普选,也要一步一步来,要循序渐进,这后来成为了草委设计政制的指导思想。


民建联会务顾问谭耀宗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邓小平当年的不少讲话对当今的香港有现实意义。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谭耀宗说,邓小平还回应了当时香港社会的一些疑虑,例如强调对港政策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以后更没有变的必要”,“他想鼓励我们,增加我们的信心,希望我们不要担心”。他又形容,邓公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很多事情他洞悉先机,他有一个很宽广的胸怀,同时又看得很远”。因此,邓公亦强调保持中央的某些权力,对香港是有利无害。


基本法提供方向和指引


1990年2月17日,基本法起草工作完毕,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最后一次会见草委。谭耀宗回忆,当时邓公作了简短的讲话,“他说基本法有好重大的意义,不止是过去、现在,还有未来”。谭耀宗表示,香港回归近二十年,经历了不少风雨,但基本法仍经得起考验,仍为香港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方向和指引。


全国政协常委刘汉铨指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更清楚表明“港人治港”的核心就是爱国者治港,如今香港正在进行新一届特首选举,“有些政治野心家只是口头爱国,行为却不爱国。在纪念邓小平逝世20周年之际,社会各界坚定选出爱国爱港的特首,便是对他最大的告慰”。


重温邓公讲话具现实意义


全国政协常委陈永棋强调,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会从一穷二白走向现在的繁荣富强,香港也不会平稳回归,继续保持繁荣发展,此时此刻纪念邓小平,重温他对香港的期望和“一国两制”的初衷,非常有现实意义。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指出,正是由于邓小平坚持改革开放,中国这三十多年来,才能从一片赤贫发展到现在,综合国力在全球数一数二。王敏刚说:“邓小平对香港有很深的寄望,但香港近年政治纷争不断,停滞不前,港人更应同心同德,乘着国内的机遇一同发展,才能够回应他对香港的期望。”


霍英东亲证邓公不走回头路


图:邓小平登上罗三妹山,在这里说出了“我不走回头路!”的壮语


众所周知,在香港知名人士中,与邓小平交往较密切的是爱国商人、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据资料记载,两人第一次见面是1964年,当时霍英东拿着毛泽东署名的请柬,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在国庆招待会上,邓小平对他说“欢迎您来北京”,两人就此结缘。两人再次见面是在1977年,时任香港足球总会会长的霍英东,率队到京参加“国际足球邀请赛”,闭幕式那天,邓小平突然登上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主席台,全场八万观众齐声欢呼,这是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复出的首次亮相。在休息室里,霍英东和全体香港足球队队员接受了邓小平的会面和问候。两个月后,霍英东参加28周年国庆活动,邓小平在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800多人中,一眼就认出霍英东,笑着迎上去连声说:“欢迎!欢迎!”


霍英东是第一批响应返回中国内地发展的港商,1984年1月,邓小平南下广东,视察了霍英东投资兴建的中山温泉宾馆。


“晨练”登山与老百姓聊天


温泉宾馆后面有一座“罗三妹山”,每天早上,邓小平吃过早餐后,就会“晨练”登山,从山上可以望见整个中山。霍英东每次都陪同。在登山途中或山脚下,常会碰到一些当地老百姓,邓小平总是很随和地与群众打招呼,有时还会聊起天来。邓小平总是关心地问老百姓收入多少,生活过得怎样。


据霍英东回忆,有一天,邓小平行到接近山顶处才歇脚,聊了一会天,随行人员怕邓小平太累,建议从原路回去。这时,邓小平说:“向前走,我不走回头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果然就是“不走回头路”!


主权不可动摇 坚持驻军香港


图: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大公报》社长费彝民等12人,宣布中国将收回香港。消息经《大公报》独家发布,举世震动


原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费斐1979年曾跟随邓小平夫妇访美,担任翻译员。她接受《大公报》专访时忆述,邓小平话不多,很少发脾气,但曾经为了是否在香港驻军的问题大动肝火,正是出于中央政府对香港主权的不可动摇。


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展开了为期九日的访美行程,费斐作为随团的翻译员,主要负责卓琳的日常翻译。她清晰地记得,由于当时美国反华浪潮高涨,自己一路上十分紧张,“如临战场”。她说,抵美后,邓小平一行所到之处,上有直升机盘旋,警方架机枪控制所有制高点,车队路过的十字马路口均以旅游车切断交通。极少外访的邓小平却一直淡定自若,气定神闲,也令费斐减少了几分紧张。


为驻军问题大发雷霆


在费斐的记忆中,邓小平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卓琳话也不多,“他(邓小平)的侍卫官跟我说,老爷子平时‘沉默是金’,在家也很少说话,但一旦开口,就是一字值千金”。费斐说,邓小平的脾气很好,但也曾发过很大的脾气,其中一次就是为了香港驻军的问题。


1984年,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飙以“不一定”,回答媒体对于中央政府是否会在香港驻军的问题,令邓小平大发雷霆。邓小平与参加两会的港澳代表和委员见面时,特意对记者澄清了事件。费斐记得,她的父亲、时任《大公报》社长费彝民便是港澳代表团的团长,亲眼见证了这一幕。费斐后来听父亲讲,邓公当时情绪激动地说:“我国在恢复对香港的主权以后,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主权的象徵,是国家主权的象徵,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


费斐认为,邓小平为此事鲜有地大动肝火,正是出于对香港主权属于中国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主权问题也是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基础所在。“‘一国两制’不代表中央对香港无所作为,没有角色”,费斐直言,“但现在香港有些人要搞分裂,闹独立,就是不了解‘一国两制’的原则和初衷”。

有料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本期编辑:马赛克兄妹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公报微信矩阵

大公网丨微香港丨晨读香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