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的名义》周梅森为什么能将官场写得如此鲜活? | 专访

2017-05-18 葛冲 大公网

“爆款”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日前圆满收官,受到了内地各行各业、老中青三代人的热捧,收视率创下近二十年来的历史新高。该剧编剧、当代著名作家周梅森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人民的名义》是其创作出的遗憾最少的影视作品。该剧的创作灵感一方面来源于他的公职经历,另一方面要得益于他对中国社会的长期思索、观察和积累。



周梅森表示,《人民的名义》是其创作出的遗憾最少的影视作品。受访者供图。


周梅森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他曾创作了《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小说,并均被他改编成影视剧。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小官巨贪、跪式窗口、丁义珍式意见箱......《人民的名义》里大量鲜活的案例和语言,在该剧开播后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很多观众都好奇周梅森是如何进行创作的,为什么能将官场写得如此鲜活?


了解政权运作 熟悉基层疾苦



“外界可能有很多误解,以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给我看了多少秘密,其实没有。”周梅森透露,剧作素材来自于中国执法机构对社会公开的案件材料,包括小官大贪上亿元人民币并藏入家中的情节,都是内地公开媒体报道过的。上世纪90年代,他曾就任某一地级市政府秘书长,对内地的政权运作情况非常了解。他以此为契机,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结识了一大批层级不同的官员。



“我一直常年观察中国政治以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一直在思索和积累。”周梅森说,“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困难,因为我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各阶层特别熟悉,我很熟悉官员,也很熟悉基层的弱势群体,像剧中大风厂的下岗工人们我也非常熟悉”。据了解,周梅森1956年3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曾和其弟弟一起当过矿工。他们所在的煤矿曾两度破产,他的弟弟也因此两度下岗。“我弟弟的生活境遇一点也不比剧中大风厂的工人们好,所以我非常清楚基层弱势群体的疾苦”。


拒绝追名逐利 认真积累创作



《人民的名义》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其在送审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周梅森表示,这部戏送审比较顺利,并没有删掉多少。“我们送审56集,审后改为55集,没有什么重大的删改,审委会提出的意见都是客观公正且应该改掉的,比如一些节奏比较拖沓的、不合情理的内容”。



之前拍摄的多部电视剧,周梅森都是既当编剧,又参与投资任制片人。他表示,自己一方面掌握着资本,另一方面又进行艺术创作,无形中总希望找到一个平衡点,即花尽可能少的钱,做出最好的效果,但这显然是矛盾的,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就不可能拍出完美的效果,作品最终就会存在很多遗憾之处。因此,对于《人民的名义》,周梅森决定不参与投资、不担任导演,只对艺术负责,认真进行创作,“让资本和艺术完全分离”。周梅森表示,《人民的名义》是他创作遗憾最少的一部剧。      


虽然《人民的名义》圆满收官,但观众意犹未尽,对故事的后续发展充满期待。周梅森对此透露,该剧肯定会拍续集,但不是现在。“我不会轻易地追逐市场热潮去赚钱,我已经过了拼命追求财富和名利的年纪,我还是不要浮躁,要安心读点书,多点思索。”周梅森表示,《人民的名义》的创作是“八年磨一剑”,待他有了更加丰厚的积累,产生了新的想法,并充分考虑和构思之后,再拿出一部对得起市场、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观众的新作品。


《人民的名义》讲述陆毅(左)所饰演的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侯亮平查办案件的故事。图为《人民的名义》剧照。资料图片


近年来,各种新娱乐形式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收看传统电视剧的人流,但《人民的名义》不仅仅抓住传统电视剧的观众,还抓住了新媒体的受众,特别是抓住了年轻人的兴趣点。统计数据显示,从该剧开播以来,处于18岁至35岁年龄段的观众的收视率(包括网上点击率)从来都没低过50%,最高能达到72%。周梅森说,新媒体不但没有分散观众流量,相反还增加了流量,这种盛况的出现与当前中国的反腐现状和国情有关,充分表明该剧凸显了民意。


呈现铁拳反腐现实



周梅森表示,“中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中国人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么多的财富,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大,这种盛况是历史上罕见的,但中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的日渐增大,腐败问题极其严重,这都是每个中国人都会关心和纠结的问题”。



中共十八大后,中央开始铁拳反腐。在周梅森看来,中国壮士断腕、刮骨疗毒般的大力反腐引起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高度关注,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就迫切需要一部类似《人民的名义》这样的作品来呈现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


从创作之初,周梅森就和他的团队成员说,我们要做的并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反腐剧,它应该是一个大中国的故事,应该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部新的“清明上河图”,这部剧既要将社会现实及各阶层的痛点凸显出来,还要在观众期待、创作空间和创作尺度之间找到一个最大的公约数。

有料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公报微信矩阵

大公网丨微香港丨晨读香江丨公仔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