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地群英出生入死换新闻:呐喊之声跃纸上,以笔为剑刺日寇

2017-06-07 大公网
独家报道 走在最前

在《大公报》115年的历史中,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是最为苦难悲壮也最慷慨激昂的14年。


从独家报道“九一八”事变,到两位大公报记者在密苏里舰上“会师”,《大公报》记录了这段历史的惨痛开局与伟大胜利。在每一个历史关头,这份报纸,用从前线硝烟中发回的带血的新闻和图片,用凝聚着深邃思考与深挚情感的评论和呐喊,来唤醒同胞、激励国人,来以笔为剑、刺向日寇。

图: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打破了中日高层交往的坚冰。在与毛泽东会面时,田中两次提到《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这本书。


在《大公报》115年的历史中,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是最为苦难悲壮也最慷慨激昂的14年。


从独家报道“九一八”事变,到两位大公报记者在密苏里舰上“会师”,《大公报》记录了这段历史的惨痛开局与伟大胜利。在每一个历史关头,这份报纸,用从前线硝烟中发回的带血的新闻和图片,用凝聚着深邃思考与深挚情感的评论和呐喊,来唤醒同胞、激励国人,来以笔为剑、刺向日寇。


独家报道“九一八”——《最后消息》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下午,《大公报》已经得到了沈阳异动的蛛丝马迹。记者汪松年一直守候在天津铁路局的电话机旁。到十九日凌晨一点,他终于接到从沈阳打来的电话,随即向编辑部报告了事件的发生。当时已经截稿,编辑部决定临时从版面上撤下一块,在第三版左下角刊登出了《最后消息》(如图)。总共八十个字,内容是:“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十一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这是国内外媒体对“九一八”事变的最早独家报道。


1931年9月19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最后消息》,总共八十个字。这是国内外媒体对“九一八”事变的最早独家报道。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蓄谋已久的全面侵略东北开始了。


事变后率先采访张学良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九日,正在北京的《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赶到协和医院,第一时间独家采访了正在养病的张学良,写成了《本报记者谒张谈话》,这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外界首次看到张学良的态度。


1931年9月20日,《大公报》发表《本报记者谒张谈话》,这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外界首次看到张学良的态度。


张在谈话中承认:“君来为访问沈阳之新闻乎,实告君,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大公报》以放大的粗黑字体刊出,举国震惊。


社评呐喊抗日——《马占山之教忠》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上旬,日军向黑龙江江桥地区发起进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马占山率部节节抵抗,予敌以沉重打击,当月十八日弹尽粮绝,不得不撤出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军队有组织抗击日军侵略的第一枪。


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进攻,打响了中国军队有组织抗击日军侵略的第一枪。


当月十九日,齐齐哈尔陷落。当晚,马占山的通电传到了《大公报》社,总编辑张季鸾提笔写下了《马占山之教忠!》一文,义正辞严地指出:“中国今日处最危险之境遇,然有一绝对前提:外患必御,国土必守。历史上亡国多矣,断无拱手揖盗以亡者。”


记者潜东北秘密调查



一九三三年元旦,日军又向山海关发起猛攻。中国守军何柱国部奋起抵抗,浴血奋战,几乎全部阵亡。张季鸾在社评《日军又在山海关寻衅!》中愤慨地呐喊:“日本的宗旨,是让中日两国同毁同尽。华北军民,只有背水一战,为国家民族争人格,为子孙后代留生路!”


一九三三年九月十八日,“九一八”事变两周年,《大公报》推出了一份“纪念特刊”,用四个版面刊登了一篇文章。这是《大公报》记者只身潜入东北、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一份秘密调查报告。


这是《大公报》记者只身潜入东北、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一份秘密调查报告。


文章详细描述了在日军占领下东北各地民众的生活状况,向世人介绍了日本对东北的掠夺,披露了日军遍布东北各地的兵营,并介绍了日本殖民统治机关的组织架构。这篇文章后来定名为《东北勘察记》。


血与火第一线 带着体温的报道



在抗战期间,哪里有硝烟,哪里有战火,哪里就有《大公报》战地记者出生入死的身影。国内战场,第一个抵达卢沟桥事变现场的方大曾,台儿庄前线炮火下的范长江,匍匐在山西青纱帐边的孟秋江……国际战场,直击伦敦大轰炸的萧乾,穿越印缅生死线的吕德润,纵横太平洋战场的朱启平……《大公报》的战地记者们,在血与火的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发回了一篇篇带着体温的报道。


1937年7月9日《大公报》整版报道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后,范长江很快驰赴一线。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首篇通讯《卢沟桥畔》在《大公报》刊登。他写道:“八日夜间,阴森的永定河面,隐蔽了数百卫国英雄之潜行,一刹那间,雪亮的大刀从皮靴中解脱,但听喊声与刀声交响于永定河上。九日清晨,河岸居民见桥上桥下,尸横如垒,而守桥的人,已换上我忠勇的二十九军武装同志了。”


1937年7月《大公报》刊登的范长江《卢沟桥畔》。


一九三八年四月五日,台儿庄战役进入最后关头。范长江与陆诒(时任《新华日报》记者,不久成为《大公报》记者)在徐州见到了台儿庄大战指挥官李宗仁。李宗仁握住范长江的手说:“你是著名记者,你的报道文章给我们鼓舞士气,增加决心,我代表抗战前线的将士们感谢你们。”


1938年4月13日,《大公报》刊登《范长江慰问台儿庄》。


大公风云人物 “殉国记者”方大曾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笔名小方,北平人。“九一八”事变后,这位在老北京胡同里长大的青年,就拿起相机和文字为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于绥远、冀东等地,留下了数百张反映抗日题材的摄影作品。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他是第一个冒着生命危险去一线采访的记者。


方大曾在战地前线采访英姿。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八日,距离九一八事变整整六年,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发出了战地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他还给亲友写信表示会继续北上,“达到长江原来给我的任务”。当月三十日,上海《大公报》发表了这篇通讯。然而此后,再无方大曾的消息。

方大曾的抗战摄影。


直到一年之后,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三日,身在汉口的范长江还撰文抒发自己的焦虑心情:“我们还看不到我们这位硕壮身躯、红润面庞、头髮带黄、斯拉夫型的青年新闻战士。”有新闻史家研究指出,方大曾是全面抗战之后第一位殉国的战地记者,生命定格在二十五岁。


张季鸾阐释“战地记者”:中国民族新生命之发扬,主要靠战几枝笔地记者血泪交融的。


大公风云人物 “孤胆英雄”陈纪滢



《东北勘察记》作者是陈纪滢。他从天津出发,坐船到大连,途中被日本人扣押,后来设法逃脱,到达东北。他以邮局职员身份为掩护,先后到过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满州里等地秘密调查。一九三三年九月十六日,陈纪滢经由山海关回到天津。返回报社后,连夜写出三万多字,两天后在《大公报》上发表。

抗战期间,陈纪滢在武汉和重庆主编《大公报》副刊。


陈纪滢(一九零八—一九九七),著名记者、作家,本名陈奇滢,河北安国人,北平民国大学毕业。抗战期间,在武汉和重庆主编《大公报》副刊。被聘为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一九四八年当选第一届立法院立法委员。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二日赴台,后任《中央日报》董事长、中国广播公司常务董事、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一九九七年辞世。


话你知:“明耻教战”编辑方针



首次报道“九一八”事变的《大公报》,此后的命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事变三天后,九月二十一日,《大公报》编辑部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提出了“明耻教战”的编辑方针。


《大公报》编辑王芸生负责“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专栏写作。后来《大公报》将其汇编七卷本结集出版。


由王芸生开办专栏,系统梳理了自一八七一年“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揭露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行径,唤醒国人应对强敌入侵,是为“明耻”明耻;创办《军事周刊》,由著名军事教育家蒋百里主持,教导国人学习军事,是为“教战”教战。


1937年,《大公报》把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的文章汇编成书,起名《国防论》。

有料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公报微信矩阵

大公网丨微香港丨晨读香江丨公仔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