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军90周年主题展回顾“边境作战史”有何深意?

2017-07-27 杨帆 大公网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今天(27日)起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相对于吸引眼球的军队最新成就及高精尖武器装备展示,军史陈列内容不乏新意,全面客观回顾展示包括对印自卫还击战在内的新中国系列边境作战,是不同于以往的一大看点。


十年前,官方举办过庆祝建军80周年成就展,但在有关建国后边境作战方面,仅陈列几张图片,并未说明具体作战时间、地点、敌方及战果。


中国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实物陈列 


而记者今次留意到,90周年主题展览在介绍毛泽东、邓小平时代的军队成就时,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回顾了数次重大边境作战史实。从1962年对印自卫还击战,到1969年对苏的珍宝岛自卫还击战;从1974年对南越的西沙自卫反击战,到1988对越的南沙赤瓜礁自卫还击战;从1979年桂、滇边境对越自卫还击战,到1981年法卡山、扣林山作战以及1984年至1989年老山作战,展览均布置了相关历史图片,并附有清晰的战事说明,并陈列了作战装备、缴获武器、战报及奖状、战斗英雄用品、烈士遗物等一系列实物。


比如,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展览陈列了两张图片,一图说明写道:“从1961年开始,印度军队越过中印边境东、西段双方实际控制线,大肆蚕食中国领土,建立侵略据点,向中国边境部队发动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1962年10月20日在东、西两段同时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和尊严。图为中国边防部队英勇反击入侵印军。”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多次边境作战,官方此前的学术研究领域并未回避。2011年公开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就如实记录了相关战事的来龙去脉。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在官方的大众传播媒介中,有关中印边境作战、西沙南沙海战等方面的史实再现并不多见。今天来军博参观展览的几位观众向记者坦言,他们以前对上述战事知之甚少,有的从来没有听说过。



战史由简而详 透出中国军队新气象



官方每逢十年在军事博物馆隆重推出的庆祝建军主题展览,传播受众广,政治影响大,风向意义显著。今年展览回顾边境作战的部分,由以前的一带而过改为全面客观的展示,这种变化透射出中国军队和国家导向可能出现的新气象。


去年是中国海军收复南沙70周年,参加相关活动人员祭奠西沙海战英烈。网络图片


这一变化亦呼应了记者去年9月随官方媒体团赴西沙采访的见闻。在军方的安排下,媒体团的第一项活动便是祭扫琛航岛西沙海战烈士陵园;三位参加过西沙海战的老兵,40年之后第一次获邀重返故地,缅怀当年牺牲的战友。11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播出时任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赴琛航岛,向西沙海战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的新闻,这是中国军队高层祭奠西沙海战烈士的第一次公开报道,向外界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讯息。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对待历史的不同方式,折射着现实的变化,影响着未来的演进。能否铭记保家卫国的每一场作战,能否缅怀流血捐躯的每一位英雄烈士,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捍卫领土和主权的集体记忆和精神传承。这一点在维护核心利益必须敢于亮剑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看,一支军队乃至一个国家的成长,从展现历史的方式开始。

有料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公报微信矩阵

大公网丨微香港丨晨读香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