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一件都是民之所盼!听市两会的温医大声音

当前,温州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温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正在进行中。连日来,温医大代表委员们聚焦医疗、教育、文化、创新、人才等热点话题凝心聚力,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受到了潮新闻、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网、温度新闻等多家媒体的报道,下面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

跨越数字鸿沟

助力老年群体共享“数字红利”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温医大副校长

金胜威

“数字化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给老年人也带来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金胜威建议,从“降低老年人入网门槛”“加强适老化改造,提升便捷服务”“增强老年人数字化能力”“加强网络诈骗宣传,增强老年人反诈骗意识”等4方面,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助力他们共享“数字红利”。比如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实现“智能手机下乡”,让老年群体更有动力去购买并且学习智能手机。加强温州卫生健康信息系统适老化改造,重塑老年人“掌上”预约挂号的模式、功能、流程;聚焦政府网站、银行保险机构,推出老年关怀模式;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立针对老年人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安全“触网”。

高质量构建区域老年医学高地 

打造全国老年健康示范城市

市政协委员、温医大副校长

 沈贤

日益增长的老年健康需求,将给医疗卫生领域带来极大的挑战。2023年我市获批全国首个“老龄健康重点联系城市”,成为全国老年健康工作的先行试点。沈贤认为要未雨绸缪,正视当前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老年医疗资源配置亟待优化、老年医学学科发展面临困境和适老化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沈贤建议,要加大资源投入,夯实老年健康支撑“新体系”;要加强学科协作,探索老年医学研究“新模式”;要加快数字赋能,保障老年患者健康“全周期”。

温州提出“强城计划”,其中对于人才招引、青年城市建设尤其重视,那么如何引才留才?沈贤认为,“城市要真正让人才有用武之地,需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温医大附一院正在实施“临床科学家培育计划”,希望通过优化政策机制、改善培养方案,源源不断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集聚温州。

依托“中国眼谷”“基因药谷”引擎之力

推动温州生物医药创新发展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温医大副校长

吴文灿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大孵化集群建设,推动温州科创事业发展,其中以青山控股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与药学为引领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凸显,已成为温州科创发展的主旋律,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但作为高投入才有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类型,目前在温州发展还面临诸多不足,如何依托“中国眼谷”“基因药谷”等高端平台的引擎之力,推动温州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吴文灿建议:一要强化思路创新,聚焦关键细分领域优势与温商优势,超常规协同发展。二要依托高能级科创平台,建立概念验证机制,夯实科创成果本土化根基。三要资源整合,加快突破在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与制约,大手笔筑峰填谷。

打造区域口腔医学中心

给老百姓提供

便捷、实惠、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市政协委员、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 

潘乙怀

口腔医疗行业如何持续健康发展,给老百姓真正提供便捷、实惠、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潘乙怀提出,完善我市口腔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优化口腔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有效带动学科整体发展。具体而言,以公立医院为龙头,打造浙南闽北口腔医学中心,提升温州市口腔医疗服务的吸收和辐射能力。同时,潘乙怀建议政府加强对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监管,查处违规行为,规范全市口腔医疗市场秩序等。

针对老百姓关注的口腔医疗服务定价问题,潘乙怀表示,目前政府已完成种植牙相关的价格体系制定与治理,迫切需要种植牙以外的口腔诊疗项目和材料价格体系尽快调整和落地,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要为高度近视学生 

每学期安排一次眼健康体检 

市政协委员

温医大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执行院长、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

 陈洁

目前,我国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等于600度)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致盲性眼病的主因。陈洁建议,要为高度近视学生每学期安排一次全面的眼健康体检,尤其是眼底(视网膜)的全面检查,包括眼球屈光度、眼轴、角膜曲率等眼生物参数动态监测,严密监测眼轴和屈光度增加对眼底和视功能的影响,及时发现眼病苗头,避免发生更严重的眼部病变,防范和降低不可逆性视觉损害。

同时,要密切关注未近视、低中度近视学生的视力变化。针对有高度近视家族史和遗传风险的人群,要开展早期基因遗传筛查,做到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的科学评估、精准诊治。

整合科创资源做大小目标

市政协常委、

温医大药学科技创新平台联合中心主任、

药学院副院长

黄志锋

在教育界小组讨论上,多位委员建议,我市要有效融合科创资源,聚焦在小目标、小方向领域,然后将相应领域做大做强,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我们要向丹麦的哥本哈根学习,一个胰岛素产品将这座城市的整体经济都带动起来了,目前这个产品年产值已达 150 亿美元。”黄志锋建议,当前我市打造大健康产业,应聚焦更细的方向,如眼科、生长因子等温州优势领域,投入更多精力、人才政策、资金等,聚焦小目标、小方向上将其做大做强,这样温州的大健康产业才有可能成为国内的一张闪亮“名片”。

“家校社”协同共筑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市政协委员、温医大附一院党委副书记 

许慧清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一起构筑起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共同守护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许慧清建议很有必要加强学校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比如邀请高校、医院等心理专家为教师、家长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技巧。家长也可以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

许慧清还建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规划,明确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确保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和整合。

推动科技成果在温州转化落地

赋能我市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常委、温医大附一院副院长

谢聪颖

经过多年的发展,温州的健康产业已经初具规模、颇具特色,但在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数据统计分析:一是重大生物医药项目仅有三分之一落地在温州;二是共性技术平台的供给体系还不太完善;三是存在政策实践和资金匮乏的困境。

谢聪颖建议:一要发挥高能级平台的集群效应,构建我市健康产业创新集团军;二是依托在温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建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型机构,在高校园区和浙南科技城形成集科技人员、技术平台加金融资本的科技创新生态雨林环境。

高能级科创平台 

助力温州建设双一流高校 

市政协委员、瓯江实验室副主任、

温医大科学技术处副处长

耿武军

在温高校的“双一流”创建对温州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耿武军带来的提案是借助瓯江实验室的高能级平台优势,促成科技教育一体式融合。他建议:一是探索实行人才双聘双用、成果互认机制;二是对温医大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重大科创平台予以配套支持;三是地方政府对瓯江实验室在创新团队等人才项目增大支持力度,形成人才集聚效应。通过这些举措,突破地方高校创建“双一流”过程中的区域瓶颈,助力高校和地方共同发展,在引领创新强省建设、温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将机器人辅助手术纳入医保报销

  助力温州医疗高地建设

市政协委员,温医大附二院、

育英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蔡振寨

手术机器人是医疗机器人的一种细分领域,可通过清晰的成像系统和灵活的机械臂,以微创的手术形式,协助医生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目前手术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心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领域。蔡振寨建议将机器人辅助手术及其相关的一次性耗材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从而助力温州医疗高地建设。

为加强行业规范,蔡振寨建议,应规范及细分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收费;建立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准入及批准制度,掌握严格的适应症;实行机器人手术占比的控制,比如这家医院一年总的手术量多少,按照上一年度的病种分布,测算适合机器人手术的比例是多少,以免机器人手术滥用。

“养老”变“享老”,是怎样的晚年生活?

市人大代表、温医大附一院

文成院区党委书记

唐宁

唐宁带着《关于加快我市老年慢病人群社区居家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参加两会。在这份提案中,他提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市慢性病老年人患病群体的数量亦不断增加,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更多特异性、多样化的需求,要求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我市聚焦慢病老年群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广度深度仍有待提升。因此,加强慢病管理是拓宽服务广度、拓展服务深度、提升服务高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唐宁认为,当前我市应聚焦老年慢病人群,加强慢病管理,创新思想举措,聚合智慧力量,争取让每位老年人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幸福康养生活。

完善青少年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体系

市政协委员、温医大附一院主任药师

曹高忠

青少年群体心理危机已经成为教育系统及家庭教育的新问题,亟待有效解决方案。

曹高忠建议,应及时对青少年的心理危机综合施策,通过提高家长、老师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心理危机预警、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体系等举措进行系统性预警和干预。他在这份提案里主要提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加强”普测-教育-治疗”一体化建设,建立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强化“家校医社”四方协同,确保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及时有效;二是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能力;三是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制定完善相关准入标准和政策,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的社会联动。

基层医生要转型

承担对老年慢性病的精准管理

市人大代表、温医大附一院创面修复科副主任

卢才教

老龄化进程加快,强化对老年人的慢性病的精准管理,降低慢性病的恶化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尤为重要。

卢才教提出三点措施和建议:一是政府部门主导统筹安排,制定计划,有计划地引导社区及乡镇卫生部门医务人员从专科人员转型为全科医务人员,并提供培训经费;二是实行省市三甲医院分区、分片包干培训社区及乡镇卫生基层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个月;三是社区及乡镇卫生基层医务人员积极转型,从治疗型医务人员全面转化为全面服务型医务人员,承担宣教、监督等任务,对老年人慢性病全面精准管理。

推荐阅读

温州医科大学2024年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你买书,我买单!温医大喊你带本好书回家过年~
直通省两会!温医大代表委员都关注哪些热点话题?
你和温医大的专属账单,一键生成!
走!援助最美阿坝,藏汉一家越走越亲

温州医科大学



来源 | 统战部

初审 | 高拓

终审 | 叶晓丽

排版 | 二師妹飽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提供原创图文、音视频素材或线索

投稿邮箱 | wmunews@wmu.edu.cn

官方微博 | 温州医科大学

官方抖音 | 温州医科大学 WMU_1958

官方网站 | http://www.wm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