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梦想改造家”为何陷入尴尬?很多城市需要的是二次更新

陈方勇视点 陈方勇视点 2023-03-14

《梦想改造家》一度是我非常喜欢看的节目,这个节目不仅推出了很多“化腐朽为神奇”的案例(比如苏州的双塔市集),也成就了许多网红设计师(比如青山周平),让人看见设计对于城市更新的巨大作用,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创意激发城市更新。

 

其实,这也是城市更新发展历程中客观存在的规律,通常一个破败的地区因为有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介入(哪怕只是几处涂鸦),紧接着就会吸引潮流人士来此活动(哪怕只是拍照打卡),就让人看见更多的可能,进而商业开始繁荣,投资开始介入,城市开始展现崭新的面貌,城市更新就发生了(纽约的布鲁克林、伦敦的泰晤士河南岸、北京的798都是这样的典型案例)。


然而,近年来《梦想改造家》的节目却屡屡翻车,最近炒的沸沸扬扬的那个132万改造甘肃农民房的案例就是其中之一。其他被翻出来的案例大多也是当生活回到日常,那些精巧的设计基本都成了摆设,那些改造后的老房子大多又恢复了往日的杂乱,有些甚至成了违建被拆除。大家争议最多的大概就是设计师实现的到底是情怀还是出名,所谓高级的审美到底是否适用朴实的日常需求。



最近,我有幸受邀旁听了一个“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获奖项目学术研讨会,听了四个学界非常认可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扬州的仁丰里、泉州的金鱼巷、福州的三坊七巷和海口的骑楼老街)的完整复盘。恰好最近在跟海南的朋友聊海南是否有好的城市更新案例,我就兴冲冲的把海口的骑楼老街推给他们,请他们评价这个项目改造的是否成功。我得到的反馈是:这个项目政府投入很大,外壳确实更新了,但由于业权分散(很多业主是华侨)外人很难介入,经营的内容并没有实质改变(还是五金批发那种地段业态),所以游客来了也就是打个卡,本地人并不认可,现在处于运营的二次提升阶段,暂时还无法评判成功与否。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共鸣,以我走过的这些城市来看,特别是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往往政府投入巨大,请来的也都是国内顶尖的学术科研团队,但他们的着眼点往往要么停留在历史文化的保护上(典型如杭州的南宋御街),要么就更关注形象上的光鲜(典型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而忽视了真正的长期利用和运营提升,只是换了个皮囊,内核却还停留在原处,这样的城市更新只能说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实现城市功能意义上的真正更新,太需要二次更新。

 

重庆的一位朋友给我补充了这样的案例:2019年遇到一家著名房地产广告推广公司转型做城市更新策划,带着一位台湾的著名建筑师给山西一个贫穷的乡村,花了9000多万,做农舍建筑和环境的改造更新,改造完以后又做了一场灯光秀,一晚上就花了1000多万,并在分享报告中很自豪的提到了中央电视台也对此灯光秀做过报道,并列为中国百强乡村振兴示范村,但其后的两年多在运营上连少量管理人员的成本费用都才勉强收回,9000多万的政府投资的本息回收遥遥无期!还好,这9000多万是政府的专项基金投资,利息很低。你看,这样的问题已经不仅出现在城市更新,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也尽是这样花大钱搞面子工程却并不解决长期发展问题的错误示范。

 

我的一位清华校友,近年来做了很多城市和乡村的更新实践。他给了我很多深刻的反馈:更新是和运营密切相关无法分开的,如果只是物质形态上的更新,那么不算是积极化。物质形态的设计是为了最大程度上能够配合持续发展的业态和生活,说到底是个载体。活化的运营和活动就像一场激情戏,建筑要做好这张床,这床要有自己的分寸,要入镜而不出戏也不抢戏,还得符合床的伦理。在城市更新中的设计不能是以傲慢的态度去凭空生造,也不是靠所谓的产业规划、商业策划就能按图索骥实现的,而是应该保持一定的弹性,通过在地的实践摸索逐渐完善的。好的城市更新的案例都是慢慢生长起来的,不可能是一图定乾坤或者一劳永逸的。

 

看来城市更新要想取得持续的效果就需要理清各方的合作关系,政府回归正确的位置,搭好平台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导入一个清晰的投资运营主体,是可以实现投资、设计、运营三位一体的实施主体,从一开始就是以长期运营的思路介入设计方案,带有资产管理的思路介入投资运营,这样才不会花冤枉钱,才不会只有面子而没有里子。

 

这是我看到的城市更新机会,希望能让更多的城市清醒过来,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让城市更新不只是一场运动,更是一次深刻的行动,让我们的这些城市真正重回青春,重回她们鲜活的样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