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祭·誓 | 学脉相连,全国66所高校联合公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点亮海报中的“烛光”,为遇难同胞祈福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13日发表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什么是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0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江苏省委会主委——南京邮电大学校友赵龙在全国两会上和其他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每年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由国家领导人参与公祭活动,2014年这一提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为的是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为的是唤起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祈盼战争的阴霾远离人类、和平的阳光洒满人间。

我们为什么要公祭

有人说

今天的南京很拥挤吧

毕竟有三十万人要回家

对不起,我救不了你

但我不会忘了你

有人问

南京大屠杀与你我有什么关系

关系就是

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

现在站的这块土地上

曾发生过一场大屠杀

迄今为止,只过去了短短84年

有人想

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

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牢记历史,守望和平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策划:南京邮电大学融媒体中心

编辑:潘宝钰 刘庆武

主编:刘文博

点击“阅读原文”,倾听“宁”愿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