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说中一闻即晕的迷药真的存在吗?

2017-12-20 认真的知乎君 知乎日报


题图:《名侦探柯南》


一闻即晕的迷药真的存在吗?


太长不看版👇


知友:徐浪(1000+ 赞)


首先,这种药是不存在的。


因为工作的原因,确实接触过不少这类东西。


关于迷药的传说分为两种:迷魂的和麻醉的,都源于受害者的口述,和网传的案件。


迷魂药:


一般说法是闻到后立马失去意识,任由人摆布,记得银行卡密码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记得自己的受骗过程,通常受骗后才反应过来。


这种药物常见的作案手法通常为:拍肩、抽烟、晃一下、看一眼等。




从精神学上来说,目前没有哪种药物或者手段可以控制他人意志。即使使用致幻剂,使人产生幻觉,出现异常行为,但所产生的行为还是受本人的幻觉支配,而不是受他人支配。


一般案例中当事人所说的被下了迷魂药,行为不受控制,一般都是因为一些不想为人所知的原因,或者受骗时极度相信事后不承认,以迷魂药为借口,编造出的迷魂的情节。


麻醉药:


用药后受害者会立马失去知觉或者晕倒,醒来后发现失身丢财。


常见接触途径为:口服饮料或者食物、吸入气体或颗粒物、肌肉或者静脉注射。


相关的迷药受害案例新闻网上比比皆是,火车站,地铁里,公交上,天桥下,大街小巷……江湖上不少关于它的传说。


从效果来说,麻醉药用完后立马晕倒失去知觉,从结果来说是可能的,但是我们得先聊聊实施方法。




口服:


即把麻醉药放进饮料里,饭里食用。市面上不多,但是通过一些渠道还是能拿到。很多成人用品店都有渠道进货。透明液体或者粉末状,成分一般为三唑仑或者乙醚、东莨菪碱,可使对方大脑失控、神志不清、任听使唤。


但是请记住!人体对任何药物的吸收都有一定过程的!服药后至少得 10 分钟才能出现头晕乏力的状况。


吸入:


通过闻一闻气味就可以被迷倒,效果与吸入性麻醉剂类似。这类麻醉剂主要是挥发性的液体或气体,包括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和一氧化二氮(又称笑气)等。


这类吸入性麻醉剂通过鼻子吸入体内,到达肺部之后再通过吸收进入血液,从而实现全身麻醉的效果。



听起来一闻即晕就是这种吸入性麻醉剂无误了是吧?


但是!有句话说的好,任何药物无视剂量和使用环境谈效果都是赤裸裸的耍流氓!


吸入性麻醉剂,通常药物挥发快,剂量难掌握,并且操作要求高。简单来说,就是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环境才能实现。


临床使用的吸入性麻醉剂在一般情况下需要 5-6 分钟才能使人处于昏迷状态。即使在浓度非常高的情况下,也需要吸入后至少两分钟才开始有昏迷的症状,而且这种情况必须要在密封状态下才能实现,比如戴上面罩。要保持麻醉效果,还需要持续给药。


即使是目前临床麻醉效果最强的氟烷,使用时也需要通过气管或面罩吸入保证浓度,3-5 分钟才会有效果。


如果想通过空气吸入来达到使人昏迷的效果,需要浓度很高的试剂,并且必须直对面部喷射才行。而且还有成本,通过各种非法渠道拿到的高纯度药物,加上各种人工成本,还是算了吧。


退一万步讲,即使是真的有效果超强的麻醉药,能够在空气中让人一闻就晕,那么在公共场合开放空间实行的话,所有人都得倒下了。



至于注射类,效果当然有,但是反应是得有多慢,被扎一针才会没有任何反应?


事实上,警方破案后,对缴获的所谓的「迷药」进行鉴定后,大多是一些辣椒水、氨水等药物混合而成,根本没有所谓迷幻功能。


顺手截个新闻给你:




你说乙醚?


乙醚在各大学是非常常见的溶剂,一般用于动物实验,操作时要将动物的头部放入装有浸湿乙醚棉球的广口瓶内, 4-6 分钟后才会达到麻醉状态。为了获得较长的麻醉时间,实验时还要在它们的鼻部放棉花或纱布,不时滴加乙醚来维持麻醉状态。


对于人来说,更加不可能一闻即晕了。另外,乙醚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太容易被发现。


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希望能帮助大家辟谣,同时警醒大家。出门要小心谨慎,不要随便接触陌生人给的饮料食物,更不要随随便便对陌生人卸下心防,危险其实很近。


如何快速解酒?


太长不看版👇


知乎机构号:丁香医生(12000+ 赞,知乎编辑推荐,医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如果让我给这个世界上的快速解酒方法按照效果来做个 TOP 3 排行榜,大概是这样的:


  • 使用六脉神剑把酒从体内逼出来

  • 使用其他快速解酒办法......

  • 没有了......


想要明白「快速解酒」这个行为是不靠谱的,就需要从酒精究竟怎么作用人体开始说起。


一口酒灌下去,酒精进入身体后,除少部分通过排尿或者呼吸道排出体外,剩下的酒精代谢全部交给肝脏负责。


肝脏代谢酒精主要有两个步骤。


  • 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将酒精分解成乙醛;

  • 在乙醛脱氢酶 2(ALDH2)的作用下,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如果体内的 ALDH2「不给力」,饮酒后,乙醛就会在体内大量堆积,很快便会出现脸红、兴奋的表现。


研究统计超过三成的汉族人会出现喝酒脸红的现象,这个现象被称为亚洲红脸(Asian Flush)。


要是哪天有个汉子喝了顿酒向你表白,不要以为他红着脸,是因为要你做他生命中的四分之三而感到羞哒哒,也许只是因为他属于全国人民的十分之三而已。


所以说多看科普很重要,当年《天龙八部》里的丐帮众人要上知乎看到这篇回答,早就可以看出连喝十碗白酒面不改色的萧峰可能不是汉人,哪会有后面那么多幺蛾子。


从上面酒精的代谢过程可见,能够解酒途径只可能有两种:


1. 改善乙醇脱氢酶和ALDH2的数量或活性。

2. 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避免乙醇浓度骤升;


先说第一种,是否可以改善乙醇脱氢酶和 ALDH2 来「快速解酒」呢?


很不幸,由于乙醇脱氢酶和 ALDH2 的数量和活性是遗传决定的,外源难以补充,一辈子都改变不了。所以这种办法基本没戏。


也就是说,酒量是不可以通过喝酒练出来的。所谓酒量的提高,只不过是因为长期喝酒,身体对脸红和神经兴奋产生了耐受,更不容易醉倒而已。


但乙醛在体内的堆积越来越多,对机体造成的危害更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至今没有发明真正有效的「解酒药」。


所以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所谓解酒产品,大多数是以食品准字存在。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目前没有以「解酒」及类似适应证批准过任何药物。


但是有人会说,吃了这些「解酒药」确实让人觉得舒服啊,这是为什么呢?


确实,有些「解酒药」之所以会让醉酒者感到清醒、觉得舒服,那是因为其中含有利尿、止痛和兴奋的成分,能够缓解头痛、恶心症状。


但它们无从真正「解酒」,反而让肝脏在代谢酒精的同时,还要「分心」来对付这些外来药物,到头来加重肝脏的负担。


「解酒药」不行,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还是想出了很多据说可以解酒的土办法,那让我们看看这些「解酒」土办法的真相究竟是啥:


1. 酒中加碳酸饮料如雪碧解酒?


不能。碳酸饮料能使胃容积膨胀,增加酒精吸收的面积;还能促进酒精进入空肠的速度,增加酒精的吸收,所以用碳酸饮料兑酒会使人更易醉酒。


2. 醉酒后饮蜂蜜水解酒?


不能。果糖仅仅是提高了乙醇脱氢酶的效率,而对乙醇的产物——危害更大的乙醛——没有丝毫影响。


3.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解酒?


不能。这些药有助于缓解饮酒后的头痛,但对酒精代谢无益,并且它们和酒精同时摄入,会增加胃出血和肝损伤的风险。


4. 服用葛根汤之类的中草药解酒?


不能。有研究表明,葛根是ALDH2 的抑制剂,在大量饮酒后饮用葛根,反而可能增加乙醛相关肿瘤的风险。


所以......


那是不是就彻底没有「解酒」的办法了呢?其实从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的角度,「适当解酒」还是可以做到的:


  • 饮酒前垫些食物,给酒精的代谢赢得一些时间;

  • 在饮酒过程中随时吃点东西喝点水,可以促进酒精在尿液的排出。


有些俄罗斯人主张在喝伏特加的时候吃些油炸土豆,就是这个道理。 顺带告诉你们个小秘密,不要以为老毛子喝那么高度的酒就以为他们能喝,其实只是因为日常生活太寂寞空虚冷,没事干,只好喝酒解忧了,别问我为啥知道的。


但这些方法并不是解酒,而是稍稍降低酒精给人带来的不适感。


所以,如果你是个不能喝酒的人,然而又有很多推脱不掉的喝酒应酬,那就只能在酒桌上喝两杯后说:



毕竟装醉,是最好的解酒药......


哪种水最高端最养生?


太长不看版👇


知友:饶冰青(4300+ 赞,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1、纯净水不好,常喝缺矿物质。


你光喝水不吃菜吗?食物中矿物中比水中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


2、要喝弱碱性水。


中学生物没学好。


水进到胃里,管你弱酸性、弱碱性还是中性,直接变成强酸性了。你知不知道胃酸的酸性有多强啊?当然我这不是劝你喝强酸强碱啊,你喝那些出问题了别怪我啊。


3、我这个净水器好,既能去除重金属又能够保存矿物质。


你能告诉我你那净水器用的啥工艺不?如果真有这功效,你不会写文章我帮你写了去美帝投稿吧。当然先去除后加矿的可不算。


4、喝富氧水补氧。


你去看下中学化学吧,按饱和溶解浓度算,一瓶水里面有多少氧气,抵得上你做几次呼吸。再看下中学生物,人吸收氧气靠的是消化系统还是呼吸系统。如果你自认你的生理结构异常当我没说。


5、我这个是小分子水,喝小分子水好。


水不是就只有一个分子式 H2O 的吗?难道你还发现 H-O 化学键有好几种不成?如果你真的研究出一种随意改变水分子大小的方法,诺贝尔奖等着你。


6、用我这个能量笔测一下,纯净水没有能量,不能喝,这 XX 水有能量,喝 XX 水好。


其实所谓能量笔就是一个测电导率的仪器,水能导电笔就会亮。纯净水里面几乎没有杂质,当然不能导电了,笔当然不会亮。而笔亮了只是说明水导电,通常就是水里面有离子,至于是哪一种离子那可就不一定了。


7、除了小分子水还有种小分子团水也被商家称为小分子水。


水分子团的大小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水分子团便会变小。当你把一杯小分子团水放那里放凉了水分子团也就变大了。结果你喝的还不是小分子团水。


8、关于各种滤壶。


所谓滤壶其实就是活性炭或者陶瓷滤芯,那玩意的对于重金属一类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基本上等同于无。


9、关于那些水能不能喝。


各种概念水是可以喝的,只要是通过了国家检验合格的都可以喝的。我说吐槽的是商家无良的炒作,不是说那些水不能喝。



也许你曾收到过爸爸妈妈语重心长的问候「多吃点菠菜,能补铁」;也许你曾在饭桌上听人劝酒的时候说「他一喝酒就脸红,肯定酒量特别大」;也许你曾在夏天的夜晚,听到身边的好友说「哎呀我就是血甜,特别招蚊子」。


当有硬伤的错误内容,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点滴,「十万人都在转」就不再是一个飘在天上的搞笑段子,而是成为了落在地上一脚踩一个的坑。


这个时代或许没有人是「全知者」,但「事实」不应该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谣言」不应该成为招摇过市的真理。


我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测试题——「2017 抗谣言能力水平测试」,扫描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来测测你的抗谣言能力吧👇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知乎热门文章

知乎发布 2017 大事记

推荐你 26 本知乎上值得一读的书

你胖,不是吃得多,而是吃错了



神秘的活动预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