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普通人该了解哪些理财风险?

2018-02-23 认真的知乎君 知乎日报


题图:Yestone 邑石网正版图库


知友: 李晓(100+ 赞同)


1、机会成本


小明好不容易攒足了几百万够首付的钱,现在到底该不该在北京买房?小明的父母和各路亲戚表示,买,必须买!房价只会涨不会跌,岂有不买的道理!


且不说中国的房价是不是铁定不会跌,就算不会跌,傲视纽约伦敦的大北京的房价,在政府严控和雄安分流的大背景下,还能有多少上涨空间?


相反,如果小明花些心思,把这笔钱好好做理财,取得年化 10%的收益或许不是难事。运气好的话,给身边靠谱的创业的朋友做一笔天使投资,那笔钱或许能翻上几倍(几十倍、几百倍...)。


所以,即使房价真的不跌,把自己全部积蓄押在首付,而错过了 10%或者更高的投资收益,这中间的潜在损失,就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隐性成本,不会造成直观的损失,但不容小视。对于我们每个人,我们所拥有的资金,其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我们所拥有和可调配的资源。投资,也可以看成是对这些资源进行配置。


对于小明来说,除了投资房地产和金融资产,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投资自己。念一个有含金量的 MBA,完成那个自己渴望已久的职业转型;


相比起将全部家产「套牢」在首付里,每月辛苦供贷,失去了「环游世界」的机会,或在想辞职时可以毅然说声「老子不干了」的资本,哪个选择对小明的人生更有意义呢?


对于许多打拼在一二线城市、心怀梦想的「小明」来说,财富的原始积累不仅仅是钱的账面增值,而是提高自己赚钱的能力。前者是标,后者是本,做投资时要想想自己有没有本末倒置。


2、噪音处理


P2P 理财产品还可以买吗?一定有人告诉你千万别买啊。某某平台卷钱跑路的故事难道你没听过吗?


但我说可以买。尤其是在出现了平台跑路,政府加强监管和行业整改后。那些股东背景雄厚、拿全了牌照、风控能力过硬、预期回报合理的平台,是值得信赖的。


7%-10% 的收益、便捷的操作流程,相比只有 4%-5% 的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还往往很暧昧),绝对有投资价值。


只要做到适当配置,不投入过多资金,不集中只投在一个平台上,风险相当可控。


再比如,你的理财顾问跟你强推 xx 基金,说基金管理人历史业绩如何优秀、这款产品如何热销,你这一分钟不买可能就错过了。但这些可能都不是有价值的信息:


(1)历史业绩优秀可能是处在一个水涨船高的市场,而现在市场已经变了。


又或者你看到的业绩是该管理人另一个策略的回报,而你投的这款产品是他们新建的团队做的新策略,两者没半毛钱关系。


(2)产品热销有很多种原因:可能是管理人机构大牌,吸引许多小白投资者,并不代表实际操盘的团队的投资能力。


亦或者,该基金给的销售分成给得特别高,理财顾问都倾力推荐,所以卖得好。


什么样的基金会给高销售提成呢?往往不是那些真正优秀、不愁募资的基金。


用以上的例子就是要说明,投资本质上是基于我们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


要做好投资,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一是提高信息质量,辨别和过滤低质或低效的信息;二是增强判断的准确度。


后者需要经过长期锻炼和结果反馈,是专业投资人担心的事。但作为业余投资人,可以花些精力在前者。因为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往往是散漫的、非系统性的,因此尤其需要降噪。


凡事多想想为什么,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有一个知名的基金经理说他做投资有一个「反向指标」:他有一个完全不懂投资、仅凭「道听途说」买股票的姨妈。


所以每次当他姨妈跟他热情推荐某股票时,他就会回去做空这支股票。虽是玩笑话,但希望大家都不要做那个姨妈:)



知友: 温义飞(2900+ 赞同,经济学话题优秀回答者)


在被英国殖民的时代,印度德里城里有很多的眼镜蛇,蛇患四伏,危害人畜。


于是,政府就拿出 47 33693 47 15885 0 0 6552 0 0:00:05 0:00:02 0:00:03 6550赏金,悬赏死蛇,希望可以发动群众来消灭毒蛇。


刚开始,悬赏政策效果显著,眼镜蛇数量大为减少,甚至还出现了专门捕蛇的赏金猎人。


但是,很快就有人发现,搜捕野蛇既辛苦又低效,不如养蛇来换赏钱。于是,捕蛇人纷纷转业养蛇。


可是这样一来,政府虽然收到大量的死蛇,蛇患却没有减轻。养蛇场在城里遍地开花,问了问欧阳锋也不在附近,政府再傻也明白过来了,于是赶紧取消了赏金,打算另想办法。


政策一变,养殖场里的蛇都变的一文不值,厂长纷纷带着小姨子跑路,工人们难以为继,只好把蛇都给放生。


一时间,德里城内满城毒蛇,百姓和牲畜伤于蛇口的比往年还多,蛇患反而更加严重了。


毒蛇太多,以至于吹笛子逗蛇成了街头杂耍,也算是实体经济失败之后升级到文化产业。


其实,如果养蛇人知道在东方的神秘国度有一个叫做广东的地方,他们可能会上中央七套《致富经》。


总之后来,金融学中就把这种错位的激励措施称为「眼镜蛇效应」。


柳宗元《捕蛇者说》里的捕蛇人应该没学过金融。祖上几代都死于蛇口,他却还老老实实去抓野生蛇抵税,根本没想到还有印度人这种操作,看来中国人确实老实淳朴。


这里之所以谈到眼镜蛇效应,其实是因为前阵子投资界的一桩公案。


两个多月前,巴菲特一如既往的公布了今年的年报。除了照例恭维一下客户,夸奖一下团队以外,今年的年报还有段特殊内容,是关于一场长达十年的赌局。


2007 年,巴菲特曾经炮轰整个对冲基金行业,扔出 100 万美金筹码,要跟对冲基金的业内人士对赌。赌局的内容是,以 10 年为期,看看到底是对冲基金的收益高还是标普 500 的寻常基金收益高。


所谓对冲基金,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高富帅的投资机构,其人才实力比顶尖投行更深厚。


这里聚集着世界上最优秀的数学家,经济学家,交易员。不光入行的门槛高,连客户都要经过筛选。


美国的对冲基金,不光要求客户要有高净值,还要求 20 万美金的年收入(已婚的 30 万)。总之,就是从里到外都是一副精英俱乐部的样子。


反观标普 500 指数基金,基本上就是把标普 500 只股票按同等比例每只都买一点,雨露均沾,也不需要啥算计,就是相信人类文明会持续进步。


有钱不知道放哪的时候就可以买点,跟余额宝差不多意思。巴菲特的这场赌局,就像是拿寻常铁剑叫板别人的祖传宝刀。


但是,起初对冲基金没人敢去揭榜,毕竟输了就砸了招牌。后来,一个叫做 Protégé 的基金决定跟注,选出 5 支对冲基金来参赌。到了今年,赌局到期,结果跟各位读者猜的一样,高高在上的对冲基金输给了普通的指数基金,而且是一败涂地。 


Protégé 选的 5 支对冲基金居然全部败给普通的指数基金。标普基金 10 年收益为 65.67%,5 支对冲基金平均只有 21.87% 的收益,还没有马爸爸的余额宝收益高,简直丢人现眼。


要说对冲基金的顶尖人才都很蠢,我是不信的。我有不少同学和朋友在做这一行,各个都是风刀霜剑里混出的人精,光凭简历就可以让任何丈母娘点头那种。


但是,这样高大上的投资机构,收益怎么会这么低呢?寻常的指数基金,每年不过收个 0.5% 的管理费,而对冲基金的收益模式叫做 2/20。也就是说,不管是赚是亏,都要收 2% 的管理费,毕竟名校学费很贵,总不能白给你干。


然后,在超预期的利润里(超过 4% 的部分)要付 20% 作为红包。


看起来,投资回报越高,基金赚得越多,投资者和基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这实际上是个标准的「眼镜蛇事件」。


我们假设你把钱交给对冲基金经理小张,小张偷懒不干活,存进余额宝,一年到头赚了 4%。按事先商议的,小张可以拿到 2% 的管理费。


但是,在你取钱的前一天,小张带着钱跑去了澳门赌场,用俄罗斯轮盘赌赌大小。对你来说,下注 100,输了就亏 100,赢了只赚 80,因为要给小张 20 块的利润。


这买卖实在不划算。但是对小张来说,他每下注 100 元,他输钱只输 2 块钱管理费,赢了呢,就能赚 20 块钱。这样一来,小张根本没有规避风险的意愿,只要他有一点机会,就会去以小博大,刀尖舔血,富贵险中求。


所以,对冲基金看似收益低,风险大,实际上是对基金经理最有利的选择。至于投资人呢,在一开始被精英们说服之后,就注定要承担风险了。


没错,对冲基金里有很多聪明人,可是不是谁都能驾驭的了他们。没脑子的话,你就不是客户,只是他们的产品。然而,与其花功夫跟这帮人精勾心斗角,还真不如买点安稳的理财产品省心。


就比如上文中跟巴菲特对赌的基金经理 Jeff Tarrant,他难道不知道对冲基金是个什么熊样吗?他知道,但是他在一开始就说了,他根本不在乎这区区一百万。


跟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拍卖价格都已经不止于此,他却跟巴菲特吃过好几次饭,再加上这次赌局带来的知名度,谁还在在乎输赢呢?


所以,当你把钱交给别人处理,特别是交给你比聪明的人时,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看看有没有错位的动机让你们利益冲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面由心生,心地帅良。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知乎热门文章

过了 20 岁,有哪些健康习惯需要养成?

推荐一部真人秀,看完好想删了朋友圈

冯小刚让《芳华》女主跳舞助兴,是提携后辈还是中年男人的油腻心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