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考的知乎君 2018-05-29


题图:《窃听风暴》


最近十年有哪些消失了或正在消失的职业?


知友:油炸电风扇(200+ 赞同)


说一个就今年的吧。


我前些日子帮舍友去修她的自行车,到学校门口里面的一个修车摊,当时在午饭点,等了有一段时间,修车大叔才吃完饭过来修车,边跑过来边跟我说对不起。最后换了个胎,25 块。


大叔把工具一收,有些感叹地说以后可能就不来了,越来越没什么生意了。


共享单车才火了一年不到,但是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几乎所有的学生出行都用的它,再过一个月就是新生入学了。


我想,不同于三年前我上大学那会儿,今年入学的新生不会再去四处打听学校哪里有卖自行车了。


我也不知道共享单车这东西能维持多长时间,但是,一个新事物的产生,总伴随着另一些东西的消亡,总是如此。


知友:林若可(200+ 赞同)


手绘描图员。


在 20 年前电脑时代来临之前,一栋楼除了设计人员以外,还需要有描图员把具体大样还有每个楼层的平立剖面图画出来。



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可能需要一个团队十几个人描大半个月才能画出完整的套图。


而且画错的话,用刀片刮掉重新画,不容许有丝毫的错误,需要充足的耐心和细心。


纸禁不起橡皮擦反复蹂躏,所以下笔的时候都会特别仔细。


描图是一项非常消耗人工的体力活(虽然工资当时也挺高)。


现在,一个对施工图熟练的绘图员,用 CAD 一个下午就可以把当时整栋楼的平面图画出来了,相比当时,也更加的精准,便捷。



emmm


听老师说的 (///ˊㅿˋ///)


知友:知月(100+ 赞同)


闺蜜曾经在寻呼台工作。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



这个东西是固话和手机之间的过渡产品,使用时你要先给寻呼台打电话,然后寻呼小姐会把你的号码或者想说的内容发送到对方的寻呼机上。


用过这个东西的人,大概都还能记得寻呼小姐们轻声细语的说话方式,其实是因为那样说一天也完全不用费嗓子。


刚认识那个闺蜜时,总觉得她不管接起谁的电话,第一声「喂,你好」声音都特别甜美。


她还有个绝活,电脑数字键盘一只手盲打,尤其是一边接电话一边在电脑上记手机号码时,这个优势尤其明显。


这个职业消失有十年以上了吧,记不太清了。寻呼最火的那段时间,有些单位会给员工配呼机,以便随叫随到。后来手机流行起来,用呼机的人越来越少了,继续用的大部分是因为工作需要。那会有个同事说,要是在公交车上看见有年轻男子带着呼机,十有八九是便衣警察。


知友:陈默LRY(400+ 赞同)


山城棒棒军


棒棒军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称呼。在重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爬坡上坎,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被重庆市民称为「棒棒军」,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


印象中,重庆的棒棒军在我小的时候几乎是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人们还很淳朴,对于棒棒们来说更是如此。大到小彩电、冰箱,小到几斤猪肉,只要你不想拿了,随手招呼一声,便会有棒棒来给你挑起,而后随你一同前往想去的地方。


(图左蓝衣大叔即为棒棒军 图源网络 侵删)


棒棒们的生活拮据,但快乐丝毫不减,一天忙完后,找家小餐馆坐着,老板也大多都是与之相熟,几瓶啤酒、三两盘小菜,大家打着「光巴肚儿(赤膊)」吃吃喝喝,每天的日子大抵如此,这还得是干了活儿、挣到钱的棒棒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重庆的餐馆或许可以说是和棒棒「相映成辉」,「苍蝇馆子」一词在过去的重庆并非戏称,而是真切的容貌。不洁的卫生的确是重庆街里巷道的一大诟病,但那些餐馆不像现在似的什么地沟油添加剂牛肉羊肉粉到处乱加,那就是真真儿的食材。


我曾一度跑遍全重庆主城区寻找那些遗留在角落里的小餐馆,不仅因为现在大街小巷的卫生在政府整治下焕然一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太 TM 好吃了!


(重庆小巷子 图源网络 侵删)


我和挚友,两个壮实的小伙子,就花四十出头的价格能吃得撑了肚子。每次去的菜式无非就那几样:烧白、豆干肉丝、葱花蛋饼,再来一盆汤。两个人吃完后瘫在座位上动也不动,静静回味方才的美食。


但,这在以前是棒棒们的生活。


别怀疑,如今物价飞涨,我敢说这几样菜在十年前不过二十来块钱,尤其是在餐馆老板和棒棒相熟的情况下。


餐馆还是那个餐馆,只是翻新了;棒棒还是那群棒棒,只是消失了。


住在重庆的人或许知道,石桥铺在这几年的城市软硬发展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电脑城工作的人更为了解,以前在这儿有许多棒棒。他们或是等在公交车站,或是守在电脑城门口,一看见有人提着电脑出来便迎上去,询问是否需要帮提货物。


那时候的棒棒是真的多啊。


家庭原因,我所知道的棒棒,我父亲和父亲的同事们都叫他「梅老坎」,他现在依旧活动在石桥铺一块,但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到处揽活,而是固定在几个电脑供应商中工作。


几年前的假期,我被父亲送到供应商那边帮工,见过梅叔不少次。从最开始的点头照面到后来的互相散烟,梅叔说自己老了,或许再干几年就不干了。我在想他们晚年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不少棒棒膝下有子女,但还有一部分,光棍了一生。


随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的播出,棒棒一职在国内也引起了关注。十年前交通不发达,棒棒们年轻有力帮抬东西;十年前舍得打车的人不是太多,棒棒们能称得上替代了人力三轮,只是他们无法载人罢了。


如果你真的有细致去观察,你会知道一个事实——重庆人欠下棒棒们真的太多太多。


而今棒棒们的身影寥寥无几,正在淡出历史舞台,他们的辉煌与快乐曾轰动一时,却无法享受一世。早出晚归的生活已然变成他们身上的烙印,他们,才是最快乐的一群人。


行文至此我无法再下笔,因为我知道这些事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过程。


我只求诸位,以后再讨论星辰大海的同时,也低头看看这些尘埃里的人。


(图源网络 侵删)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知乎热门文章

有哪些食物为了健康你一定不吃?

关于宫颈癌疫苗,你应该了解这 10 个要点

这个外国人在中国星巴克做了几个小实验,有一些神奇的发现



第五届知乎盐 Club 「新知青年大会」还有 9 天



第五届知乎盐 Club 新知青年大会即将开启,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即可免费、免票参与「新知市集」,2000 平室内室外超大场地,25 个创意展位互动升级,参与全场任务,赢取神秘大奖。360 寸户外大屏,同步直播场内盛况,5 月 19 日,我们北京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