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上班的知乎君 2018-05-28


题图:pexels.com


对工作的「厌弃」,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的、结构性的问题了吗?


知乎机构号:摩米Momself(100+ 赞同)


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句话就是:可不可以不上班啊??


然后睡眼惺忪的刷牙、洗脸,开始日复一日的生活。



如果有一种简单的思维习惯,又可以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话,我的建议是:在每天日常的行动中停下来,看看自己在做什么,再问自己一个问题。


「可不可以不这样做?」


喏,就是这么一句。


没有什么特别,也不用长篇大论地思考,两分钟的时间足矣。


你可能会想,我早就这么问过了。早上起床的时候,每天都大声疾呼:「可不可以不上班?」但是问了有什么用,我的人生并不会改变啊!


不是的,你并没有真的在思考。


你只是在抱怨当前的生活。抱怨的另一面,已经约等于「认命」。那种提问的态度,本身就给出了回答:「想什么?怎么可能有那样的美事?」


人做任何事,多少都是出于自己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总存在一些不一样的可能。某些选项匪夷所思,但不是毫无办法。不信的话,你认认真真地问一次自己:「如果我真的,真的,不想上班,我要怎么做?」


——你会感受到一些不同吗?


或许,还是没什么变化:「怎么可能,除非我赚一大笔钱……」


你起床,换衣服,睡眼惺忪,这个念头也许就飘过去了。但也说不定可以再停一停:「我真的赚不到那么多钱吗?每一条路都确定行不通吗?」你认认真真问一次自己:「如果我真的,真的,需要一大笔钱,我要怎么赚?」


——现在,你又会想到什么?


这个思维习惯的用处,就是在你否定自己之前,给自己两分钟的时间。



人是被惯性驱动的生物。如果拿一桶爆米花,什么都不用说,放到一个人的面前,他一边聊天,一边就会惯性地伸手去抓。在意识到自己根本不需要吃那么多爆米花之前,可能已经不知不觉消灭了大半桶。在这个惯性的过程中停一下,让自己想一想:「可不可以不这样做」。一动念,已经可以改变很多。


有没有试过,在买买买的时候停一下,问自己:「可不可以不买?」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停什么啊?别错过机会!我需要这些东西!——惯性的力量很强,它强烈地诱惑你回到原来的老路上,还会变出一些很扎实的「理由」。但是你不要被它糊弄,先等足两分钟。「是真的需要吗?」你问。


问这么一句,这个月的账单也许会减少三分之一。


省下来的钱,就可以做别的投资。「这个东西不错,可是我没钱!」我们经常这么说。或许是吧,但那也是惯性思维下的一种说法。停下来,你再问问自己:「可不可以找到钱?」也许钱就不再是障碍。前几天,有读者在我的公号留言,说他看好比特币的前景,但是买不起。我问他:「怎么会买不起?」


要是不想买,不敢买,都很正常。但不存在「买不起」。买不起一个,可以买十分之一个啊。只要他觉得是一笔好投资,他想买,就买得起。


你停下来看,生活中随处是新的选项。



停下来,这一步是关键。


惯性地重复低效的工作流程。停下来:「可不可以提出改进的建议?」


利益分配不公,惯性地打算忍气吞声。停下来:「可不可以去大声争取?」


手头的任务明明已经做不完了,还是经不住别人的再三拜托,惯性地答应了更多。停下来:「可不可以拒绝?可不可以请对方换一个时间?」


惯性地跟爱人冷战。停下来:「可不可以别再嘴硬了?」

(我知道,很难,但不妨想一想)


惯性地监督孩子写作业,气炸。停下来:「可不可以不要再替他学习?」


——惯性之所以是惯性,是因为它从来不停。


有时候,打破这个惯性就够了。


但有时候还不够。你停下来想过,最终得出的结论,可能跟之前一样。我们问自己「可不可以」,立刻想:「什么啊,绝对不行!」——这是惯性的作用。但我们停下来,仔细想想,还是那个结论:「想来想去,是不行……」


这时候,就只能接受命运摆布了吗?


一个读者写信给我。她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做的是流水线的事。与此同时,有一份让她很动心的职业,却是一家创业公司,薪水不高,更何况前途未卜。


而现在的工作虽然无聊,待遇却很好。这让她和家人都很纠结。如果给的钱一样,她肯定换到前者。但现在嘛……她给我写信,是希望得到一些指点。


我听出了她的态度:「就算我建议你换工作,你也不会听吧。」


她自嘲,说自己被钱捆绑住了。


我说:「钱是很重要。你算一下两份工作的年薪,大概相差多少?」


她告诉我,之后的发展前景不确定。只以第一年来说,相差足有五万块。


我说:「那我建议你不要换工作了。但是你要写一句话,让自己记住,最好贴在什么墙上。这样你未来怀疑自己选择的时候,可以抬头看到。」


她问是什么话。


我说:「你就写——我用现在的人生,多换了五万块钱。我觉得值!」



过了几个月,她告诉我,她换工作了。


本来很难做的决定,但是写出那句话之后,却意外地变得很轻松。她发现:「不就是五万块钱的事嘛。一年多五万少五万,有什么大不了的。」


每个选择都有其价格。这个选择的售价是五万。


领悟到这一点,往往可以让你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你虽然仍有可能选择之前的选项,毕竟五万块是一大笔钱,对你(现阶段)很重要。但你起码知道了什么时候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当它带来的价值高于五万的时候。


几年前,我在大学讲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来找我,问我布置的一篇论文,在期末成绩里占多少分。


我告诉他:「15分。」他认真地问我:「也就是说,不交这篇论文的话,只会扣这 15 分,是吗?」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我也认真地答复他:「是的。」他脸上有一丝羞怯:「那我想……我就不交了。」


他在申请一个梦寐以求的交换项目,录取比例很低,他需要投入全部的时间精力准备。而那篇 15 分的论文,如果完成起来,占据的时间太多了。


他选择把同样的时间,用在他认为更值得的事上。——虽然不知道他是否如愿以偿,但我相信,会这样思考的人,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最终都会崭露头角。


我满怀敬意地,扣掉了他的 15 分。



上个月,我在给另一批学生讲课的时候,用了这个例子。


我说:「如果有一门必修课要写论文,可以不写吗?」


学生们笑了:「当然不可以!」


我停下来,看着他们。


「可不可以就是不写呢?」我问。


他们笑得有点不自然:「可以,只要你能接受不毕业。」


我看着他们:「不写作业,就不能毕业?」


他们想了想:「也不是啦,就是会挂科。」


我说:「不写作业,就会挂科?」


他们又想了想:「也不一定,要看论文占多少分。」


「占 15 分。」我说。


他们沉默了片刻:「哦哦,那样的话……」


我等着他们。那一刻是他们思维中的奇迹一刻,飞跃一刻。一开始他们回答「当然不可以」,就像大多数人,被惯性驱使,服从默认的规则,以为生活只能如此,不存在其它的选项。


打破这一点是需要时间的,需要经过现实性的思考。从「当然不可以」到「不能毕业」,再从「不能毕业」到「会挂科」。一步一步地接近选择的真相,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不吓人。


之前是一片雾色笼罩的禁区,他们从来没有真的走近过。——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停两分钟。


「其实也可以不交作业,如果有更重要的事。」学生们说。


从「当然不可以」走到这里,正好两分钟。



所以,让我们来做一个总结:


第一,在生活最寻常的地方停下来,意识到这里存在不同的选择。


第二,不管有多么荒谬,问自己:「可不可以不这样做?」


第三,你的第一反应是「不可以」,但别急,再想想。


第四,算出那个选择的收益和代价。就算你维持原来的行为,也把它看成是权衡利弊之后的新一次选择,为了五万块钱,15 分,或者别的什么。


这四点合在一起,会让你握有改变人生的权力。


但你还是想说:「就算想过这些,我仍然不知道如何改变。因为我根本没有机会发现那些隐藏的选项。」


或者你会说:「我知道存在不一样的选项,但我没法战胜惯性的力量。」或者你觉得:「我不确定要不要改变,我必须试一试,才知道它的利弊风险。」或者是:「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对改变很害怕。」


那么,我要向你介绍一个工具——团体。


在团体,每个人都可以相对安全地试验新的选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人生的实验室」。


去年,我和我在清华大学的同事丽珠老师,试着做过一天这种团体。


组织了三十个人,先是我做了一个简短的讲座,然后在参与者几乎没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我们搭建了一个抽象版的「实验室」。——把他们放到一个房间里,给一段时间。干什么呢?随意互动。


想聊什么聊什么,不想聊天,干坐着也可以。


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一切模式,在团体中都有可能被呈现。比如说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被动的人,他就可以在团体中学习一点新东西。


他观察团体里的其他人:谁发言比较多?谁说话相对较少?……他很容易就能看到各种不一样的选项存在。


但是看到还不够,改变并没有发生。


假如这个人看到了:「我可不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他是否就能如愿以偿呢?很难,惯性的力量出现了。


他有一点胆怯:真的要说吗?万一不合时宜怎么办?——问题是,不合时宜的代价是什么?也许是被嘲笑,也许是被拒绝,被无视,但他没有停下来想一想。绝大多数改变的愿望都停留在这一步。


在团体之中,对改变则有另一种态度。我们会用一种轻松的,同时不乏好奇的语气,邀请你把它当成一个实验:「你明天试着说出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学习的渠道在于反馈,而团体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反馈发生器。


新的行为是否真的不合时宜?别人会怎么说,怎么做?我们不太敢在外部世界做这些尝试,是害怕支付不起可能的代价。但是在实验室里,代价能大到哪里去呢?


你可能会发现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也可能并没有发生,或者还有你没想到的结果会发生。


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认真考虑改变这回事。


知友:陈茁(300+ 赞同,山东大学行为经济学博士在读,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微观经济话题优秀回答者,知乎编辑推荐)


一、作为稳定倾向的厌弃


在我看来,「厌弃」这个词描述的是一种现象,而深层次上,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很多深层次的原因造成的。每个人的厌弃感里面,既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原因,还有性格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论。


可是,总体来说,对于工作的厌弃必然是存在的。


劳动经济学有个概念,叫做「补偿性工资」。其含义是,你挣得的工资中,相当一部分正是对你在工作中感受到的种种不适的补偿。


这些不适中最常见的一类就是对体力、脑力的消耗,以及消耗了的时间的机会成本——如果不工作,我们可以用省下来的精力和时间做很多我们想做的事,这些事都是有价值的。


另外,一些工作可能工作环境非常令人感到不适,诸如挖煤、掏粪、扫大街等等。


这些不适使得人们不会免费去做这项工作,于是雇主必须支付一定的代价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个人类已经从被迫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被解放出来的时代,这个代价就是工资。


换言之,如果一项工作,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厌弃感,而是让绝大多数人心情愉悦,那么这项工作甚至就不应该发工资。


因为资本方即使不发工资,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竞争这个活儿,这时候甚至需要求职者倒贴钱来决出最终的胜利者。当然,这样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所以,人们对于工作感到厌弃必然是一个全民性的、结构性的问题。


不过一个特别好的可能性是,虽然绝大多数人有厌弃感,但你没有,反而甘之如饴。这时候你就能品尝到那种「拿兴趣当职业还能名利双收」的好日子了。只不过这种好事非常少罢了。


二、作为情绪的厌弃感


在这个答案里面,我更想聊一下的是更加具体的「厌弃感」或者说「无聊感」(对应的英文都是 boredom,我个人觉得差别在前者比后者程度要重)。


与抽象层面的厌弃不同,厌弃感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会在特定的环境中被激活,而不是一种稳定的倾向。这种情绪上的厌弃感是上文所说的作为稳定倾向的厌弃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 Westgate & Wilson (2017) 提出的「意义与注意成分模型」(meaning and attentional components model, 以下简称 MAC),厌弃感由两个「成分」组成:一个是「意义成分」,即厌弃感产生于目标过低或者没有目标,以至于人会觉得缺乏意义感;另一个则是「注意成分」,即厌弃感产生于自己的人之需求与脑力资源的不匹配,此时人有太多的空闲注意力。


可以看出,根据这个理论,最容易产生厌弃感的环境就是: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一方面,这种工作的目标往往是「上面压下来的」,往往不能够产生动机和意义感。


另一方面,这种工作对体力的消耗大,但人能够有大量的认知盈余。非但如此,因为时间和身体都被占用着,所以人们往往还找不到办法去消耗这种认知盈余。


然而不巧的是,大多数人的工作,虽然名义上是「白领」,但其实机械重复和体力劳动至少沾了一样。


比如银行柜员、中小学教师、办事窗口的公务员等等,虽然很累很苦,但除了工资低之外,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岗位被厌弃的最重要原因却不是累和苦。


这一点我自己特别有体会。我二十年的求学史就是一部躲避机械重复劳动的历史——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一个南方话说的「很会读书的孩子」,小时候经常因为不写作业被老师送进校长室。


但直到现在我还赖在学校不走,就是想在未来能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在大五人格量表中,我的 openness to experience 指标特别高,按照人格心理学的预测,我应该特别厌恶机械的、重复性的劳动。对我而言,对工作的厌弃根本的原因就是工作的无聊,因为我特别受不了自己有「认知盈余」,也就特别受不了做机械重复的劳动。


像是抄写、填表、跑步这种没有趣味性的工作我往往都会因为无聊而坚持不下来,必须找很多东西使自己的脑子转起来。哪怕是讲课,我也无法接受自己两次讲完全一样的内容,务必要求新求变求突破才行。


我猜绝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只不过程度有轻有重罢了。


你看,喜马拉雅和得到不就是这么火起来的么。


那么,对工作特别是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的厌弃感是一个全民的、结构性的问题吗?从文献上说这个问题恐怕还不能被很好地回答。但就在 2017 年,Chin 等人在《情绪》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我认为它可以说明一小部分问题。


这篇文章找到了 3867 名美国成年人,通过一个特定的手机 app,这些被试被要求每半小时就报告一次自己的情绪体验,持续 7 天到 10 天。于是,作者收集到了一个一百一十万个 observation 的高频面板数据。


作者发现:


  • 第一,63%的人在至少一个半小时报告中承认自己很无聊,在这些人组成的数据子集当中,所有的 observation 中,无聊占到了 4.6%。其中,水平最高的一个人,91.1%的半小时报告中都包含了无聊(这个人真的是很值得同情啊……)。


  • 第二,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在所有负面情绪中,这种情绪的频率是最高的,高于大热门「精疲力竭」(exhaustion)和「沮丧」(frustration)。从一个侧面上这个发现证明了,最难解决的不是苦和累而是没有意义感。


  • 第三,在所有活动中,最容易让人产生厌弃感的是:学习、无所事事、工作,而最不容易让人产生厌弃感的是:体育活动、打瞌睡、打扮化妆和亲子活动(这个结论没有控制性别)。详见下图:



  • 第四,在所有社交环境(social setting)中,最容易让人产生厌弃感的是:与陌生人在一起、与同事在一起,以及独处,而最不容易产生厌弃感的是:与朋友在一起、与另一半在一起,以及与孩子在一起。详见下图:



  • 第五,地点而论,最容易让人有厌弃感的场所是:学校、医院、机场、自己的工作地、别人的工作地,而最不容易让人有厌弃感的场所是:健身房、餐厅、回家的路上、别人的家里(嘿嘿嘿)、酒店里(嘿嘿嘿)。详见下图:



好了,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把学习也视作广义的工作的一部分的话,我们可以稍微滑坡谬误一点以得到这样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至少在美国,厌弃、厌烦、无聊、厌倦是人们最容易体验到的负面情绪,而这种负面情绪最大的来源就是工作。


当然,各位年轻的朋友也不必太害怕,文章还告诉我们,人们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对这种感受越发不敏感。我们会这样,是因为我们还年轻。


以上。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知乎热门文章

这些错误,装修时你可千万别犯

空姐搭乘滴滴被害,平台该承担什么责任?

早起不一定身体好,顺其自然才睡得饱



第五届知乎盐 Club 新知青年大会即将开启,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即可免费、免票参与「新知市集」,2000 平室内室外超大场地,25 个创意展位互动升级,参与全场任务,赢取神秘大奖。360 寸户外大屏,同步直播场内盛况,5 月 19 日,我们北京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