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事 | 住在北京二环内,我真的优越不起来

知乎日报 2018-10-31



与其说优越感,

不如说自卑感还多点。


题图:《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住在北京二环内有优越感吗?什么体验?


知友


我家住什刹海(酒吧街附近),姑姑家住恭王府附近,爷爷家相隔两条胡同。


爷爷家是比较大的四合院,除了能养点花以外也没啥了。


话说房子又不能当饭吃,住二环内(一环内?)是真的不豪啊,我觉得我家也就那样啊,邻居也都是普通人。老人比较多,看病方便,方圆 1 公里内 4 个医院(就是照样得排大队)。


别人玩啥,胡同里的孩子就玩啥,其他也没特殊的了,充其量是出门买菜啥的也能遇见点外国人参观……


以前没规划时候还有参观菜市场和厕所的,真不知道有啥好看的。比例大概是每遇见 10 个人里 5 个外地人 4 个外国人,1 个北京人。


每天都坐在门口晒太阳吐槽新政策、吐槽国际新闻的大爷大妈。(PS:老看网上有人吐槽说国人爱盯着外国人看,这一出门就是外国人盯着我看好么……一脸探究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的表情)


住这都是祖宅多,地位……按现在来说就是都没地位,平民得不能再平民。


可能倒退个二三百年应该是有地位的,或者至少也是个地主(毕竟是故宫往北,京城的地势原因,北边是「上风上水」,所以这里王府比较多),不过话说也倒退不回去啊。


而且文革时候家家户户值钱的全往湖里扔,族谱早没影了,户口本全是汉,然后去参军,上山下乡……早都不知道自己是哪族哪姓哪旗了。


反正自我感觉住这的没啥豪,因为毕竟房子拆了就规划了,不可能原地再盖民宅卖给豪。


偶尔个别私房能私卖的,还不太好过户,能出不能进。北边是这样,东西南不知道。充其量是租出去,也都是租给卖菜的……


总之住着是真没优越感!还老觉得房子破、屋子小、上下水不方便。


大多数邻居都是公房,一个院里好多户,每家 10 平米,不能动的,一动你家,没准连带着人家的房顶就漏了……


而且大部分家里没有单独的卫浴(去公厕)、没有天然气(用煤气罐)、没暖气(用电暖)、不能改电(老线窄,不能多开大功率电器)、网差(全京城网速最后提升的地方,4G 偶尔有地方不流畅,大概是因为附近重点单位比较多,有保护?或者是不好覆盖,有时候躺在床上接不着电话,坐在旁边的沙发上能接到 - -#)物业什么的就更没有了。


与其说优越感,不如说自卑感还多点。


比如我邻居发小都不愿让人上家玩儿,一桌菜,连人都坐不开……隔壁穿一条开裆裤长大的姐们儿,都不好意思来我家用厕所(我家厕所在靠近院门,到她家比到我屋都近)。


可能稍微再往外点的还好,反正这附近遗迹多,作为胡同规划是不让私改,不让起楼的……


如果你愣要说踩着和皇上一样的砖就有优越感,那我也是没话说 - -# 出门是北海,你可以试试把皇上的后花园,当你的后花园……


这地儿以前(古代?)是故宫往北权贵多,往南主商业,认为贩夫走卒多,所以历代亲贵、名人都喜欢住北边,不爱住南城。


所以你看,既然连我这个住王府宝地「上风上水」的都说没啥优越感了。住别地儿的能有啥优越感?您就算是住在天安门广场(中南海)那也是故宫往南啊,按老北京的角度来看也不算是啥好地界儿。


住着也没啥,大家无非是该办公的办公,该做生意的做生意。除了外国和外地人能来这找到优越感以外(能有吗?) 老北京自己肯定是对住二环以内没感觉。


跟楼房比胡同的生活条件简直就是贫民窟,唯一就是觉得附近设施多比较方便罢了。


哦对了……可能偶尔有大型活动时候能有点优越感?比如奥运?(确切的说是自豪感吧),或者阅兵的时候能看见门口过装甲车过飞机?


六环以内禁飞,包括无人机。所以能坐在家里看窗外过飞机,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新鲜的。


又或者是曾经在窗外看到过啄木鸟、黄鼠狼、布谷鸟、燕子之类的(啄木鸟啄树的声音好大啊,跟敲门似得。我想这点对于住在北京别地儿的人来说应该是挺新鲜的)


胡同里的生活节奏慢,都是「提笼遛鸟」型。这算区别么?总之心态都是「晒晒太阳,遛遛弯儿」。


年轻人也是不会像非土著的那样玩命挤公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可能会宁愿迟到也懒得挤,大不了多等一辆。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挤,因为住这和早晚高峰的人潮是相反的,人家上班是从外往里走,我们是从里往外走。


你说为什么不开车?一、穷,二、你把车搁哪儿啊?家门口自行车都恨不得没地儿搁,朋友开车来找我 都要停到至少 3 公里外,再共享单车骑进来……


知友:文元小核桃


从小住在东二环边的胡同里,家里是私房,一家人住一个大院子。我哥哥、两个姐姐、我弟弟。


我爷爷最疼我,夏天每天只给我买一个小碗,冬天每天给我买一个鸡蛋,我姐姐至今都会提起来。


小时候,我哥哥姐姐去护城河游泳,从来不带我。


北京最早的双层公交车特 2 路,从家门口过,我爸带我从头座到尾。原来我们家门口有着少见的地铁。没事我妈也带我坐地铁玩,2 号线能做个两圈再回家。


97 年香港回归,我们一家子骑车去朝阳门桥头看工体放花,99 年大使馆被炸,哥哥姐姐都顺着二环边上跑去游行,又没带着我。


08 年申奥成功,簋街免费发啤酒,我跟我妈跑过去看了看。


住了 20 几年平房大院,我也倒过尿盆,但是没成为王菲。爬房被骂,我也没学会草上飞。


我小时候,我哥会去河边逮蜻蜓,蜻蜓给我,老子儿给我弟。要能捡到车胎,就熬化了去粘知了。


从小我们家房顶上养鸽子,我吃的都是最新鲜的鸽子蛋,我奶奶每个照过给我吃新鲜的,不新鲜的拿到官园卖了。


我们家地理位置「及其优越」,守着胡同里的一个十字路口,出门东南西北都有公厕,无冬历夏,只要到了晚上,我一出门上厕所,等我从厕所出来,都能看见我爸蹲在家门口等我。


家里院子跟别的胡同里比,还是有点空间,就在院子里用铁板焊接一个棚子,做洗澡间,夏天装上太阳能热水包,晚上就能洗澡了,冬天又接上电热水器,多余的电线不能在接了,里面只能点蜡烛照明。


冬天我爸会生一个小炉子,洗澡之前端进去把棚子烘暖,洗澡的时候赶紧端出来,免得中煤气了。


美好的回忆还有我家院里那课枣树,秋天结一树的枣,超级甜。我爸上房打枣,一般是我跟我小姑在下面捡。捡完了平均分成几个袋子,一家一袋。


后来拆迁了,那时候,给的钱不多,几家人一分,没多少,我爸妈舍不得这块地,就在胡同的对面买了楼房,只够买个一居室,带个平台,阳台一封,我就住阳台。


想的,我过几年一出嫁,这间屋子还养鸽子。冬天冷,夏天热,一住就是 29 年,是的,我也成为了北京大龄剩女的其中一人。


家里的亲戚拿着当时拆迁款买了远郊的两三套房子的,都发达了。还有后来同样赶上下岗浪潮的小伙伴的父母下海了,也发达了,家里三四套房子的成了一种常态。


而我们家,还是这一个套一居室加个阳台。直到我嫁人,才搬出去,去住有墙体,有房顶的房子。


到此,我才发现,我的优越感不是住在二环里,而是来自家人的宠爱。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知乎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小事回忆录

小事 | 那些因为彩礼而谈崩的情侣

小事 | 我爱火锅,可能火锅也爱我

小事 | 我的表哥和拖拉机

小事 | 花式虐狗

小事 | 那年我还很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