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中国成立 70 年,他们来知乎提问了

知乎日报 2020-01-10

 

对一个人来说,70 年意味着什么?


出生、长大、成家、生育下一代……从长度来算,70 年可能囊括了人的大半辈子。


但在厚度上,有限的 70 年却能延展出远超其长度的璀璨经历,这一点在我们中国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18 天后,我们就将迎来新中国成立的 70 周年。短短 70 年,中国从曾经的「一穷二白」变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也在追赶时代的过程中,闯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创新之路。


值此华诞,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你好中国 · 问答 70 年」系列活动——邀请演员胡歌、导演张艺谋、中国第一位男子乒坛大满贯刘国梁、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知乎创始人兼 CEO 周源在知乎上向大家发出提问。



截至目前,我们陆续收到了近 26000 知友的回答,活动整体浏览量超过 3200 万


这些参与活动的知友,他们生于不同年代,长于神州各地,在不同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但只要聊到祖国,说起祖国的变化,谈到祖国的情结,他们大都感同身受,一样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和诉不完的衷肠。



「中国问答 70 年」第一问提问者 胡歌



70 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



在胡歌的这个问题下,知友 @梁源 提名了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严良堃指挥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分为七个或者八个段落。我们大家比较熟知的是七个段落的合唱版本。即《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而在完整版的《黄河大合唱》中,在《黄河颂》与《黄水谣》中,有一首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段虽然不经常被演出,但是确是我最推荐的一个段落:

 

 

这段瞿弦和的朗诵,配合着琵琶和交响乐团气势恢宏,十分令人感动。


很多人所喜欢的中国风,那种广博,悠远的感觉,只要你坐下来认真听《黄河大合唱》你都听得见。我给他们讲了冼星海和黄河大合唱的故事。并告诉他们在这部作品背后蕴藏的关于文明的力量。


当你们以后长大,见到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明白祖国对你们来说是什么的时候,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在这部作品的短短 12 秒,20 个字,就能迸发出那么大的能量。


知友 @王瑞恩 则提到了对自己意义重大的《我的祖国》


2015 年的时候,我离开家乡,到了明尼苏达求学,这里有一条大河,密西西比河。据说,明州的双子城就是从几座水力磨坊起家的,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处不大不小的瀑布,刚好用来磨面粉。后来,水力磨坊成了面粉厂,最为鼎盛之时,扬起的粉尘飘到江面,把河水搅和成了粘稠的片汤,成为当地一景。


再后来,一场粉尘爆炸掀掉了工厂最大的储存罐顶棚,面粉行业的荣光不再,厂房变成了「磨坊城遗址公园」,设计师用玻璃结构填补了残损的外墙,周围建起了剧院和体育场。不闻机器轰鸣,但闻密西西比河流水鸣溅溅。


2018 年,我回国了。河汉清且浅,但被一片水面隔开的两个世界,之间的对立却愈加不可调和。一条小河仍在蜿蜒南流,但汇聚到香江,看到的那颗东方之珠,却因为暴力而蒙尘。也许在之后的日子,你我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追问,追问你的立场、价值观、民族认同。面对这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想起那首歌,总能觉得内心澄澈安宁。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我的祖国》告诉我们什么是值得守卫的东西:家乡的江河湖海,和被它们所哺育的人们。



「中国问答 70 年」第二问提问者 周源



这些年,有哪些像电子支付一样的东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电气工程硕士、知友 @李子寒泉 在这个问题下提到了我国的电力行业


曾经,1954 年,新中国终于在捷克的援助下生产了第一台汽轮发电机,容量 6000 千瓦,连现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居民小区的用电量都满足不了;


曾经,1981 年,为了解决武汉钢铁厂一米七轧机的电力稳定问题,中国建成了第一条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从河南平顶山到湖北武昌。但是,所有设备和技术全部是全套购买自国外,价格惊人,毕竟,那是一个进口国外设备修建一公里地铁就要 8 亿人民币的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八亿人民币。


曾经,1984 年,因为 1981 年全套进口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实在太过于昂贵,于是我国在建成了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的 500 千伏输电线路。后来,外国公司都笑了。因为无论是自产的充油电缆还是变压器都发生了漏油这种非常基础的问题,甚至,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用引进技术生产的六氟化硫断路器还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爆炸。


曾经,1989 年,中国三峡大坝的先导工程葛洲坝水电站修建了我国第一条 ±500 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葛洲坝至上海奉贤南桥换流站的葛沪直流。毫不意外,所有设备和技术全部全套购买自外国公司。不仅是输电线路如此,上海奉贤南桥换流站依旧如此,甚至连换流站内的草皮也是国外公司捆绑销售而来。其窘迫可见一斑。


后来,单机发电容量达 100 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站开始建造,其单机容量为世界之最。并且,16 台机组全部由国内公司承建,哈电和东方电气各承建 8 台;


后来,建成及在建的单机 100 万千瓦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近百台,成为世界上使用该高参数机组最多的国家;


后来,我们自主建设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百万千瓦核电装备、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和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3 兆瓦、5 兆瓦路上海上风机;


后来,我们从 2004 年起平均每年以1亿千瓦装机容量的速度增长;


后来,我们建成了特高压线路 18 条,总长度近 3 万公里,成为了世界上电网规模最大国家,输电线路总里程超过 180 万公里;


后来,我们拥有了世界上顶尖的电力二次设备和技术水平,和国际接轨的一次设备和技术水平;


后来,我们建成了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复杂、安全最可靠的电网;


后来,我们实现了全国 100% 通电,哪怕是再偏僻的山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我们的电线、电杆、电力工人,从十万大山到青藏高原,从天涯海角到塞外边疆……


支付宝为大家提供 24 小时永远在线的支付服务,我们为大家提供 24 小时永远在线的电力服务。


知乎机构号 @知乎校园 号如其名,立足本领域,提名了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教育


其实,改变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生了。在这个问题下,你能看到它所结下的果实:高铁、电商、移动通讯……但当我们透过繁茂的枝叶一路寻本溯源,就会发现,坚实的根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扎下:


教育。



上图出自《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到,哪怕是在最为「一穷二白」六十年代,国家都能实现接近 85% 的小学入学率,而这一数据在改革开放后,已经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另外,2018 年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初中毛入学率超过 100%(考虑到超龄入学情况,个别年份数据可能超过百分之百),高中毛入学率达到 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8.1%。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 2017 年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发布的报告,该年美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约为 40%。我们的教育事业虽然起步晚、基础薄,但从不甘居人下。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历史上,教育长期是少数人的专属奢侈品。据中国教育科学院统计,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文盲率竟然高达 80%,一个由上亿文盲构成的国家,是不可能普及电子支付、不可能取得如今种种技术进步的。


在黔西南的山区,乡村教师们在用每秒 1-10 比特的速率传递知识,与无知战斗;在不为人知的小城,英语老师对着录音机模仿发音,与封闭战斗……我们要感谢七十年来,所有教育工作者进行的每一场战斗。



「中国问答 70 年」第三问提问者 张艺谋



从 1977 年恢复高考到现在,上大学发生了哪些变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什么体验?



关于高考和大学,60 后电气工程师、知乎电气工程优秀回答者 @Patrick Zhang 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是文革老三届初中毕业生,初中课程仅仅读了几个月,接着就上山下乡,那时的我也才 13 岁不到。之后就是参加农村劳动,体验农民的生活,两年后入职走上工作岗位。学历和知识如此浅薄,心情的郁闷可想而知。到了 1977 年,国家又恢复高考了,希望和憧憬给年轻人带来梦想。


为了参加高考,我必须自学中学知识。我买过一些自学用书,例如《三角函数》、《代数和方程》、《解析几何》,还有《许莼舫初等几何四种》,这些读物的内容我早已熟悉。中学的物理和化学,我利用工作条件,做过大量的物理实验。只有化学实验,是通过一位熟人到某中学实验室去做的。如此一来,中学的数理化对我来说,已经不在话下。


一位中学数学老师介绍我读《数学分析》,以及《电路分析》等课程。下图是我自学过的读物:



其中的《数学分析》和《数学分析习题集》(吉米多维奇版本)就是我当时的读物。翻开《数学分析》的封面,扉页如下:



注意看它的编写日期,是 1960 年。我的这本书,出版日期是 1973 年。


这套《数学分析》有上下两册,我已经通读了一遍。所以,按我的实际知识水平,在数理化方面应对高考毫无问题。然而高考还有语文、英语和政治,这三门课可把我难住了。


我买了《许国璋英语读本》,疯狂地阅读起来。虽然口语不怎样,但应付考试问题不大。语文和政治课本,是找认识的中学语文和政治老师讨来的。在考前的几个月里,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于读书了。我的宿舍是单人的,里面放满了书、笔记本和草稿纸。我制定了完整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读书。


临近高考,英语取消了,真是太好了。到了高考那一天,我心情复杂地参加高考,为我的语文和政治担心。发榜后,我的成绩是整个地区的第二名。可惜的是,由于太过辛苦,得了肝炎住院。单位也私心地不想让我走,就这样我错失了当年的大学入学。


第二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走入大学课堂。当拿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第一次给自己喝酒庆贺。记得是瓶黄葡萄酒,也没菜,就一个人喝,还喝醉了。


至于我的学习经历,带着浓厚的国家政治形势色彩,是我们时代的产物和纪录。对于现代中国的学子们来说,这份经历是无法想象的,甚至有点传奇。但对于我们时代的人来说,却是现实存在的。


这就是我在 1977 年恢复高考后的纪录。


澳门大学中药学硕士、知友 @衍哥在印尼 则是 88 年生人,他来自江西省西部的一个小县城:


在记忆中,当时的环境下,学生和家长都没有太多选择,每个人都已经默认,高考是改变孩子命运(甚至改变家庭命运)的唯一机会。如果家里有高中生,那么头等大事就肯定是孩子高考,全家的压力都在高考成绩上。


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当然是难忘的,但是整个高考备战时期下来,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高考前晚发生的事情。


那晚的我因为太兴奋,整宿睡不着觉,一面想着考上大学之后生活会有什么改变,一定比待在小县城肯定精彩的多吧,各种可能性想走马灯一样在大脑里循环播放。一面又担心万一发挥不好,高考失利怎么办,复读吗还是找个一般学校将就。


不管强迫自己合上眼睛多久,大脑都是清醒的,一直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半夜大概 12 点的时候,听到我爸在房间门外小声叫我:


「伢子(江西方言的儿子),是不是还没睡?」

「是啊,脑子里想东想西的,睡不着哩。」

「你过来爸妈房间,我们陪你聊天吧。」


于是高考前那晚,一家三口破天荒的挤在一个房间的一张床上聊天。


大概就是聊考上大学之后想干什么,去到大城市生活有什么变化,一定要学会适应等等。具体内容已经随着时间过去模糊不清了,只记得爸妈都小心翼翼的避开明天就是高考这个话题。


聊着聊着,声音慢慢安静了下来,但是其实我还是没睡着,时不时翻身换位置。


突然我听到我妈小声说了一句话,带着一丝哭腔,这话我一辈子都记得:「伢子,要是实在是难受,明天咱们不去考了,爸妈能养你。」


当时我不知道该回应什么,只是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而这句话对年幼的我就像一剂强效但温暖的安神药,让我很快就睡着了。


幸好,后面几天考试发挥还算不错,我的成绩是全县前 10,省里大概在 1000 名左右,最后顺利考上心仪的学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第一时间我想的没有别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赶紧告诉爸妈,让他们高兴,算是当时尚年少的我,唯一能做的报答父母的事情。


后来多年后再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妈说当时那晚她和我爸都没睡,听到我卧室翻身的动静,担心我是害怕高考失利太紧张。在让我爸过来叫我之前,两人还在互相自责是不是平时给我压力太大了。她最后实在是忍不住说那句话,心里想的是如果儿子这么难受,觉都睡不着,第二天还得去考试,压力更大。不如不去了,咱家不要大学生也行。


我很幸运,在高考前的那一晚,感受到了天底下最无私的爱。这也成为了我以后人生迷茫或彷徨的时候最大的动力。



「中国问答 70 年」第四问提问者 刘国梁



新中国体育史上,有哪些比赛的瞬间令你心潮澎湃?



中国第一位男子乒坛大满贯提出来的问题,用他和他曾经率领的团队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了——知友 @甘棠 提到的,2008 年的中国乒乓球国家队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柳承敏近乎奇迹地战胜了王皓,转头扑向教练席上金泽洙的怀里,师徒二人抱头痛哭——而金泽洙,正是当年那个被刘国正救回七个赛点,与奇迹擦肩而过的韩国运动员。


20 岁的王皓被刘指导搂着走出场馆,他不是那个晚上唯一的失意人:雅典时差与国内并不夸张,那个盛夏的晚上,无数国人在电视机前见证了这一幕。


2008 年,在多方努力下,乒乓球团体金牌第一次进入奥运。四年的时光里,当年齐整整掉了的三根链子已然成长为了死亡之师:当是之时,世界上分别代表着最传统(直板快攻结合弧圈)、主流(横板弧圈结合快攻)、先进(直板无推挡横打)的三种打法的最强球员出战在同一支队伍里,这支队伍叫做中国国家队。


前无古人的实力匹配着后无来者的荣耀: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并且是两次。以至于奥组委不得不作出改革,规定同一个国家不可超过两名运动员报名单打——真正意义的后无来者。



之后的岁月里,人们用「二王一马」来记录这个乒乓球时代的名字。


自那以后,主力队伍几经轮替,到「龙獒蟒」,又到如今的「龙蟒胖」。男队十六年没有输过了,竟是真正的独孤求败。三十年为一世,即使对一个统治级的项目来说,也太统治级了。


2012 年,伦敦奥运。当年的柳承敏早已不能再凭借步伐和身体素质维系自己的进攻,他的名字在八年前成为「落后」的单面日直打法最后的辉煌。


当年噙着泪花走出雅典的皓哥已经变成了白告哥,一生以被视为「拯救了直板反面攻防」的先进直板横打技术纵横江湖。山高水长,江湖之大,寻仇隙?仇隙无寻处。


这一年的奥运男团决赛,在中国和韩国队之间进行。两个货真价实的老将,来为自己的国家站最后一班岗。


比赛结束,还没等得及颁奖,两国运动员先喜气洋洋地招呼着合照:大家很有默契地把柳承敏叫到了王皓旁边。


你俩站一起来一张吧


唉?真的叫我?


就是叫你啦


哈哈哈我来了


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竞技体育以国家为单位来说是和平时代微型的战争。一瞬间天翻地覆,喜悦的山巅和悲伤的谷底,一个人一生最好最壮丽的时刻凝聚在短暂的一场比赛中。赛场如战场,赛袍如战袍,运动员砥砺前行,并将运动精神传递到各行各业,与所有人共享荣辱,共襄盛举。


以项目本身来说,无关国籍,在前行的道路中,队友,对手,一同穷尽毕生之力探索这项运动新的极限和可能性。如同百川汇于江海,不问出处,终成辽阔。


是为史诗。


乒乓球之外,足球写手、知友 @羽则 提名中国足球国家队在沈阳五里河的那一战


2001 年 10 月 7 日,沈阳五里河,中国国家队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里主场迎战阿曼。


第 36 分钟,李铁长传李霄鹏头球摆渡,两名中国球员都出现在了抢点的绝佳位置。于根伟右脚劲射破门,帮助中国队取得了 1-0 的领先。



那一年,我居住的三四线小城市在市中心建了一个很漂亮的市民广场,有喷泉有小吃摊还有超大的屏幕。那一晚,电视上直播着这场比赛。于根伟进球的瞬间,我就站在广场中央,周围是一片欢呼的海洋。


那场比赛,最终的比分就是 1-0。凭借着于根伟的这个进球和这场比赛的三分,提前两轮闯入了 2002 年韩日世界杯的决赛圈。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这 70 年来有太多太多值得骄傲的荣耀瞬间,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虽然只是一场预选赛,拿到的只是一个决赛阶段的参赛资格,不是冠军也没有奖牌,却依然让我每每回想总是心潮澎湃。


实在是等了太久了。


从 1957 年曾雪麟和年维泗等球员第一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算起,我们前六次「冲出亚洲」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其中已经有过了太多的遗憾和眼泪。1989 年的「黑色三分钟」,我还不懂我爸为什么在电视机前泪流满面。1997 年的大连金州,中国队在 2-0 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伊朗连进四球翻盘,那是小学六年级的我第一次得到允许在电视上看足球直播,这次爷俩抱头痛哭。


贺龙元帅说的「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音犹在耳,作为世界第一运动,中国足球却始终走不上最顶级的竞赛舞台。2001 年终于成功出线,怎能不让所有足球人和中国球迷热泪盈眶?!



比赛结束时,广场大屏幕上出现了央视那个「我们出线了」的经典画面,周围无数人欢呼着跳跃着,把手里的饮料瓶和提前准备的鲜花扔到了空中。喷泉此时应景启动,我被浇得浑身湿透,却还是不想不愿离开半步。


当时还在上高中的我,第一次感受到足球和体育,原来真的可以如此激动人心!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后来的决赛圈里,中国队三场进 0 球丢 9 球,很快就结束了与世界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学校的校长曾经在大赛前保证,只要是中国队比赛无论白天上课还是晚自习,都临时停课在教室看球。可惜我们在下午看完首场 0-2 输给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之后,校长果断食言了……


再后来,我们都以为的中国足球星星之火并没能燎原,因为种种原因不仅没能再次打进世界杯,甚至水平和口碑都出现了下降。但我始终无法忘记,那个夜晚我站在广场中央,所感受到的如火热情和心潮澎湃。


当年的那个高中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孩子的爹。我们依然没有第二次登上世界杯的舞台,但我相信总会有再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一天。


等到那一天,我一定会跟自己的孩子讲讲当年的故事,说说于根伟的那个进球和那场 1-0 的胜利,对老爹这样的中国球迷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国问答 70 年」第五问提问者 屠呦呦



从你的经历来看,什么时候感到做一个中国人很幸福?



这个问题下,知友 @潮水岩 提到了晚上出门的舒心


每当晚上出门时,那种方便和安心让我感到很幸福。


有同学从北美回国,我去接机,那会儿天已经黑了。本来约一个比较出名的烤鸭店,排了号发现要等两个小时,要到晚上十点。于是放弃,找了一家小馆子。路上一路聊天,说很久没有看到晚上路上有这么多人了。


是啊,晚上吃完饭在路上遛弯,在国内是多么常见的场景。


沿途见到很多吃完饭的中年夫妻,拉着手聊着闲天,让人觉得这就是相扶白头的幸福状态。而说起这种状态,同学说在国外想都不敢想。


国外什么状态呢?


要么老老实实宅在家里刷剧,活泼一点的,总是喜欢去酒吧。公共交通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总要找一个人开车。


安全这个词是国外晚上出门始终躲不开的字眼。在国外,夜晚的公共交通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性,无论公交还是地铁,碰上醉汉或者流浪汉是大概率事件,有过几次这样的体验之后,多数人对公共交通避之不及。


在国内呢?很多城市已经有了完善的夜班公交服务,北上广深都有通宵的夜班公交,即使像洛阳或者嘉兴这样规模中等的城市,全市最晚的公交服务也会到夜里十二点。在国内,深夜的地铁或者公交带来的是比白天更为宽敞的舒适感,很少会有人担心自己搭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


而像我们这样的从事公共交通规划和设计专业人士,自己外出调研时,其实也在经常享受着夜间公共交通服务带来的便利。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想着如何更好提升夜间公共交通来更好服务市民。


就在几天前的 9 月 1 日,甘肃兰州和江西南昌两个城市同时宣布,地铁末班收班再延长半小时。


无论是广东佛山、浙江绍兴、黑龙江牡丹江还是河南焦作,夜晚看到公交大灯亮起的一刻,登上车,家就不远了。


夜晚的公交车,广东佛山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安全的黑夜,但一些地方比另一些地方更让人安心。


知乎法律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王瑞恩 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从他自身的经历出发,他觉得做一个中国人的最大幸福,是我国对毒品的零容忍


近年来,数不清有大小毒枭,栽在了中国人手中。


「金三角新教父」糯康,「威名」了得,拥有用突击步枪、重机枪、火箭筒武装起来、人数约 400 人的私人武装力量,以此掩护制毒贩毒产业。2008 年以来,糯康团伙制造了 28 起针对中国船只和公民的暴力犯罪,包括致 13 名公民死亡的「湄公河惨案」。


结果呢?2012 年,糯康在老挝被捕,引渡至中国,接受了中国法律的审判并被判处死刑,于 2013 年 3 月 1 日被执行。


加拿大毒品贩子,Robert Schellenberg,2019 年 1 月在中国被依法判处死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自己跳出来给他「撑腰」,质疑判决合理性。加拿大政府也坐不住了,提出「旅游警告」,警示加拿大公民注意中国法律的「执行中的任意性」(arbitrary enforcement)。


其实,哪有什么任意性,对毒品的雷霆手段,70 年来是一以贯之的。加拿大也有明白人:就是这位被判处死刑的毒贩 Robert Schellenberg ,2011 年的时候曾因贩毒被加拿大判过刑。


当时的法官 Neill Brown 恨铁不成钢地对他说道:「你已经生活在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之一了」。而 Schellenberg 后来的经历,也证明了自己前半生多么有幸生活在一个「宽容」的国家。


我对美国司法有一些粗浅的接触,不长的工作经历,给我留下很深的困惑。例如,明尼苏达州的法律,也就是大明律之中,持有 42.5 克以下大麻,法定最高刑期是一年。


对于持有更「硬」的毒品,比如海洛因、可卡因等等,初犯者可以获得一种叫做 Stay of Adjudication 的处理方式:不被判处有期徒刑,接受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正,如果表现良好可以不留下犯罪记录。


我无意靠贬低其他国家来体现自豪,也不想像三流公众号一样,渲染美国人民的水深火热博取眼球,只是想说出这一让我至今仍深感不解的制度:


第一次持有毒品,在美国法律中,有可能不会留下犯罪记录。


然而,毒品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之分,这样的制度,真的不是在开启无数个「无数次」吗?


中国对于毒品的打击,超越了立法和司法层面,而深入到了文化之中。除了中国之外,我一时难以想到还有哪个国家会把禁毒代表人物奉为民族英雄。然而,林则徐是悲情的,在他的时代,虎门销烟的壮举被英国商人称为破坏「商品」,给了侵略者话柄。


至少,那个在海边架起几门炮,就能让中国丧失司法主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以上就是本次「你好中国 · 问答 70 年」活动中的部分回答展示,如果你还想看更多回答,或者自己也有话想说,戳「阅读原文」或打开知乎 App 搜索「问答 70 年」,一起参与对祖国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讨论。



新中国成立 70 年,这场追忆往昔光辉的盛典,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


恰如岁月的长河,无数个体记忆的星光在斑斓闪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