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婴因「趴睡训练」憋死,谁是这场「杀人直播」的始作俑者?

知乎日报 2021-02-28

题图:《我不是药神》


近期 @芝士小馄饨 付费睡训 VIP 群里流出了多组对话截屏,三个月大的女婴因为被睡训最后自己翻身过去后趴睡窒息而亡。


图源:@小儿耳鼻喉郭亚丽医生


而她的妈妈在视频监控看到后因为担心「进去看娃就是睡训功亏一篑,将来还得复训」就一直不进去,而是在群里发视频问别的妈妈,最终导致错过黄金抢救期女婴窒息而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聊天记录

随后,机构「芝士小馄饨育儿经」回应:


在此,我们真心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能够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以及合法权益。


我们都不是当事人,所知悉事情经过也都是通过转述拼接。


受伤的是一位母亲,请舆论能够理智对待断章取义之词,请不要对涉及当事人隐私的记录传播。请不要对这位妈妈造成二次伤害。




怎样看待三个月女婴疑似因为妈妈参加睡训而窒息死亡案件?



母婴市场这块大肥肉

让多少人被猪油蒙了心



知友:金鱼妈妈(800+ 赞同)


母婴市场这块大肥肉,让多少人被猪油蒙了心。


什么是睡训师?


这玩意是本硕博系统培养出来的产物吗?


如果不是,那他们有没有从业资格证?


如果有,哪个部门给颁发的?


如果没有,这些民间机构归哪个部门监管?


如果能监管,有没有相应的监督和处罚机制?


为什么不把事前工作做足,总是等到悲剧发生再来倒查?!  


二胎效应刺激了市场对母婴领域的消费,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很多民间机构是持着与实际行业不相干的营业执照,干着「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个极大的安全隐患,请有关部门重点排查!


顺带说一嘴,近几年火热的早教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明明干着「幼儿园」的活,教学上不归教育部门监管、饮食上不受食药监部门监督、连日常晨检和保健工作都不受医疗部门管理,「办学」门槛极低


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父母都有能力去鉴别机构的合法性,这时候有关部门的监管与执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靠着「二胎经济」打擦边球的机构太多了。


这种机构大行其道,不出事各自安好,一出事一定会人命关天!



「哭声免疫法」的祸根在哪?



知友:Cecilia(1800+ 赞同,儿童教育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已经气到发抖了。


美国儿科学会也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好,都反复强调,对还不会实现 180° 自由翻身的宝宝来说,最安全的姿势只有仰卧。


没错,只有仰卧;不是侧卧,更不是俯卧。


所以,哪来什么所谓的「提前解锁趴睡技能」?


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又称童床猝死(cot death),国际上对其的定义为:婴儿突然意外死亡,死后虽经尸检亦未能确定其致死原因。



不要趴睡!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 4000 名婴儿死于 SIDS;日本报告的广义 SIDS 发病率为 0.4%—0.5%。SIDS 的发病年龄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 2 周-1 岁之间。


虽然其发病率比起其它一些婴儿期可能经历的疾病要低很多,但 SIDS 的可怕之处在于:


发病婴儿没有明显异常,时间常在深夜至清晨,多发于秋季、冬季和早春时分。


几乎所有猝死都发生在婴儿睡眠过程中,致死率极高,多数在发现时婴儿已经死亡。


导致 SIDS 的原因并不明确,不过有初步的结论:研究者认为有几项因素的重叠可能更容易导致这一惨剧发生。



为此,美国儿科学会还特意写过一篇专题文章,呼吁不要让宝宝趴睡。



在婴儿能 180° 自由翻身之前,不建议趴睡。



我自己在安全问题上更谨慎,所以在孩子 1 岁半之前,每次趴睡我都会再把他翻过来,以防万一。


当妈这件事,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啊!



家长的盲目



有时候我会觉得,部分现代父母在育儿方面的拔苗助长,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上周三晚上,我在分享「家庭数学启蒙 · 辅导篇」的时候,群里有一位妈妈,课后一直询问哪里可以买到七巧板。


七巧板这种集玩具和教具为一体的材料,我在分享中、分享后一再强调,尽量放在孩子 4、5 岁左右开始玩,甚至上小学以后再玩也不晚——


因为在孩子的认知发展进入前运算阶段,甚至具体运算阶段以后,七巧板对于空间和几何的促进作用,才会显现出来。


可是,这位一直询问到底买什么七巧板的妈妈,她的孩子才 1 岁 4 个月。


才 1 岁 4 个月啊,就要开始「鸡娃」了吗?


1 岁 4 个月的孩子,你给她七巧板也好,给她积木也好,甚至给她个苹果啃也好,都一样是锻炼空间能力。


这样做,不但让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对教具的兴趣,甚至买到这类适用于 3 岁以上孩子的玩具时,还可能因为 3 岁以下宝宝的啃咬而产生一定的风险。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孩子提前进入下一个阶段,真的是好事吗?


我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


在生长发育方面,更是如此。


一旦有人在群里提问「我家宝宝的身体怎么了?」


我们第一时间都会说:「抱歉,这种问题请尽快咨询医生。」


我的知乎后台有非常多咨询宝宝疹子、哭闹等等问题的家长,我都会果断拒绝咨询——医生的事儿,请交给医生来处理。


因为,我一直相信,妈妈自己带宝宝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去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哪怕最终被证明没什么问题,那也好过偶然的失误带来终身的后悔。


我想再次强调的是,在孩子的生长发育方面,我反对一切拔苗助长的行为。


比如,流行的「学步带」,绑在孩子胸前,大人提溜着,孩子就能摇摇晃晃,像牵线木偶一样往前走——这样一来,孩子学会的是正确的、自然的走路姿势吗?


显然不是。


比如,这种所谓的「睡眠训练」,说到底,让孩子哭够了,知道哭也没用,自然就不哭了,大人也就「解放」了?



不要忽略宝宝的哭声!



「孩子哭了不能抱」,其实就是哭声免疫法。


这个方法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者——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


他曾在 1920 年做过一个恶名昭著的小阿尔伯特实验


在实验中,华生将 9 个月大的婴儿,小阿尔伯特,放在有小白鼠和其他毛茸茸的物体旁边,让他自由玩耍。


然后,只要小阿尔伯特一接触小白鼠,华生就会立刻用锤子敲打铁棒,发出巨大的噪音。


一次又一次,只要小阿尔伯特触碰小白鼠,铁锤敲击声就会响起。


最后,不需要他们再敲打铁棒或发出任何可怕的声音,可爱小动物、毛茸茸的物品等——这些曾经令小阿尔伯特充满欢乐和好奇心的东西,现在都成了他最恐惧的来源。



更残忍的是,对毛绒物品的恐惧深深地冻结在小阿尔伯特的脑中,以至于他在实验后仍久久没有恢复正常。


这一实验让约翰·华生坚信:儿童是可以被训练的,并由此提出了「婴儿哭了不能抱」的哭声免疫法。


认为这样父母养育才会更轻松,宝宝长大也会更听话。


对每个父母来说,还有什么比宝宝哭闹更让人烦躁不安?


因此,在当时行为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华生的哭声免疫法由于效果显著,又恰好契合了家长的偷懒心理,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这套方法也漂洋过海流传到了中国,经过各种「育儿专家」的大肆传播和包装后,「孩子哭了不能抱,否则会宠坏他」的观念深入人心。


40 多年后,华生的训练法遭到了哈利·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的挑战。


哈洛将刚出生的小猴放在笼子里,发现这些小猴即使得到了充足的营养,但在裸露的铁丝网笼地板上却无法生存过 5 天。于是,哈洛设计了两个「代母」。



一位像真正的猴子妈妈的绒布妈妈,它温暖、柔软而耐心,但却不提供食物;另一位是金属丝网妈妈,它裸露出金属丝,同时为小猴子们提供食物。


在连续 165 天的测试中,哈洛发现,小猴子们虽然会去金属丝网妈妈那里获得食物,但更愿意和绒布妈妈待在一起。


当它们受到惊吓时,也会立马冲过去紧紧地抱着绒布妈妈,慢慢安静下来。


因为金属丝网妈妈虽然能够从食物上「喂养」孩子,却缺乏绒布妈妈对孩子的接触、拥抱、抚摸。


换言之,如果只供给宝宝食物,那仅仅只是宝宝的「食物提供者」,而不是他信任喜爱的「妈妈」。


在这一场食物供养和接触拥抱的选择博弈中,我们同样可以窥见母爱的本质——


对宝宝来说,比起食物,更重要的其实是妈妈温暖的抚摸和安慰。



「哭声免疫法」所生长的土壤



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中国家长信奉——抱,会让宝宝的依赖性更强;不抱,则可以让宝宝更独立。


正是在这种底层的观念之上,长出了各种所谓的「儿童训练法」。


比如认为:


孩子哭一会就好

孩子的哭全都是演给大人看的,那你就静静看着它演

等他哭完发现没用了,自己就会睡了

他发现哭没用,自然就会听话了,以后也不会在哭了


「让孩子哭去吧,哭够就好了」是反妈妈天性的。


在人类的基因深处,没有一个妈妈会在宝宝的哭闹中安然睡去,宝宝的哭声正在提醒成人,他需要帮助!


可是,上述这些观念,却迎合了一部分人「偷懒」的心理,从而大行其道。


这次「睡眠训练事件」,其实出事的机构早就在行业内被认为是「x 教」了。


2019 年,他们的培训和扩张机制里面,有几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 一对三提供咨询,10 天时间,收费 1999 元,这还是最便宜的,贵的多达 6000 元以上;

  • 只要介绍人入群,就给予高额回扣;

  • 在该机构做过咨询,就有机会可以摇身一变,去指导别人。


在我看来,第三点尤其可怕。


很多人在说这个妈妈蠢,缺乏判断能力。


没错,她确实缺乏判断能力。


可是,当她进入这样一个精心包装过,让她愿意花 6000 元的组织时,她本能地就会去相信里面所谓的专家说法。


在这样的讨论氛围中,大家都说没事,他们是专家、是过来人,对一个新手妈妈的影响是巨大的——花钱请来的月嫂,都会让很多新手父母言听计从,何况是面对这一群专家呢?


在我们去指责这位妈妈的时候,可能更需要反思,是怎样的舆论土壤和机构营销,造成了今天的悲剧?


对于 1 岁以下的宝宝,美国疾控中心也好、美国儿科学会也好、世界卫生组织也好,都会强调一个词——响应式护理。



对宝宝哭声的及时回应,是妈妈与生俱来的本能。


1 岁内的宝宝还不会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哭泣和比划的行为,其实就是对自己内心需求的一种诉说。


当宝宝哭泣的时候,请看到他、保护他、爱他。因为,我们能给予孩子的安全感,就像一罐能随身携带的金子,即使未来他孤立无援、屡次失败时,也会从中获得勇气,再度站起来。


我想,这也是在孩子 3 岁之前,父母所能给予的,相伴孩子终生的礼物。


愿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

1.^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sleep/Pages/Preventing-SIDS.aspx

2.^https://www.aap.org/en-us/advocacy-and-policy/aap-health-initiatives/7-great-achievements/Pages/Reducing-Sudden-Infant-Death-with-Back-to-.aspx

3.^Watson J B, Rayner R. Conditioned emotional reactions[J]. J Exp Psychol, 1920, 3(1):1-14. 

4.^Watson J. B., & Watson R. R. Psychological care of the infant and child. New York: Norton, 1928, 4:81-82.

5.^Harlow H F. The nature of lov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58, 13(12):673-685.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Harlow/love.htm?session=A19sRVsBY90pGgZLqKsmx52pUJ

6.^https://www.cdc.gov/ncbddd/childdevelopment/early-brain-development.html




男生如果真的爱一个人,是想要立刻发生关系还是舍不得碰她?
本周知乎热榜 | 「黑人抬棺」是什么梗?考研国家线公布,山东理工虐猫者被退学
求求你,这种低情商的事千万别再做了


戳「阅读原文」查看剩下的 900+ 回答


愿悲剧不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