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乎高赞:即使你已经「人到中年」,可能还是逃不开这些「学生思维」

知乎日报 2021-02-28

题图:《穿普拉达的女王》



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



本文内容来自

答主:马力在知群(10.2 万+ 赞同,移动互联网、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等 6 个话题的优秀答主)

答主:浅草先生(1.9 万+ 赞同)

答主:坏脾气(4.6 万+ 赞同)

 

 

 1 

认为要准备好了再做

 
持续地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机会),本能的想自己还没学过(就像学校里读书时突然遇到了一个还没学到的内容),回避,总觉得要自己准备好了才行,但是却因此错过了机会。


很多时候,是你有了责任,有了目标,才会让自己更强大,而不是自己强大了再做某事。永远让事情推些自己走才好。



 2 

懒于改变


很多人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在一条轨道上,就不想改变。因为上学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就可以,但真正开始工作了并不是这样。


例如很多人都觉得互联网行业(或者其他某个非自己专业的领域)不错,要转行,但是只是说说而已,一晃就很长时间过去了,除了说说、想想,并没有什么改变。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并没有魄力,缺乏落实到行动中的意愿,只在等待,但是等待并不会有什么结果。



 3 

小红花意识


当然这是人的天性,人们都希望被认同、被表扬。但是有时候,就是得忍受、承受阶段性的在角落里。


可能很辛苦,可能做了成绩,没有人认同会觉得很委屈,稍稍做出点事就特别想获得认同。


其实,往往需要时间、需要积累与沉淀,很多事你是在为自己做,做的多了,大概率会有好结果,即使不是当时立刻就会有。自己的行为过于依赖周围人的反应,反而会打乱自己的节奏。



 4 

不会问个好问题


学生时代大多数人接受的教育是单向的,有一个同病就是不会问问题。


问出一个好问题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经常有人问我怎么学习互联网产品、学习 UI/UX 设计等,但是发现很多人问的问题都很空很大,比如说自己现在转行,很迷茫,有什么建议(太空洞),自己不知道该学些什么,能不能给建议。


问题问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别人才能有效的回答你。



 5 

自己的学校强,就认为自己也强


很多名校毕业的同学容易有这个问题。其实工作中大家看重的还是实际能力,尽管名校背景在找工作时会有帮助。


学历和学校的背景只具有概率层面的意义,一所好学校的毕业生通常表现好的概率大一些,但是并不必然表现好。


如果自己明白这一点,踏踏实实做事,赢得信任,会让自己走的更稳。而反过来自以为是,稍有错误,这种反差反而很不好。



 6 

不知道自己的劳动价值


不要看轻你的劳动价值,不要不敢去谈薪资,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三年前,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因为心里还是「我什么都不懂,我需要学习」的心态,所以我根本不敢谈薪资。


脏活累活抢着干,每天加班到晚上 10 点。努力学习新接触到的东西,下班后还要看会儿书,充充电。


面对老板提的过分要求,我也不敢怨言。我以为,这些都是正常的。


后来,同事陆续离职,一直招不到什么人,我的任务就更重了,一个人包揽市场、运营、商务、文案等等工作,而薪水,也只是象征性的涨了几百。


我提交辞职信的那天,老板很愤怒,他觉得我给你一份工作,教会你这么多东西,你居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一走了之?


老板的态度,终于让我彻底失望。最起码的,你给的薪水都不够我在这个城市生存,我那些日日夜夜的辛勤工作,都没有得到基本的回报,你却还妄图用恩情来裹胁我。这实在太过分。


离开之后,我才发现了新的天地。


之后的两年里,我尝试过多种不同的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成长和提高。甚至一度做到总监的职位。


我终于拥有了要求获得正当回报的底气与实力。


你没有欠谁的,工作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老板终究是老板,员工始终是员工。无论关系再好,也做不成真朋友。



 7 

不会坦然地接受来自别人的非常具体的且小小的好意


下面细说:


从小我受到的教育都是,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要谦让要客气要有礼貌。于是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面对别人善意的帮助或邀请,我总是先流露出一副惊慌和错愕的表情,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


说到这里,请大家自行脑补一下,一个年轻人,努力想要表现出礼貌和客气,却看起来慌慌张张手足无措,给人留下的印象只有:小家子气。


举个例子,刚工作,来到一个新环境,大家可能相互都不熟悉,我的一个同事想要做些什么来打破可能比较尴尬沉闷的气氛。「嘿,我早上从家里带了两个苹果,感觉这会儿有点饿了,咱俩一人一个吧?」


「不用不用,你吃吧,我不吃,谢谢啊。」这是我受的教育啊,要客气嘛,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接下来很有可能就是,「哦,那好吧。」她也不好意思吃,默默地把苹果收了起来。


她的好意被拒绝了,气氛更尴尬了,更重要的是,我还傻逼地以为我有礼貌呢,殊不知,这一点点「礼貌」成了我们快速熟悉起来的障碍。


有时候像这样小小的好意如果能够顺利达成,就可以快速拉近两个原本陌生的人之间的距离,建立联系,为日后的深层接触做好恰当的铺垫。


想象一下,如果情况是这样的:


「嘿,我早上从家里带了两个苹果,感觉这会儿有点饿了,咱俩一人一个吧?」


「好啊,刚好有点饿呢,这苹果真是太及时啦,谢谢你啊~」


那么接下来呢?


「不客气啊,哎,你叫什么名字呀?/在哪个部门呀?/……」


我们互动了,于是我们认识了,于是我们就要有交情了。


而「交情」这东西,小到帮忙打卡,大到工作协同包容,都必不可少。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的来说,「学生思维」就是认为:


1. 不接受别人的好意就是客气


2. 不接受的同时再带上谢谢就是礼貌


3. 欠别人的是不好的


4. 总觉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


5. 人与人之间「彼此利用」是可耻的


而成熟的成年人则明白:


1. 不接受别人小小的好意是对立或敌意


2. 不接受的同事再带上谢谢是冷冰冰


3. 欠别人的我总会还回去的,这种你来我往不会只有一个回合,而且程度必然会越来越深


4. 自己搞不定一切,我需要别人,同样别人也需要我


5. 人与人之间就是彼此利用的,这是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则,是客观规律,我不被人利用,说明(1)我没有价值,(2)我被孤立了。而无论哪一点,都是非常糟糕的。


最后,再补充一下,「非常具体的且小小的好意」是有限定的,如果好意非常贵重,无论是实物还是某种行为,你觉得你没有办法回报他,就不要接受。这里再不细说了,大家应该都能理解。




歌手演唱中带的耳返里放的都是什么?为什么那么重要?

本周知乎热榜 | 《除暴》热映,马拉多纳去世 ,女孩生日被叫回加班崩溃大哭,「嫦娥五号」搭乘「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

知乎神吐槽 | 你们麻醉后说过什么蠢话?


戳「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回答

觉得有用就点亮「在看」吧

孕妇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