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中有哪些小细节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知识?

知乎日报 2022-07-18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


在第 n 次掏出耳机线,又又又缠在一起的时候,我忍不住在知乎搜索:为什么耳机线老是缠在一起?


原来,耳机线缠在一起的背后,是拓扑学中的扭结问题。

其实,如果细心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知识。

比如,为什么薯片是弯的?为什么翻书时会舔一下指尖?为什么浴室里掉在地上的头发不好捡?

今天,我们就跟着知乎答主们一起看看背后的原理吧!

 
为什么薯片是弯的?


不知道大家在吃薯片时,会不会想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薯片是弯的,不是直的?
 
难道是因为薯片油炸了之后,边边刚好自己翘起来了?

知乎答主 @厨房人类 介绍了背后的科学知识:

事实上,薯片弯弯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很牛的科学知识,这个知识甚至被拿来设计北京冬奥会的速滑场馆。
 
 
2018 年的时候,国外有专业机构,对乐事和品客的桶装薯片进行了一个比赛。
 
比什么呢?比的是谁更不易碎。
 
 
最终的结果是,品客暴打乐事,更不易碎。
 
那品客赢在哪里呢?
 
就赢在了这弯弯的结构上。
 
 
品客桶装薯片的形状在数学微积分里叫「双曲抛物面」。
 
因为形状很像马鞍,所以也叫马鞍形。
 
 
拥有马鞍形的薯片,能让薯片变得相对比较坚固。
 
不仅能承受拉扯,还能承受推挤。
 
在受到拉力时,双曲抛物面的凹面会承受张力;
 
而在被挤压时,凸面部分可以承受张力。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薯片再薄,也异常稳固」这个问题。
 

 
高手甚至还能用马鞍形薯片,稳稳地搭出一个圆环,而且不借助任何胶水。
 
 
马鞍形除了让薯片变得更坚固,那弯弯的弧度还能让薯片易于存放。
 
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
 
一堆薯片叠在一起之后,薯片就前后左右不能运动了。
 
 
这样装在盒子里就很稳定,不会那么容易碎了。
 
 
相比之下,乐事的桶装薯片虽然也是弯的,但它没有品客的双曲抛物面。
 
乐事的桶装薯片,属于抛物柱面,江湖人称「圆弧形」。
 

左边乐事,右边品客

 
马鞍形薯片和圆弧形薯片,从外观上看很像。
 
但马鞍形薯片屁股比较平,而圆弧形薯片屁股比较翘。
 
圆弧形可以用一张纸拗出来,你把一张纸卷一下就是一个抛物柱面。
 
但是马鞍形,也就是双曲抛物面,无法用一张纸模拟。
 
 
当然了,乐事这样的结构,并非没有好处。
 
它的薯片一旦碎了会很对称,顺着中间的应力线变成两半。
 
而且这种圆弧形薯片,吃起来的体验很好。
 
一口下去,薯片刚好可以覆盖在舌头上,能最大化接触面积,从而能更快地感受到上面的调味粉,体验特别爽。
 
 
而品客虽然结构稳固不易碎,但不碎则以,一碎就是四分五裂。
 
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消费者的食用体验。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袋装薯片有这种马鞍形吗?
 
答案是没有的,因为袋装薯片和桶装薯片的制作工艺是不一样的。
 
桶装薯片是用薯粉做的,先压制成椭圆薯片形状,再切成规则的形状,最后再油炸。
 

 
而袋装薯片,则是由新鲜的土豆直接切成薄片油炸而成的。
 
因此它们炸出来的形状,基本都是不规则的,不过更好吃一点。
 
而如果你看到袋装薯片弯弯的,那真的是油炸之后,边边自己翘起来了。
 
 
说回到桶装薯片的「双曲抛物面」。
 
这个稳定的结构,不仅被人应用在薯片中,甚至在建筑中也随处可见。
 
除了上面说的北京冬奥会场馆,2012 伦敦奥运会的室内自行车馆,也使用了这一结构。
 
 
使用了马鞍形结构,竟然节省了整整一半的材料,只用了 1092 吨钢材。
 
建造时间也缩短了一半,减少材料,节省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碳排放。
 
 
无独有偶,加拿大丰业银行马鞍体育馆,这又是一个超像薯片的建筑。
 
坐落在加拿大,同样用了双曲抛物面。
 
 
那么将「双曲抛物面」应用在薯片中的人是谁呢?
 
这位大神名叫吉恩·沃尔夫。
 
许多人可能想不到,他居然是一名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新日之书》。
 
《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称他为科幻史上最好的作家之一。
 
 
老爷子在 2019 年 4 月逝世,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曾参加过战争,读过机械专业,后来成为宝洁的工程师,为品客薯片开发了切片机器。
 
后来才开始写小说,甚至还获得了科幻小说星云奖,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从小小的薯片到超大的房子,都渗透了万古不变的几何学。
 
这一切无形的东西,悄悄构成了我们眼前所见的世界。
 
下次再吃薯片时,别忘了拿在手里仔细看看。
 
我们吃下去的不仅仅是薯片,而是人类无比闪耀的智慧!


生活中的「黏附」现象


书页或者塑料袋粘在一起的时候,有人会习惯舔一下指尖再去翻。

这其中又有什么科学知识呢?来看看知乎答主 @Yi Yang 的介绍:

有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背后的原理都是同一个。

比如翻书之前舔一下指尖,猫和狗可以舌头舔舔就喝到水,雨滴挂在叶子上,浴室里掉了的头发粘在地上不好捡,还有东京奥运会被禁掉的朝乒乓球哈气。

水珠挂在叶子上


所有的这些生活小细节,其背后都是同一个广泛存在的物理现象,叫做黏附。

黏附是指不同的物体接近时倾向于黏在一起的现象。

就好像一对你情我愿你侬我侬的情侣,一旦靠近,就想黏在一起。

两个东西能黏在一起,小朋友都知道是因为有「黏力」。但是科学就是要问这个「黏力」是什么。

这个「黏力」深究起来,其实是很多种高大上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容易想到的是范德华力,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的引力。

还有化学键造成的黏附力,比较常见的是氢键的引力。

有时候还有机械结构造成的黏附力,比如壁虎可以爬墙。

还有一些黏附力是因为静电吸引,甚至于原子扩散产生的黏附力。

氢键


开篇的例子,都有水的参与,用到的主要是比较常见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产生的黏附力。

水起到的作用,一个是提供氢键带来引力,另一个是填补接触面的空隙,拉近距离并且扩大接触面积。

这也是为什么指尖干的时候翻不起书页,而舔湿的纸条可以直接贴到打牌输了的人脸上。


水可以极大地增强两个物体间的黏附力,所以湿了的指尖更容易翻书,沾了水的头发会黏在地砖上,而被哈过气的乒乓球,会有一点黏性的增强。

水本身也有黏在其它物体表面的能力。

比如露水附着在树叶上,雾气凝结在浴室的镜子上,或者猫狗喝水的时候,水黏在猫狗的舌头上。

狗喝水


猫和狗是如何趴在那里把水喝掉这件事,科学界最终定论其实比想像中晚得多。

狗喝水的时候,把舌头卷成一个反向的勺子的形状,这也导致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狗喝水是用反卷的舌头把水舀进嘴里。

但是猫并不会把舌头卷成勺形。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2011 年的时候,两位科学家 A. W. Crompton 和 Catherine Musinsky 挑战了狗靠舌头舀水的理论。

他们研究发现,虽然狗在喝水的时候舌头反卷成勺形,但是水并不是被舀起来的,勺形只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的一种方式而已。

其实狗和猫一样,都是用舌头和水接触再收回,靠黏附力将水拉起来,引入口中。

研究水的黏附有用吗?毕竟想要比较强的黏性,有那么多胶水可以用,而和胶水比起来,水的这点黏附力确实是聊胜于无。

然而黏性真的越强越好吗?

便利贴的发明,最初就是 3M 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不够黏的胶水,在放弃这个配方之前,把它用在了这种可以反复撕贴的小纸片上,就变成了黏得刚刚好的便利贴。


日常生活中还有另一件事,像便利贴一样,也需要反复地黏附再分离,那就是打扫地面。

打扫地面,无论用什么工具,都需要两步。

如果是扫把,第一步是扫进簸箕,第二步是倒进垃圾桶。

如果是拖把,第一步是把灰尘擦到拖把布里,第二步是把灰尘洗出去。

如果是吸尘器,第一步是把灰尘吸进尘桶,第二步还是倒进垃圾桶。

归纳一下,第一步是把脏东西「黏」到工具上,第二步是把脏东西从工具上再「撕」下来。

水的黏附力用来清洁地面,就像便利贴一样,黏得牢靠,撕得容易,黏性刚刚好。

刚刚好的黏附力,带来的是足够强的清洁力,又可以足够容易地把脏东西分离下来。

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知识?评论区留言交流吧!
 

题图来源:《明星大侦探》
编辑:好运莲莲
排版:蜂蜜栗子




知乎热门文章


有哪些东西你知道很贵,却不知道居然那么贵?


知乎故事|有哪些瞬间会让你觉得对方情商高?


有哪些外行人看来很蠢的设计,实际上却是精妙无比?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亮「在看」,分享这些有趣的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