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哪些知道后让你震惊的冷知识?

知乎日报 2022-08-26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各行各业的知识都有一定了解。


但是有一些信息我们自认为是正确的,知道真相后却直呼震惊。


各个领域有哪些让人颠覆认知的冷知识?和知乎答主一起看看吧。



种树狂魔



知乎答主 @行影旅行 分享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环境保护领域的冷知识:


你知道吗?有一件事,中国默默坚持做了 70 年,这件事,可能连很多国人也不了解!
 
一切要从 NASA 的一条推特开始说起。
 
 
翻译过来的大体意思是:「 NASA 卫星发现,地球比 20 年更绿了,而且,竟然是中国和印度的主导了这场治愈地球的行动。」
 
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都说:「尽管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陆地面积仅占全球 9% ,但绿化面积却占了全球 1/3 ,以前我们提到这两个国家都认为是过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事实上,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使森林覆盖面积增加、真正治愈地球的,只有中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NASA 从头到尾说的都是「绿色面积增加」,绿色增加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森林面积增加,二是农作物面积增加。
 
中国的绿色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森林面积增加(森林占 42% ,农作物占 32% );而印度的绿色面积增加,绝大多数来自于农作物面积增加(森林占 4.4% ,农作物 82% )。
 
中国森林的新增面积已经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当之无愧的「种树狂魔」。
 
 
中国在植树造林成果上,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把一片形成于唐代、存在了上千年的「毛乌素沙漠」变成了「毛乌素森林」,在一个多月前刚上过热搜。
 
光看文字可能还不足以理解,上一组对比图。
 
 
别以为「毛乌素」只是西北内陆一片默默无闻的小沙漠,它位于陕西与内蒙交界处,大约 4.22 万平方公里,面积比整个海南岛还要大,相当于丹麦一个国家的面积,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
 
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里的沙漠取景地就是这里。
 
 
毛素乌沙漠曾让陕西人民吃尽了苦头。从 1959 年开始,当地人就开始了与毛素乌沙漠的「战争」。
 
其中有一位叫殷玉珍的农家妇女,19 岁嫁到内蒙毛乌素沙漠腹地,丈夫家很穷,一间半掩在沙漠中的小地窖,就成为了她的婚房。
 
 
日子本就过得艰苦,无止境的风沙更是让日子难上加难。
 
风吹石头砸烂门,一掀锅盖半锅沙,只要刮风,裹挟在风里的黄沙就会侵袭他们的房子,为了不让房子被沙尘吞没,等风停了,她就要马上拿上铁锹挪开门外的沙土。
 
 
不仅如此,为了生存,丈夫常常需要穿梭在沙海中捡死去的猪羊,每一次的外出,都极有可能再也回不来。
 
贫穷和黄沙的双重打击,让她苦不堪言——
 
「我再也不想被沙子欺负了,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要向沙尘低头!」
 
1986 年,她一咬牙把仅有的一头羊卖了,换回 600 棵树苗,小心翼翼地种在自家房子周围,日夜精心照料,一年下来,活下来多少呢?10 棵。
 
倾家荡产换回来的成果,只有这区区 10 棵树。
 
可殷玉珍不服输,一棵树能活,那么一片林也能活!她和丈夫就这么不顾一切地「傻乎乎」地种了下去。
 
 
他们到外面打工,给人掏粪、盖房子、干农活,别人打工要的是钱,殷玉珍要的却是树苗
 
一棵接一棵,一年复一年,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要攥在手里。就这样,整整 32 年,他们栽植树木 200 万株,沙柳、草不计其数,硬生生把 7 万亩沙地种成了绿地。
 
 
不止殷玉珍,也不止毛乌素沙漠。
 
北京、天津、山东的朋友一定记得以前华北地区沙尘暴肆虐的情景。那时候随便刮刮风,房子外面就是黄沙滚滚,每次出个门满头满脸都是沙子。
 
尤其是在上世纪 50 年代的时候,北京平均沙尘天数高达 56.2 天,那时候老百姓进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站门口拿鸡毛掸子把身上的沙子扫干净。
 
 
这源自于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浑善达克沙地对华北地区的轮番「灌沙」。
 
于是,中国决定用一项几十年时间的浩大工程,解决「沙漠化」的问题,这个工程叫做「三北防护林」工程。
 
以其中一个项目为代表说说。
 
浑善达克沙地的前沿有个地方叫塞罕坝,如果在这里种起一片树林,就能拦住吹往北京的沙尘暴。
 
于是,1962 年,369 个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的年轻人,或坐车、或骑马、或徒步,踏上了塞罕坝的土地。
 
 
他们来自全国 18 个省市,其中有 127 个人,不过是刚走出学校的大中专毕业生。一留就在当地留了几十年。由于条件恶劣,第一代在塞罕坝的造林人平均寿命仅仅只有 52 岁。
 
5 年、10 年、30 年、40 年……三代造林人在塞罕坝足足奋斗了半个世纪。
 
 
塞罕坝不过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部分,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涉及了 13 个省、551 个县、全国 3.13 亿劳动力,几亿人的努力,让这两年沙尘暴在华北地区近乎绝迹。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中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另一个真相是——
 
中国是全球沙漠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很少人知道,中国已经「偷偷」种了几十年的树,治理了几十年的沙漠化。
 
也很少人知道,无数无数的中国人民,在黄沙漫天的苦涩里英勇地战斗,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不叫沙给欺负死」。
 
 
环保上,中国真的太低调了。我们只会闷头干事,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

 

火箭小组



知乎答主 @一条贼鱼 分享了一个航天领域的冷知识。


 
《火星救援》里面有这么一段。
 
很多人看电影的时候当做小趣闻就此一带而过了,我回来之后感兴趣就查了一下。
 
这件事儿发生在 1939 年,是加州理工学院一个叫「火箭小组」的组织在宿舍做实验的时候火箭主体爆炸,把宿舍墙炸出了一个洞。
 
然后学校把他们赶出了宿舍,为他们找了一块河谷作为实验基地,这块建在河谷上的实验基地就是现在 NASA 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
 
「火箭小组」的最初五个成员就是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
 
在这个成立于 1937 年的「火箭小组」的最初创始人的五人名单里,我发现了一个名字:
 
钱学森
 
 

「cha」



知乎答主 @匠人工坊小刀匠 分享了一个语言领域的冷知识:


以前一直以为,茶在中国叫「茶」,在外国都叫「 tea 」。
 
直到茶友给我分享了这个冷知识:
 
在海外国家,如果茶是由中国陆路入境的,则当地管它叫「cha」,如果是由海路入境的,则当地把它叫「tea」。
 
古代,我国的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很多陆路国家:
 
像土耳其,就叫「chá」;
 
巴基斯坦和俄罗斯都叫「chay」;
 
以及阿拉伯语中叫「shay」;
 
它甚至深入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成为斯瓦西里语中的「chai」。
 
这些发音几乎都跟「茶」一样。
 
而由海路,被荷兰贸易商带到欧洲的,多叫「tea」。
 
因为荷兰人在东亚的港口主要建在福建和台湾,在闽南话里,茶的发音就是「teh」。也有人说发「dei」的音,也有人说是「die」。
 
于是有了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ee」,以及英语中的「tea」。
 
 
你那里的茶,叫什么呢?
 

撕便签正确姿势



知乎答主 @土豆泥 分享了一个或许会对你产生帮助的生活冷知识: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便条狗和齐整党的话,下面这个冷知识可能对你有用。
 
我们一般是这么撕便条的:
 
 
但是撕后经常会变成这样,尤其便条本是那种宽型的:
 
 
 
弯弯皱皱的,容易卷起来掉下去,经常要在底部再补一层胶。
 
如果你是这么撕的:
 
 
那么平整度就好,卷曲度就不大:
 
 
其实很多便签纸的外包装上也会教你怎么贴,但是不少人都懒得去看 hhh ……

希望对你们有用。


题图来源:《破事精英》



知乎热门文章


吃东西的方式是如何反映一个人的教养的?


哪些你以为健康的食品其实没有那么健康


有什么东西看上去很值钱却便宜到不可思议?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