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挣钱四线花,「数字游民」真香吗?
最近这两年,在中文互联网上「数字游民」这个概念被广泛地提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选择并践行这种一边工作一边旅行的生活方式。
其实,「数字游民」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它究竟指的是什么?哪些工作适合「数字游民」来完成?「数字游民」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
我们采访了知乎上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数字游民Jarod,听他来与我们分享,成为「数字游民」,将会遇到哪些乐趣与挑战。
起源于上个世纪末的生活概念
起源于上个世纪末的生活概念
「数字游民」,通常是指无需办公室等固定生活场所,利用数字网络手段完成工作的一群人。他们往往通过网络承接一线城市的工作需求,实际却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或更有甚者直接去往了生活成本更低廉的国家和地区居住,进行跨国办公。
这个概念是在 1997 年,由著名半导体公司日立公司的前 CEO 牧本次雄在他的《 Digtal Nomad 》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由于他对半导体行业摩尔定律的深刻理解,早在 25 年前,他就在这本书中预言了未来的人类社会,高速的无线网络和强大的移动设备将会打破职业与地理区域之间的强关系,成千上万的人会卖掉自己的房子,去拥抱一种在依靠互联网创造收入,但在全世界自由移动的全新生活方式。这种人就是被称为「数字游民」。
在某种程度上,数字游民可以被笼统地理解为一种被数字信息技术赋能的全新生活方式。Jarod 选择成为数字游民的个人经历,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晰、深入地了解这种生活方式。
内蒙古长大的 Jarod,大学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就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后去往非洲从事石油勘探工作。那几年全球油价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动巨大,身处异国他乡的 Jarod 职业发展并不顺利。
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他首次接触了生活方式设计和地理套利的理念,萌生了成为数字游民的念头。
2013 年注册知乎帐号时他并没有明确的运营目标,日常点击主要是浏览他人的内容进行内容消费,在接触了「数字游民」理念之后,2015 年起他开始积极地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实现了从内容消费者到内容创作者的身份转变。
哪些人,会选择成为「数字游民」
哪些人,会选择成为「数字游民」
后疫情时代,全球主要互联网公司开始大力推行远程办公,越来越多的公司允许并鼓励自己的员工自由选择办公场所。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在工作的同时,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和旅行。办公地点灵活的工作、生活方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
Jarod 告诉我们,在「数字游民」群体中,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转变过程与他类似,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很小就接触互联网的一代人,职业方向以程序员、设计师、市场营销、内容创作者等无需身处固定办公地点,只要网络顺畅,随手都可以开展工作的人群为主。
但与这些人接触久了,经过仔细了解之后,Jarod 发现不同的人选择成为「数字游民」的理由大不相同。
一类是想要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储蓄或生活质量的人。一线地区的薪资水平远远高于二三线地区。但同样的,一线地区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和时间成本也相应地水涨船高。
这类人在一线地区工作多年,积累了相应的工作技能、人脉资源后,选择定居在生活环境更好、生活成本更低的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地区,通过高收入、低成本的工作生活状态,增加自己的经济实力,以达到早日实现个人经济自由的目的。
Jarod 在曼谷的时候曾遇到一个土耳其大叔,他的全职工作是为 http://Booking.com 上的酒店介绍做土耳其语版本的翻译,但他早已不在土耳其生活了。
还有一类是热爱旅行、渴望在有生之年去世界各地看看的人。随着工业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人们不得不被「束缚」在办公楼、产业园区当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过着「公司」与「家」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工作节奏很快,但浪费在通勤上的时间却并不少,极端通勤状况更是屡见不鲜。
因此,很多人觉得与其走在通勤的路上,不如走在旅行的路上,实现自己身心的自由。
在清迈的时候,Jarod 认识了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年轻人,他自己设计了一款产品,联系了深圳的代工厂制作,做出来的成品委托加拿大的一家代理公司负责发货,而他本人只需要时不时优化自己的销售渠道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无论他人在哪儿,只要有网络,他可以在线上操纵一切。
至于 Jarod 本人,他告诉我们目前他还属于第二种情况,一般会在某个目的地生活 3-6 个月,想要趁年轻多走走、多看看。
但同时,他也期许能够找到可以长久居住的目的地,理想状态是可以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拥有 2-3 个永久居住点,这样就可以根据季节,自由选择生活的地点。
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地践行「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外,Jarod 在知乎持续分享他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机缘和挑战,以及他对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看法。这帮他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知乎「作为一名数字游民是种怎样的体验」问题下, 知友 @蓬岸 Dr.Quest 在分享自己的经历时曾专门提到是受到 Jarod 的影响。采访中我们才得知,原来他们并没有见过面。两个人各自「游荡」在自己的道路上,通过知乎建立连接,这种「神交」恰恰正是数字时代给予「数字游民」最大的支持。
如果你想要成为「数字游民」
如果你想要成为「数字游民」
无论是为了地理套利实现经济自由,还是想要走在旅行的路上,实现身心的自由。投身于数字游民浪潮的人,在这两年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当硅谷华尔街宣布远程办公后,许多年轻人搬离旧金山和纽约,直接导致了这两地房屋租赁价格的应声下跌,泰国的曼谷、葡萄牙的里斯本则成为了备受数字游民喜爱的目的地城市。
在国内,温州的泰顺县、景德镇的浮梁县,以及成都的浦江县,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出了适合「数字游民」生活工作的文化产业。
在 Jarod 看来,未来的「数字游民」群体会逐步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游民」会成为未来主流的生活方式。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生活方式仍然会是小众的生活方式。成为「数字游民」,将要面对的不仅有自由和美好,不可避免的还将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需要面对来自政策上的困难。目前国际上对于「数字游民」的政策性保护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涉及到跨国的工作和生活,税务和签证政策就是必须要仔细研究的首要难题。
其次,传统公司管理制度存在管理惯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难以立刻适应 100% 的远程工作方式。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方式一度影响众多行业,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可控,很多曾经鼓励员工进行远程办公的企业,也开始逐渐召唤员工回到办公室。目前,能够较快适应「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岗位还仅仅局限于程序员、设计师、自媒体等少数工作领域。
最后,能否践行「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关键挑战是对个人的挑战。这种生活方式对一个人的能力、认知、自律性和财务状况都有极高的要求。在工作、生活和旅行的平衡中,如何确保工作效率,如何平衡收支状况,如何应对不规律的社交生活等,都是成为「数字移民」后,个人必须要直面的挑战,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生活状态的。
对 Jarod 来说,成为「数字游民」和「内容创业者」是并行不悖的选择,也是最让他感觉舒服的生活方式。
一边走路一边创作,诗和远方,或许能够兼得呢。
欢迎上知乎关注账号「答案背后」,围观更多答主故事。
作者:长河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数字游民Jarod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