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经常刷短视频,大脑真的会变笨吗?
大量刷短视频,大脑真的会变笨吗?
| 答主:赵泠
舌尖现象/tip of the tongue,暂时性记忆抑制,「话到嘴边想不起来要说什么」。提问者描述的似乎就是如此。
同时处理完成更多的媒体任务,看起来更有效率,其实不适合人类的脑:人脑的认知资源有限,当我们尝试一次做多个任务时,任务完成速度就会减慢。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人员认为,媒体多线程工作日益增长的趋势可能在人群中导致焦虑和情绪失控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让大脑的注意力从一项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会导致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消耗葡萄糖。多线程工作会导致频繁转移,使大脑迅速消耗葡萄糖,在一些人身上会导致「晕头转向」。
多线程工作会使大脑增加皮质醇分泌量,这是关联到精神压力的激素。压力导致人对琐碎的事感到焦虑,这又导致更多的皮质醇释放,产生恶性循环。 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会引起大量皮质醇分泌。
| 答主:Zpuzzle大脑除非出现器质性的损伤,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脑细胞衰老、死亡,否则人的大脑并不会「变笨」。但是关于短视频会让大脑变「笨」的机制,其实在四十多年前,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就已经论述过了。当时虽然还没有短时频 App,但是美国电视节目的形态却已经与短视频没什么区别。在对新闻节目的批评中,波兹曼提到越来越多的新闻让人们的思考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比如,新闻里上一条还在说巴以冲突,下一条可能就切换到印度调整了进出口政策,再下一条是韩国面临汽车尿素危机。正常来说,想要讲清楚这些事件,数千字的篇幅都不一定够,但在电视新闻里,这些时间可能只有一两分钟乃至半分钟。对于观众来说,刚看了一会儿以色列跟哈马斯打仗,下一秒就换到了莫迪讲话,你必须得立刻停止原来的思考才能跟得上新闻内容的变化。而在此之外,新闻节目后面接娱乐节目、新闻内容之间插播各种广告等等,也都对观众的接受和思考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到了短视频的时代,这个过程被缩短到了十几秒乃至几秒的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一直在刷短视频的话,那么他几乎很难对任何一个问题有持续性的思考。但是,因为刷视频所浪费的大量时间,会让他产生一种焦虑、负罪感,这种状态对其心理产生的影响,反而可能让他原有的思维都产生变化。
关于短视频让大脑「变笨」,另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解释,是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大多数时候,我们记忆一个东西,都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忆。那么,在阅读长文章和书的过程中,即便你对内容不熟悉,但是从前看到后,也总能记住几个概念。然而,换成短视频,你刚看完人讲中国经济,下一个视频就是俄乌战争了。就算你看的真是「干货」,但缺乏了这个重复的过程,你也是记不住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是为了省时间才看的「干货」,到最后发现「干货」反而记不住。这不仅是因为「干货」省去了记忆过程中本来非常必要的「重复」,同时「干货」也省去了其中详细的逻辑推导和案例阐述,最终「干货」也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心流》一书在解释记忆的价值时,曾经说:
为什么特别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在过去这些年里,每每AI领域出现重大的技术进步,就总有人说「以后的学习太轻松了,需要什么直接问 AI 就行了」。但其实「记忆」之于人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记住」——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同样使用 AI,一个顶级的历史学者和一个历史学的门外汉从中获得的知识存在天壤之别。只有先通过自身的学习达到专业领域内的一定水平,才有可能让 AI 的价值更好地发挥。这在任何领域里都是如此。一个人倘若没什么值得记忆的事,人生就会变得贫乏。20 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家就完全忽略了这回事,他们研究证明,「机械性的背诵」不是储存与搜集资讯的有效方法。在他们的努力争取下,背诵式学习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如果记忆只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派教育改革家的论证或许很正确;但如果我们把控制意识看得跟完成工作同样重要,那么把复杂的资讯模式牢记在心中,绝不能说是一种浪费。稳定的内涵能使心灵更丰富。所谓创造力与记诵式学习不兼容,其实是一项错误的假设。多位最具创意的科学家,都以能记忆大量音乐、诗歌及历史资讯而著称。 一个能记住故事、诗词歌赋、球赛统计数字、化学方程式、数学运算、历史日期、《圣经》章节、名人格言的人,比不懂得培养这种能力的人占了更大的便宜。前者的意识不受环境产生的秩序限制,他总有办法自娱,从自己的心灵内涵中寻求意义。尽管别人都需要外来刺激——电视、阅读、谈话或药物——才能保持心灵不陷于混沌,但记忆中储存足够资讯的人却是独立自足的。除此之外,一般人也喜欢跟这种人做伴,因为他们会与人分享心灵的资讯,帮助互动的对象,建立意识的秩序。
回到短视频来说,其实不仅是短视频,视频内容都有一种「中止思考」的倾向。在《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一书中,作者也提到了看电视会让大脑处于「被动状态」:
英语中有一个词来描述这种天天看电视的人,叫做 sofa potato。看电视也好,看短视频也好,因为思维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对深度思考肯定是有影响的。麦克卢汉在对媒介进行划分时,曾经提出过「冷媒介」、「热媒介」的概念,很多初学传播学的人,往往难以理解这个划分标准。比如,我看很多学者质疑过麦克卢汉的划分,说为什么同样是视频内容,麦克卢汉将电影划分「热媒介」,但将电视划分为「冷媒介」。如果你是那种行动受到完美主义束缚的人,我敢打赌,你一定会把大量时间花在电视上。完美主义者和拖延症患者都爱看电视,因为看电视不会出错。看电视是绝对被动的行为,因此也就成了自动、简单、有所回报又不会犯错的「成就」。任何被动行为对完美主义者来说都是安全的,因为他们不用去积极参与什么事,也就不会搞砸任何事。 …… 长时间久坐确实会造成致命伤害,但这只是对身体而言。这一数据最令人担忧的是,美国人平均每天竟然至少花 5 个小时让大脑处于被动状态,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 我并不想谴责那些看电视的人,电视并非人类的敌人——它只是一个严重问题的表现而已。如果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模式让你总想拖延、逃避人生,那你就很难抵挡电视的诱惑。
顺着上面的内容来思考一下的话,就能意识到,电影与电视虽然同为靠声画传播的媒介,但是电影是一个围绕着某个特定主题内容的少则一两个小时、长则数个小时的持续性的内容,其「清晰度」更高,对于观众来说有更好的「沉浸感」,而电视的画面的「低清晰度」很大程度上源于电视内容的频繁变动,传播的清晰度更高。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可以拿出专门的几个小时的时间来看电影,这与看书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便这个电影是偏娱乐向的。也正因为如此,在生活中也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很多人在说自己的爱好的时候,会把「看书、看电影」列为爱好,但极少有人把「看电视」作为爱好——在大多数人看来,「看电视」与「看电影」还是存在巨大区别的。如何区分收音机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话之类的冷媒介,电影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视之类的冷媒介?这里有一条基本的原理。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具有「高清晰度」。
短视频把电视这个媒介的劣势进一步放大了。因为难以持续的思考,短视频看多了人也会有一种「空虚感」——哎,我觉得我也没干啥,怎么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呢?短视频当然也可以传播知识,但我们也可以想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你妈出门前交代你把白天屋子里收拾一下,你预计收拾完要花四个小时。同时,你有一个五个小时的工作要做。这里有两个方案:
大多数人肯定都选 B 方案。因为两个方案看似都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但实际上这种 10 分钟工作、8 分钟打扫的做法,很容易导致两个事情都做不好——这边工作刚进入状态,就得放下手头工作干另一个,而那边碗刚洗了三个,就得洗手赶紧回来干活。短视频的「学习知识」与此也基本相同。频繁地「刷」,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就算你真想学习某些知识,也只会跟 A 方案一样,看似在多线程工作,但实际上反而啥都没干成。甚至就连最后的表达都变成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后,学习能力变差的原因。其实,这个时候的中年人学习能力差,并不完全是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更重要的原因是生活中的琐事——而且是必须处理的琐事变多了。在大学的时候,论文没写完就继续在图书馆待着,等到晚上回去,路边买个炒饭就完事了。但等有了孩子,就算你论文写的正嗨,一看时间到五点了,也得立刻收拾收拾去接孩子放学,回家后还得张罗着给孩子做饭、收拾。等到晚上十点终于能继续写了,有些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同理,你工作中,领导时不时交办你很多琐事,也可能让你原本的工作效率急速下降。A:做 10 分钟工作,收拾 8 分钟屋子,交替工作。 B:先收拾屋子或先完成工作,然后做另一件事。
在我个人看来,对待短视频的一个态度,就是承认其娱乐和「不动脑」的特点,然后让其为自己服务。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短视频作为一个放松娱乐的东西,也还是有价值的。我们完全可以拿出一整段的时间,比如吃饭的时候、晚上睡觉前等时间来刷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而平时就只用手机来回复消息,处理些日常事务——比如点外卖这些。如果说想在工作之余放松,则可以选择散步、闭目休息、做一些舒展运动等方式,因为这些方式既可以起到放松的效果,但也不至于干扰自己的思维。不要想着说「一个短视频也就十几秒,刷那么十分钟也没啥事」,通常情况下,刷短视频往往都是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哪怕你真觉得看书没意思,想看个视频类的内容放松一下,那么我建议你选择看电影。同样是看两个小时的视频,一部好的电影能带给人的收获,比两个小时短视频高得多的多。
题图来源:《绝世网红》
知乎热门文章
27℃ 的冷空调和 27℃ 的热空调有什么区别?
如何评价郭麒麟、吴镇宇主演的电视剧《边水往事》?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