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黄衫探班·青红初心行#国际教育学院:乡村振兴,路在何方?省级样板党支部泰宁见招

实践衫 协和学院学生记者站 2022-12-12




泰宁县位于福建西北部,是闽西北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兴的旅游城市。7月10日,小黄衫跟随着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来到了泰宁,探访泰宁旅游业,寻找乡村振兴的良方。


7月10日

小黄衫跟随着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

来到了泰宁

探访泰宁旅游业

寻找乡村振兴的良方




小黄衫跟随者国际教育学院实践队来到了今天的第一站——大源村。大源村地处闽赣隘口,历史逾千年,文化底蕴丰厚。




追溯过去的故事


在大源村中,让小黄杉印象最深的是南溪圣殿。南溪圣殿有着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在南唐时期,大源村的严氏老祖宗严续在朝廷做官时被人诬告,囚在狱中,幸得当时的禁官赵元德将他密释。严氏后人感念赵元德的恩情,修建了南溪圣殿来供奉赵元德夫妇,并且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五月十五、十月十五都会举办傩舞和赤膊龙灯来纪念赵元德。






离开大源村后

我们到了第二站——岭下村



发展旅游业,振兴乡村


在岭下村书记杨友平的介绍下,小黄衫了解到以前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烟叶等。“稻田养鱼”,这是岭下村一举两得的立体种植模式。后来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大源村依托“  春风工程”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经济作物,推动经济发展。除此之外,村里面有一些地方租给岭下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旅游规划,开发新桥阻击战时留下的战地遗址,来发展旅游业,振兴乡村。




品味红军精神


在岭下村,还有一处“红军食堂”节点。1931年一支红军先遣排途经此处安营扎寨,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1986年,为养护道路建设成了道班,岭下村通水泥路后,道班就荒废了。近年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里把废弃的道班改造成“红军食堂”,纪念那段铁血岁月和红军艰苦朴素的精神。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业


小黄衫跟随实践队员在岭下村的红军食堂用过午餐后,前往下一个地点——耕读李家。小黄衫从讲解员处了解到,从2014年际溪村开发以来,打造出“耕读李家”等乡村旅游景点。该景点2016年接待游客5.8万人次。这样的成功的打造从何而来?“注重规划、保护、运作、带动、营销是际溪村取得成功的五要素。”泰宁县杉城镇党委书记伍民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据悉,2015年3月,在台湾团队的指导下,际溪村开始对村庄及重要景点重新进行打造,不仅杜绝大挖、大拆、大建,土、石、砖等所有建筑材料也都取自当地,最终实现了新建筑与周围老村、风景完美融合。景区结合丹霞地貌和田园风景,将际溪村建设成为耕读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田园生活为一体的“耕读文化”旅游目的地。按照“让田园变成景区、资源变成资产、文化变成文创”的生态建设理念,耕读李家在打造的过程中,尽可能保存村庄原有的基底和风貌,凸显丹霞田园风光。



为了振兴产业,耕田李家引进落地静心书院、铁皮石斛等“无烟”产业,建设星空民宿、鹿趣园等特色产业,打造创客坊、写生基地等“双创”平台,努力让耕读李家向休闲、体验这种更高的层次发展。据了解,目前耕读李家已经成功引进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建设铁皮石斛放生种植基地、禅修中心等项目。发展玫瑰、香草等手工作坊,将旅游、农业、商业相结合。


学习红色精神,身体力行


最后,小黄衫跟国际教育学院实践队走访了红军街、尚书第等历史古迹。实践队员陈心双同学说道:“参观红军,我深深地被先辈们不忘初心、砥砺奋斗的品质所感动。我们正是需要这种‘红色’精神作为支柱,来坚定地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 院学生记者站 吴婧

撰稿 | 院学生记者站 陈玉燕

编辑 | 新媒体运营部 陈子凌

责编 | 刘宝飞(师)张思齐 林铮铮

协和学院学生记者站 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