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周四 · 连载】中华文明的精髓:包容性与和平性|《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
中华文明在悠久的历史中,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对话模式,其精髓就是包容性与和平性。中国善于在承认其他文明的前提下加强对话和交流,取长补短,发展壮大,延绵几千年不断。正是依赖这种包容与和平的文明对话模式,不少灿烂的中华文化被其他文明自觉吸纳,不少外族自愿向中华文明靠拢。
自汉朝开始,汉族与匈奴、突厥、回鹘(西夏)、契丹(辽国)、女真、蒙古、满族等外族的战争,都没有对对方的剿灭,主要是文明之争而非种族之争,极少有大规模的种族屠杀。通常是外族政权被打垮后,在与中华文明的交往中逐步被同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总体上说,自秦汉至清朝的二千余年,汉民族以其文化自然而然地而非暴力地同化少数民族,乃其主流。”(李泽厚《论语今读》)
中国文化历来注重“亲仁善邻”,即使是必要的武备,其目标也仅仅是“以戎卫道”、“协和万邦”。而“以戎卫道”之“道”,绝非武力征服天下以奴役人民及其他种族的“霸道”,而是讲求仁义的“王道”。中国文化尊崇“王道”,核心在于以德服人,也就是儒家主张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因此中华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倡导国与国间和睦相处,本着“和而不同”的包容性态度,尊重不同的文明。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今天,正如习主席讲话所说的,“要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在国际关系中,要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这种合作共赢、平等互利的思想,既是中华文明对外关系中的集中体现,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处理各国关系的准则。
编辑|陈沈佳
周一“宏观经济与政策”、周二“商业银行与财富管理”、周三“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周四“国际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周五“互联网金融与资产证券化”、周末“好文荐读与读史”。查看更多学术成果可登录IMI官网“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