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A股溢价难维系,港股也非估值洼地
IMI特约研究员、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在文中指出,市场共识认为近来香港市场的上涨行情得益于深港通。然而,深港通的股票池标的和已运行接近两年了的沪港通有很大的交集,而且原有的、包括在港股通里的标的已占了香港市值和成交额的80%和90%以上。也就是说,如果市场希望买入这些在香港上市的标的物,它早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并不需要等到深港通宣布之后。
与此同时,通过南向互联互通机制的股票成交额只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额的15%左右。因此,尽管这些资金体量庞大,但也并不是市场的主导。这些资金对于市场大盘蓝筹金融股、中资股的偏好反映的更多的是香港指数的构成。今年以来,QD额度的审批放缓也导致了部分本来应该通过QD到港的资金不得不借道现在没有额度限制的互联互通机制。此举使南下资金存在着部分QD资金通道的替代效应。
深港通总额度的取消是一个重要的格局的变化。这个新的机制可以帮助消化A股由于流动性泛滥和资本账户隔离而导致的,相对于港股和中概股长期而显著的溢价。共识往往认为在互联互通机制下,港股相对于A股的折价将会被逐渐熨平。然而,这种逻辑没有考虑到A股被明显高估,而港股在国际资金的影响下,定价反而更真实的一种可能性。
市场共识还认为港股是一个估值洼地。的确,在过去几年里,港股的估值逐步下行,日发便宜。然而,香港指数成分里,金融股的比重非常大,有可能是全世界金融板块占比最大的主要指数。国际市场上的金融板块由于全球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其它原因,估值早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压缩了。而香港的国际资金在找估值比较标的时,用的往往是更便宜的国际标的。因此,香港指数估值的压缩反映的是金融板块畸高的比重,和这个板块的估值压缩现象。同时,它也是香港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严重失衡的一个缩影。
但长期来看,深港通开通后,港股的“游戏规则”将逐渐发生改变。香港市场开放度高,资金流向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全球市场波动和英国意外“脱欧”,均引发资金出逃,拖累港股表现。而A股市场主要受国内流动性影响,外围因素对其影响较小。随着内资的不断流入,内陆的流动性影响加剧,而国外市场对其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同时,随着两地互联互通进程的深入,AH股的估值差异也将逐渐缩小。
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登录IMI官网“国际货币网”: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