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 | 李稻葵:2017中国经济稳中求进,预计增速6.6%

2017-01-12 李稻葵 IMI财经观察

1月8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三十)——“2017:何以稳中求进”在清华大学举办,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他指出,2017年,一个工作重点是帮助民间投资恢复增长,帮助制造业恢复投资的上升。在限购政策和房贷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将恢复温和增长态势。汇率和资金外流是与中国经济走势密切相关的因素,资金出走的主体并不是家庭,而是企业。应当避免让人民币的汇率贬值成为一个标题性的新闻,从而不要惊动到目前为止对人民币走势很有信心的普罗大众的思绪。发达国家进口替代政策开始发挥作用,不能将进出口下降看做短期现象。17年中国金融形势总体稳定,年中国经济完全有希望在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成绩,预计经济增速在6.6%左右。

以下为演讲全文:

特朗普经济政策“三件大事”:减税、贸易保护、造基建

下面我将代表我们的中心发布我们2017年的经济报告。这篇报告的题目叫《国际形势乱象丛生,中国经济缓中趋稳》。这个乱象在2017年主要还是来自于美国,将会给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体产生直接的冲击。根据收集的各种数据,以及与美国特朗普周边参谋团队的一些私下沟通,我们估计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主要由三件事组成:

第一件事是“减税”,大幅度减免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美国个人所得税占联邦所有税收的70-75%,那么要减多少?减相当于GDP1%的个人所得税的量,这个减税动作会直接刺激美国消费。我们知道,对于美国消费者,只要给他美金,他马上就会消费,跟中国消费者不一样,他们不存钱,所以短期对美国消费者的消费刺激是非常直接的。而美国的消费占到GDP的70%,因此这是一个直接的刺激性政策,只要一宣布减税,美国的老百姓就会欢欣雀跃,赶紧到商场去买东西了,因此这个在老百姓中广泛受到欢迎。另外与减税相关的是,也要减企业的税,要把企业所得税从35%的税率降到15%,这个量也是非常大的。

特朗普干的第二件事就是要搞“贸易保护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发力点,现在已经宣布要做“一致性关税”——对所有进到美国境内的商品,不管是原材料,还是成品,都要征收5-10%的税。但这个税收实际上是不合法的,是不符合WTO国际贸易组织规定的:因为美国对国内产品没有收这种税,不像我们和欧盟国家,我们是有增值税的,对所有产品都要征17%的增值税,进口和出口是一视同仁的,而美国的这个征收只对输入美国的产品进行征收。美国的这项关税政策尽管受到大家的联手反对,但这类似于足球运动中的技术犯规,他先犯规,拖延时间,等到你告成功了,也就是18个月以后了,何况可能告不成功。

第三件事,他是要针对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各种优惠的政策。鼓励基础设施的投资,量大概相当于中国基础设施的十分之一。我们每年大概是8000亿美元的量,他大概是800亿美元,这个政策能够出来出台和落地,对全球大宗产品市场的价格又会是一个向上的推动作用,毕竟是增加了10%的需求。

这三件事情有一个指向,指向是美国本土经济短期经济会变得比较活跃。短期内经济一活跃,对货币的需求就会上升。大量的资金由美国境外流向美国境内,主要表现在美国长期利率和中期利率都会往上走,同时美联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白宫的机构,看到了这个情景之后,会提前加快利息上升的调整步伐。所以这两件事情,一个是特朗普的白宫政策,和它一块形成一个合力,使得资金会加快涌向美国,这是中国经济2017年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第一大冲击,所以上半年我们的汇率可能还有一点贬值压力。这是国际的一个乱象,另外还有我们没有想到的地方。什么事没有想到?德国大选。在9月份,如果德国大选出现像美国、英国的变化,出现了极右的势力,德国人不想领导欧洲了,德国人的政策要重新调整,这个对世界经济又是新一轮的冲击。对这一件事大家讨论的不够,我们需要认真再观察和思考。

另外一个不确定性,大家可能想得也不太多,但是我们跟美国朋友们交流时发现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特朗普先生能不能顺利的做完头一届的4年,是不是第一年就被人找各种理由轰下去了,这个问号谁也不能说是不存在的。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私下跟美国很多前政府官员沟通,他们也私下纷纷议论这个事情,因为特朗普先生留下了太多的把柄和话题,太容易被体制内的人利用规则去干扰和破坏,至少他执政的基础有可能在第一年被大大的动摇。这个不确定性我想我们也需要牢记在心。这是国际形势,乱象丛生。

中国经济怎么走?——“稳中求进”

应对这些国际形势,中国经济怎么样呢?我想讲一下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对于中国经济,首先我们看大图象,看整个增长的态势,增长态势中间最主要的一个因素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在2016年的增速相对是比较低的,降到了8.3%。其中最令人担心的是制造业,制造业的投资增速相对比较低迷,增速只有4%左右。因为12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几乎是比整个的固定资产投资要低一半。跟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是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在2016年只有3%多一点,这两个数字引起了我们的不安。我们认为2017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是想方设法帮助民间投资恢复增长,帮助制造业恢复投资的上升。那么2017年我们估计,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的指引下,政府还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高速增长,这个基金投资占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20%左右,去年的增长速度接近20%,这是一个很快的增长,但是短期内为了求稳,这一方面的政策可能还会延续,这是关于固定资产的投资。

房地产涨不涨?将恢复温和增长态势

与固定资产投资最密切的是房地产。房地产2017年将会怎么走,之后我们会有非常熟悉该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我们认为2016年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价格回升的局面恐怕不会再延续了,2017年对房地产而言,恐怕是温和增长的一年,原因有两个——首先从政策层面来讲,占三分之一市场销量的这些城市,在去年的9月底、10月初都推出各种各样的限购政策,这些限购政策的力度是非常大的。2016年房地产的上升跟以往周期不一样,区域性非常强,就20多个城市价格迅速上涨,销量迅速上涨,而且20个城市受到限购政策的约束,所以,2017年很难出现快速的回升。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与2012年相比,今年居民买房子发生了重要变化。2012年,17%的居民买房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现在47%的居民购房都需要银行贷款来支持,这就说明银行的房贷政策将会对房地产的走势有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影响。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银行在落实国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房子是拿来住的,而不是拿来炒的,所以对炒房和投资性的需求控制比较严,所以会直接影响房地产的价格和销量的回升。2017年我们认为房地产的拉动作用将一去不复返,2016年房地产我们的测算占到了6.7%GDP增长中间的0.5%,大概是9%的贡献率,2017年这个因素将会远去。

中国资金外流主体:是企业而非家庭

与中国经济走势密切相关的,就是刚刚谈到的汇率和资金外流因素。2017年资金外流的量是比较大的,我们算出来大概有5100亿美元广义资金的外流,就是纯粹基于人民币贬值而购汇,出国投资的量是5000亿美元,5100亿美元也请大家不必过分的恐慌。2015年这个量更大一点,在6100亿以上,所以2016年资金的外流并不是想象得那么大。进一步分析,2016年资金外流主要渠道是什么,是谁在境外投资呢?经过仔细分析,首先我们发现资金出走的主体并不是家庭,不是居民,而是企业,企业占大头,家庭出走的量大概是在100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20%的资金出走是家庭行为,80%,剩下4200亿是企业行为。企业是通过什么形式把资金流出带走的呢?主要的一个形式是贸易项,很多企业在年初或者是上半年意识到人民币可能贬值,就提前购汇,然后拿了外汇在境外进行投资,这个大概有3000多亿美金,是通过这个形式完成的。

剩下还有1000多亿美元企业资金带走的渠道是还款,企业跟商业银行说在国外借了美元的债,我想提前还,请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这个量也是比较大的。这个分析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要合理的管住这种基于不合理的预期,就是认为人民币会加速贬值的预期,重点应该放在企业,而不是家庭,家庭并不是资金出走的主体,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贸易项,贸易项毕竟是大头,3千多亿美元。

我们认为2017年非常重要的一场硬仗,尤其是上半年,就是要合理的,务实的管住资金过快流出,同时管住汇率过快贬值这两件事,要合理的管。合理的管在我们看来应该是低调的管理,人民币在国际上是非常有份量的货币了,跟99年贬值的风潮完全不一样。今天任何关于人民币贬值的信息,比如说一个星期之内贬了2%,会迅速转变为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还有其他各种国际大报的至少财经版的头条新闻,也可能成为境内各路媒体的重要新闻,所以应该避免让人民币的汇率贬值成为一个标题性新闻,从而不要惊动到目前为止对人民币走势很有信心的普罗大众的思绪。

因为毕竟大量资金在他们手里,所以以稳为主,汇率不应该成为一个媒体话题,也许能够成为学者内部交流的话题,但是不要成为一个媒体或者国际的话题。在汇率稳定的前提下,想方设法管住企业在贸易项资金过快的出走。同时要呼吁企业家,一定要头脑清醒,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的汇率出现贬值压力的时候,当我们似乎认为国外有很好投资机会的时候,往往这种运动式和风潮式的对外投资,其结果是非常不理想的。事实上,此时此刻美国股市屡创新高,美国房价在很多地方也创下了新高,这个时候认为人民币会贬值,出国投资又没有很好的国际投资经验,十有八九是亏本而归的,而不是满载而归,所以我们也呼吁一下。

拆特朗普“关税招”:想尽办法把人民币贬值转为成本优势

进出口恐怕也是2017年关注的一个要点。2016年,进口和出口双双下降,其中出口的下降速度到11月份,是7.9%,也就是将近8%的出口,而进口降到6.5%。为什么出口下降得比较快?我们分析,这恐怕是一个格局的变化,而不是一个短期因素的扰动。格局变化,指的是主要发达国家,包括美国,他们的进口替代政策开始发挥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2016年经济增长速度是1.6%,美国总体进口量下降了4%以上,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整体经济在上升,而进口在下降,并且其中从中国的进口量下降了6.8%,证明经济结构在变,我们一定要小心,一定不能够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短期的现象。

所以在2017年,我们可能要做好一定思想准备,出口还会面临压力,所以怎么办?一方面要帮助我们的企业出口进一步降低成本。好在人民币2016年已经兑美元贬值了接近7%,2017年可能还略有贬值,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我们的企业把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转换成自己的成本优势,来应对特朗普政府可能出台的一致性关税政策。同时也要在外交上,在和美国的关系上,一定要扛住,一定要据理力争,不允许他采取针对所有国家的贸易保护。一个是出口企业,一个是外交,都要进行斗争。

2017年境内消费可能略微下降

2017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费。消费在2016年是经济的一个亮点,增长了10%以上,我们估计增长了10.8%,这是1-11月份消费增长了10.8%。我们分析2017年境内消费可能还略有一点点的下降,其中有这么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技术层面的,那就是汽车的产销可能略有下降。因为16年汽车接近9%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消费了汽车的需求。所以17年尽管购置税减半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延续,但我们认为宣布太晚,去年11月份宣布的,很多消费者开始买车了,宣布晚了,17年汽车销售可能会有所下降,我们估计在6、7%,这就减除了消费中间0.2%的增长,这是技术层面的分析。

我们比较担心,过去5年以来,出现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GDP而言,其增长速度没有那么快的格局。过去5、6年以来,一般都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过GDP,而2016年恰恰相反,消费的基础是可支配收入。房贷增长比较快,目前,居民的房贷累积额接近了18万亿人民币,按照4%房贷的利率计算,每年居民需要花出2%的可支配收入去还房贷。2%听起来不高,但这里有一个结构问题,年轻人和消费的主力是房贷的家庭,最能消费的家庭,他的房贷家庭包袱也是最重的。

“去产能”的下一步:去除真正消费的在产产能

去产能,似乎是2016年的一个亮点。其中钢铁去产能的任务超额完成,并且似乎是双倍的完成,但是我们认为,再往下走这个任务更重,再往下走是真正消费在产的产能,而不是“睡觉”的产能。不生产的产能已经去了,下面要去的就是在生产的产能,我们呼吁要加快。华北地区,环保部的领导刚刚说,国土面积只有7%,可是47%的焦炭在这里生产。炼焦是最不环保的,是最容易产生雾霾的,43%的钢铁在京津冀一带生产,19%的水泥在这里生产,35%左右的煤在这个地方消耗,怎么能不产生雾霾?因为不靠海,三面环山,没有沿海一带扩散的能力,所以我们呼吁去产能下一步要加快,要把周边的污染的产能,移到沿海去。

按照最先进德国式的生产技术,去重新投资,重新建厂,用国外最好的铁矿石,用进口最好的焦炭来生产。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这一步了,我们已经买得起了,我们不应该去生产高污染的原材料,而应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所以这件事如果做到的话,不仅我们的产能能够去掉,我们的投资也能上去,我们的空气更加能够加快转成白云、蓝天,雾霾将会逐步离我们远去。因此,关键还是看政策,我不认为汽车的限行和限购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的问题,这个是不切合实际的,不能以雾霾为借口,限制个人的出行,重点要在发展中和投资中解决雾霾的问题。

2017中国金融形势——总体稳定

最后谈一下2017年的金融形势。总体来讲应该是稳定的,我们分析表明,银行的呆帐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总体上还是可控的,企业债虽然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出现了一定的波动,收益率有所上升,市场有点紧张,但是总体上来说,企业债重组违约的压力不是很大,大概在500亿人民币这个数量级。整个企业债的量级是相当大的,能够占到GDP的30%左右,能够达到20多万亿,20多万亿里面,几百亿需要重组和违约,所以我们鼓励和呼吁应该在稳住整体金融的前提下,加快企业债和银行不良贷款重组的力度和速度。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完全有希望在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成绩。我们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在6.6%左右,其中固定资产的增速在8.9%,消费略有下降,从去年10.4%降到10%,广义货币的增速从去年12.4%,降到今年的11.9%,逐步降低广义货币的存量。进口会略有下降,为-0.5%,出口同比会下降3.5%,物价基本上稳定。

编辑  叶梦芊  邵昊敏

来源  凤凰国际智库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建行前首席华而诚: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大船如何顺利到达彼岸?

洪灏:2017年中国股市展望

人民币汇率:2016年回顾与2017年展望

丁志杰:从汇率管理经验看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

纪志宏:四大机制建设助力我国债券市场改革与创新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