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 | 耶伦:除了加息还需要关注什么?

2017-03-17 耶伦 IMI财经观察


美联储于3月16日决定将基准利率调升0.25个基点,至0.75%-1.0%,同时仅对未来三年的利率预期进行微调。凌晨2点30分,联储主席耶伦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回答了记者16个问题,以下为最重要的11个问答,主要内容涵盖加息原因、未来的加息预期、全球经济风险和加息后的预计影响等。

以下为文章全文:

1.为何今天加息?

耶伦在开场白中首先阐述了这一市场最关注的问题: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认为,如果经济状况的进展符合预期,逐渐提升联邦基金利率对达成和维持联储的目标是合适的,今天的决策就是这一预期的体现:美国经济继续以适度步伐增长,收入增长稳固,消费者信心处在相对较高水平,家庭财富持续支持家庭开支的增长,去年多数时段内疲软的企业投资近来已开始企稳。

FOMC预计未来几年核心通胀将上涨,而整体通胀将稳定在约2%的水平,将符合长期目标;FOMC对今年和明年经通胀调整的GDP增长率预期为2.1%,2019年为1.9%,略高于较长期水平;FOMC预计到今年四季度失业率将为4.5%,此后两年将维持这一水平,将略低于较长期的正常水平;鉴于经济稳步朝向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发展,小幅调升联邦基金利率是合适的。联储依然预计经济的持续走强将为逐步调升基准利率,达成和维持联储的法定目标奠定基础。

此外,今天的加息决定还体现了我们的如下看法:在缩减某些政策的宽松度方面等待太久可能会迫使我们在未来某个时刻快速加息,这可能带来扰乱金融市场和导致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

2.问:您说过如果落后形势,未来可能需要快速加息,您能表述一下到底有多快吗?

耶伦:我不能确定地告诉你到底有多快,你们已看到了我们的中位预期,从今年来看,总计加息三次可以被视为是我们所说的逐渐加息。目前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宽松的,也就是说,联邦基金利率低于中性利率,但距离并不是很远。中性利率指的是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利率,我们既无需加息给经济踩刹车,也无需降息来推动经济加速增长。

未来到底需要加息多少次?我们今天发布的经济预期概要(SEP)已给出了本委员会的判断,即使多一次或下一次加息,我依然认为这样的加息步伐依然可称为逐渐。(新浪财经注:耶伦的言外之意,如果多上两次或更多,可能就算得上快速加息了,目前美联储的加息次数预期是今年还有2次、明年3次、后年4次。)

3.问:经合组织和IMF都调升了对美国经济的预期,部分是因为预计特朗普新政府将采取的政策,但联储似乎没有根据这一情况对经济作出再评估,你们讨论了如果大规模减税或加大基建的法案获通过对经济的影响吗?你们在声明中还去掉了在逐渐加息之前的词“只有”,为什么?

耶伦:我们没有讨论潜在政策变化的细节,我们认为这些政策的时机、规模和变化的细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我们更为了解可能生效的政策之前,我们没有必要就此作出决策。我们有时间来观察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

我们的确取消了声明中这个“只有”的措辞,我认为这不应该被过度解读,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调整,如果考虑我们对经济的预期与去年12月相比基本一致,在这样的整体情境当中,这确实只是一个小调整。我们在经济的增速,及联邦基金利率的可能路径方面,预期基本没有变化。我们认为,联邦基金利率的逐渐提升是恰当的,去掉“只有”不是什么显著的改变。

4.问:您与新财长会过面吗?如果没有,你们何时将会晤?准备谈什么?您已经会晤过特朗普总统吗?如果没有,您希望何时见他?准备讨论什么问题?

耶伦:我已经与新财长姆努钦会晤过几次,我已经开始逐渐了解他。联储主席和财长保持有规律的接触是我们的传统。我非常期待与财长建立良好关系。我们已经讨论过经济、监管目标和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SOC)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的工作,我期待与他合力工作。我也面见过总统了,我们进行了一次很短暂的会晤,我对这次会晤很满意。

5.问:您说联邦基金利率的中性水平目前很低,它与通胀率到底有多接近?您估计未来几年中什么力量将推升中性利率?其中包括财政政策吗?

耶伦:有证据表明,实际中性利率可能接近1%或略低于此,我们过去几次会议对较长期联邦基金利率的中位预期表明,该数字约为3%,考虑到我们对通胀的预期为2%,这就是说实际的中性利率约是1%。为什么如此之低?有非常强烈的证据表明,这一利率(实际中性利率)在过去一段时间是持续下降的,不仅在美国,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如此,而且这种下滑之后可能伴随着金融危机。

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口的增长放缓,以及生产率的增长放缓有关。近来有一些研究表明,实际的中性利率可能要更低,一些估计是约为0%。我们判断中性利率随着时间推移将增高部分是基于家庭、企业缩减开支的谨慎和避险立场会逐渐消散。中性利率的变化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可能受到财政政策变化的影响,具体将取决于政策的具体内容、规模和政策对经济供需两端的影响。

6.问:在上次会议的纪要发布后,到本月初您在芝加哥发表演讲前,市场对今天将加息的预期大幅飙升,在这两周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导致联储多位官员发出今天将加息的信号?

耶伦:要考察整个时期的情况。去年12月我们就说过,经济面临的上下行风险是相当的,如果经济发展符合我们的预期,加息几次可能是恰当的。1月会议的纪要显示,几位委员认为,如果情况继续如预期发展,很快进行加息是合适的。

而我在国会作证中曾指出,经济的发展符合我们的预期。随着我们看到的数据继续符合我们的预期,同僚和我因此都作出了明确的表述。

7.问:您和财长姆努钦即将参加周末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您对这次会议有何期待?G20会作出世界经济已走出低谷,已表现得更好的评估吗?世界经济依然面临什么风险?其中之一会不会是美联储加息太快?

耶伦:我们总是就经济前景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交换看法,我的任务就是向他们解释美国的货币政策,向他们阐述我今天说过的内容,阐述美国货币政策的前景。公平地说,全球经济正在改善,与我们G20的同行上次会晤时相比,世界经济略显强劲了一些,其面临的上下行风险更为均衡,全球经济在中期依然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我们将在周末的会议上进行讨论。

8.问:美国经济到底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之间发生了什么?GDP的追踪预期非常低,薪酬指标的增长也不足以在短期内推动通胀增长,消费者开支没有大幅提速,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也不知到底会怎样?但联储今天却加息了,你们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联储要在今天行动?

耶伦:GDP是一个波动很大的数据。从过去几个季度平均看,经济每年的增长约为2%,你可以看我们的预期数据,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也会如此。失业率没有大幅下降部分是因为更多的人重新开始找工作,过去三年中劳动参与率基本是持平的。这些年就业岗位的创造表现不错,而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预计劳动力市场将进一步改善,失业率将继续下降,在未来几年都维持在低位。我们的政策取决于数据,正如你所说,数据没有特别显著的好转,但数据在季度间的波动始终存在,我们对经济前景的看法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9.问:通过今天的加息,您希望向美国消费者传递怎样的信息?

耶伦:最简单直接的信息是美国经济表现良好。我们对美国经济的实力以及抵御冲击的能力抱有信心。过去几年美国经济的表现都不错。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已创造了约1600万个岗位,失业率持续下降。更多的人对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前景感觉更为乐观。

这并不是说对每个美国人都如此,技能较差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可能面临就业问题,经济的某些部门也是如此。但众多的美国人面对的是一个更强劲,个人感觉也更好的劳动力市场,薪酬通胀正在提升。我认为美国消费者有理由对经济前景感觉良好。

10.问:某些财政政策,比如边境调节税可能导致美元在短期内大幅走强,我知道您不会对具体政策发表评论,但如果美元突然走强,比如突然涨了20%,姑且无论原因是什么,您认为这会对美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和制造业有什么影响?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呢?

耶伦: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你想说的可能是,如果征收边境调节税,如果汇率不进行相应调整,美国的进口价格将上涨,而如果美元大幅波动,一些分析师已指出,这可能完全抵消边境税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影响。但是,这最终不会对美国的通胀或GDP增长率有什么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是很难回答的,就是寻求安全的资金涌入美元,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美元将被大幅推升,这将压低通胀,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往往会促进美国的进口。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我认为这一假设下的问题过于复杂而且太不确定。

11.问:一些美联储批评家指出,联储加息加得太快,因为薪酬的增速不足以支持加息。你对此有何评价?

耶伦:我乐于看到薪酬有所增长,我也认为薪酬也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但我们的目标是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样的利率路径对达成上述目标是合适的。一个拖累薪酬增长的因素是生产率增长非常缓慢。我认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趋紧薪酬将出现上涨压力。薪酬增长是一个表明我们接近最大化就业的信号,但就推动薪酬增长而言,生产率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

编辑  齐涵博 邵昊敏

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耶伦:联储是如何制定货币政策的

夏乐:“利率走廊”新工具完善央行货币政策框架

现代货币体制到底是怎么运行的?

中银国际:回顾2016——人民币国际化在调整中巩固

刘珺:发展债券市场有助于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进程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