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 | 李稻葵:未来金融格局的四大变化

2017-04-07 李稻葵 IMI财经观察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参加“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发表讲话,针对未来的金融走势发表看法。他表示,中国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政治和金融格局的变化、科技将成为未来一两年影响金融走势的三大因素,并着重阐述了金融科技的进步。

他表示,科技的应用正在四个方面改变金融:使融资更为容易、提高交易的效率、提高金融服务的精确性、以及二级市场金融交易的智能化。而这些进步将极大地影响中国未来的金融格局。首先,无风险的投资回报率会下降;其次,债券市场会进一步发展;再者,金融产品将会多元化;而最后,科技金融公司会蓬勃发展。

以下为讲话全文:

今天的发言我想聚焦于中国金融的新格局,对这个新格局的判断可能会对我们研讨科技金融的发展有一些帮助。

要谈中国金融的新格局,就离不开对最根本、最基础因素的判断,我觉得未来一两年影响金融走势的无非是三大因素:中国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政治和金融格局的变化、科技。

一、百姓的经济兴奋点转向了投资理财

关于影响金融走势的第一个因素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个调整对金融有什么直接影响?

其一,从1992年到2007年,中国的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但是从2007年开始,这一比重逐渐回升。这一比重的变化对金融有什么影响?劳动收入比重上升了,资本的回报在整个宏观经济中的占比必然会下降。

其二,实体经济的负债率还不算高,未来一两年债务重组将会加快,但我们也没必要担心,因为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

其三,总体上讲,中国百姓的经济兴奋点已经从买汽车、买房子变成了投资理财。中国人对理财的需求迅速高涨,这反映在GDP中金融服务业的占比提升了,百姓储蓄高就会产生投资。

为了判断未来金融格局的变化,我们必须看到第二个大的因素——国际政治因素。2016年由英国脱欧事件开始,这对我们的金融有什么影响?怎么判断影响的大小?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从根本上来看,英国脱欧等事件在很多人看来是全球化的倒退,而在我看来这些事件最根本、最核心、最基础的影响是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在移民政策、社会人口组成的问题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思维变化。因此,对金融方面而言,我认为很有可能在未来若干年内,我们将会面临一个强势美元的局面。为什么是强势美元?因为欧元肯定会被削弱,尽管英国不是欧元区,但是整个欧盟经济一体化会受挫。

二、科技让金融服务更加精准

影响未来金融格局的第三大因素是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我看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会改变我们的金融。

第一个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筹款更容易了。过去我们要把百姓的钱筹集到金融系统中来是很难的,需要建一个经营点,建一个支行,并且每天派一帮工作人员宣传各种投资方案,这是传统的办法。现在不一样了,建一个网站,编一个宣传册,设计一个APP,资金很快就进来了。

第二个影响就是我们的交易变得更快、更简单了。这一方面我是外行,但在我看来区块链的技术很安全,现在能够一步一步做出来,交易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每一步都可以给客户看。与此相关的是交易平台会成长起来,比如蚂蚁金服、陆金所,所以这对平台化建设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金融行业将会出现像淘宝、京东这类的平台,这是科技对金融带来的第二个变化。

第三个变化是什么?很多实体经济的交易,比如采购、交话费等很快会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聚集起来,被金融交易所用,金融产品和交易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因为有了大数据,所以我们可以很精确地知道一个工厂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知道这个工厂是不是靠谱,运营得好不好,这些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设计金融产品,可以精准地提供金融服务,这有点像我们农业上讲的因田施肥,这就是大数据使得金融服务更加精准。

第四个冲击是什么?这个还没有完全开始,就是二级市场的金融交易会逐步智能化。目前人工智能受到热捧,在金融交易方面,我相信肯定会有人尝试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来减少人工的二级市场交易。对于这个技术,我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但我相信肯定有人会做这件事。

三、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

那么未来几年,这些影响因素究竟会给中国金融格局带来什么变化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风险的投资回报率会下降。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刚刚说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上升,但中国现在是资金富裕的国家,因此无风险的金融投资回报一定会下降。所以,大家以后进行理财的时候,如果看到流动性很强的金融产品就一定要珍惜,恐怕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第二,我们的债券市场还会进一步发展,目前债券市场上的公司债、地方债,及政府债占GDP的比重还不够大。为什么这样讲?到目前为止,中国主要的融资方式还是银行贷款。但是这几年已经出现变化,银行贷款的增长低于整个融资的增长速度,而债券增长速度在上升。目前中国的债券业发展缺什么?缺的是交易平台。现在大部分债是在银行间交易,从长远来看,这是不行的。如果引导大众参与,债券会有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会出现债务的破产重组。

第三,金融产品将会多元化。举一个例子,现在保险业是中国金融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行业,因为保险提供的是精准的金融服务。保险的受益者可以精准定义,所以百姓发现买保险产品比买其他金融产品更能够体现存钱的目的,比如存一笔钱给未成年的女儿,购买保险可以定向给她,不管是否成结婚,这份保险的受益者永远只是她本人。而未来,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将会出现。

第四,科技金融公司会蓬勃发展。为什么这样讲?过去几年,中国在金融方面的科技创新已经超过美国。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比美国更快,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市场大,而且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可以跳跃发展。加上中国工程师多,而且相对便宜。同时,我们的金融服务本来就短板较多,缺口较多,这为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空间。当然,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发展,一定要管控风险,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中国科技金融就一定能够跨越式地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亮点。

编辑  齐涵博 邵昊敏

来源  国际金融论坛(微信公众号)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印度瑞辛纳对话演讲视频:贲圣林所长谈金融科技助力中国惠普金融发展

巴曙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新动力
管清友:设立雄安新区,建前人未建之功
广东省原副省长陈云贤:发力供给侧区域政府大有可为
沈建光:中国经济近忧和远虑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65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和学术委员,74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系列报告》《财富管理研究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成果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在欧、美、亚多个国家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2016年,IMI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