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贲圣林:金融科技化的大陆实践与全球机遇

2017-09-13 贲圣林 IMI财经观察

IMI执行所长、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在9月9日北京举行的京台金融合作论坛上发表演讲。他指出在几年前中国大陆互联网金融的“星星之火”如今已经发展为熊熊大火照亮全球。未来,借鉴成熟监管和科技力量,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实体为本分,以金融科技为手段,金融科技在中国大陆的继续发展仍然令人满怀期待。

以下为文章全文:

全球互联网金融起源于英美,但在金融科技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大陆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实现了从“中国模仿”(Copy to China)到“模仿中国”(Copy from China)的跨越。几年前中国大陆互联网金融的“星星之火”如今已经发展为熊熊大火照亮全球。未来,借鉴成熟监管和科技力量,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实体为本分,以金融科技为手段,金融科技在中国大陆的继续发展仍然令人满怀期待。

一、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

没有一次金融创新的背后,不是科技的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至今,时间界限上并没有明确的划分,不过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Fintech1.0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包括:50年代第一张信用卡出现;60年代第一台ATM机诞生;以信用打分模型、SWIFT系统、POS机等技术服务在70年代出现;80年代,随着金融衍生品逐渐丰富,大量计算和模型的使用,金融工程概念在英国被提出;到了90年代,也就是金融科技1.0阶段后期,以银行客户管理系统(CRMS)为代表的银行内部管理信息化、集中化技术在互联网上得到实现。

在Fintech2.0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015年左右)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移动终端、互联网金融兴起,进入了以网贷、第三方支付、众筹、互联网保险为标志的新的金融发展阶段。

Fintech3.0阶段(2015年-至今),以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为代表的技术正在引领我们进入金融科技的第三个阶段。

全球互联网金融起源于英美。1993年,“Financial technology”一词首先被提出;1995年全球第一家纯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正式上线;1998年被称为支付宝的“师傅”的Paypal在美成立;2005年全球首家网贷公司“Zopa”在英国成立;2009年美国最大网络众筹公司成立,同年比特币概念出现,其底层技术区块链被发掘; 2012年美国创业企业融资法案通过,确定了众筹的法律地位。

而中国大陆的互联网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实现了弯道超车。“互联网金融”一词在中国大陆是2012年被提出的,也就是在金融科技2.0时代,中国大陆掌握了全球互联网金融的话语权。这时候国际上不得不又再度搬出“financial technology”并将其缩写为“Fintech”来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进行“对决”。

2003年淘宝推出支付宝;2007年首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2012年互联网金融概念被首次提出;2013年是公认的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余额宝上线3个月规模近600亿元;这一年,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上海开业;2014年互联网金融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二、从“中国模仿”到“模仿中国”

尽管全球互联网金融在Fintech1.0和2.0时代均起源于英美,但中国大陆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已经实现了从“中国模仿”(Copy to China)到“模仿中国”(Copy from China)的跨越。

如今,支付宝用户总量是Paypal的1.7倍,日交易量是Paypal的40倍;世界100强的金融科技巨头中的前五位有四位都来自于中国,其中蚂蚁金服位居首位。余额宝上线至今规模已经达到1.5万亿元,超过招商银行个人活期存款总额;众安保险短短3年内服务5亿用户,开出了72亿张保单。互联网银行方面,微众银行服务用户1500万人次或小微企业,浙江网商银行服务271万中小企业客户,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这样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不仅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在绿色金融发展领域也逐渐显现出从中国模仿世界到世界模仿中国的趋势。

在全球大约7000亿美元存量规模的绿色债券市场中,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规模达25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35%,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中国的兴业银行于2008年加入赤道原则,成为国内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在推行责任投资(PRI)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当然,绿色金融发展之路还很长。目前全球以绿色为导向的绿色债券存量为7000亿美元,占全球90万亿美元总债券市场存量的比重不足1%,这说明绿色债券的规模仍然很小,发展空间巨大。

三、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无论是绿色金融发展还是金融科技2.0时代,中国大陆都实现了从模仿到引领的跨越,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吸收全球的先进经验。

比如,台湾地区传统金融发达、监管严格,但对创新型金融门槛较高。中国大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该借鉴成熟监管和科技力量,抓住金融科技发展的机遇。

利用金融科技2.0阶段的机会,中国大陆的互联网金融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领先全球。源动力之一是中国仍然处在利率市场化仍在改革进程中、金融抑制仍然存在、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有限;二是中国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强。所以,客户价值、市场驱动以及赋能因素技术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两大源动力。

但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在规则和制度方面,如何对行业进行监管,如何令金融科技有序发展,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还是支付宝在全球的使用,都代表了金融科技逐渐全球化的过程。

两年前,笔者在沃顿商学院曾经以“互联网金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题发表演讲,那时西方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汇。而当时的星星之火如今已经发展为熊熊大火,照亮全球。只要把握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实体为本分,以金融科技为手段”的发展理念,我们将会迎来更加明亮、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编辑  魏宗  郑畅

来源  中国金融信息网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范希文:中国应警惕资产证券化的滥用

盛松成:叫停并非“一刀切”,虚拟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不应混同

曹彤:银行大数据的模式创新

吴志峰:关于区块链在保险业的应用思考

温信祥:如何监管数字货币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