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志寰: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百年跨越
自1917年中国银行在香港开设分行掀开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百年发展的序幕,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IMI学术委员、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已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仍落后于西方主流国际性银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具体来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包括中国经济实力、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数量与结构的变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人民币加入SDR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制度红利,人民币成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越来越多的央行、主权基金、超主权机构、交易所等机构类战略性客户将成为中国银行业新的客户来源;“一带一路”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中国银行业进一步扩大海外机构布局,完善清算体系,构建本外币全球清算网络提供可能。在不断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其风险暴露在数量和结构方面都将出现巨大的调整,要求其不断强化风险管控机制,防范各种风险事件可能带来的冲击。因此,中国银行业应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以下是全文内容:
1917年中国银行在香港开设分行,掀开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百年发展的序幕。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已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国际银行网络和跨境业务运作体系。开启新的百年征程,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金融科技的突飞猛进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国际银行业的外部运行环境,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以及“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国际化发展空间。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已达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资银行采取了以金融中心引领国际化的重点布局方式,先后在卢森堡、东京、巴黎、纽约、悉尼、法兰克福等世界主要金融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截至2015年底,中资银行共有22家在5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298家分支机构,其中,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主力军。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与浙江大学共同发布的《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所计算的银行国际化指数(BII),中国10家银行BII均值为14.5,远远低于欧洲的44.63和美国的28.00,亦低于全球银行业的均值25.36,但超过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均值10.38。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已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仍然存在海外机构设置数量少、覆盖地域化拓展程度有限、客户基础薄弱、业务产品种类少等突出问题,在资产和利润方面则表现为境外资产占比和境外利润占比平均水平远低于西方主流国际性银行。显然,中国银行业国际化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驱动因素包括中国经济实力、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数量与结构的变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
从经济实力上看,中国经济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逐步收窄与美国经济的差距。2016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占比升至14.9%,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6%,预计未来三年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增长动力来源。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制定“中国标准”,发出“中国声音”。
从GNP对GDP比率上看,由于中国经济的储蓄率较高,对外走向净输出资本,增加中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的对外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6年中国GDP为74.41万亿元人民币,同年GNP则为74.24万亿元人民币,GNP略低于GDP,GNP与GDP之比为99.8%。横向比较而言,2016年美国和日本的GNP对GDP之比都高于中国,分别为101.1%和10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前十大债权国家或地区(即国际投资头寸为净资产而非净负债)分别为日本、中国、德国、中国香港、瑞士、挪威、新加坡、沙特、荷兰和比利时,日本以拥有30673亿美元的国际投资净资产而续居全球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则以81097亿美元净负债居全球最大的债务国。中国GNP对GDP比率低于100.0%,表明中国对外投资收益率偏低。中国经济规模为全球第二大、银行业规模为全球第一大、股票市场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为全球第三大,其增长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因此,我国银行业应深入挖掘境内外两个市场的业务机遇,不断提升国际化业务竞争优势。
从贸易和投资角度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第二对外投资大国和第二吸引外商投资大国,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均有贸易往来,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直接投资。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首次超过同期吸引外资水平(FDI),开始步入资本净输出国行列。2016年中国国际投资净资产达到1.8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债权国,但净资产/GDP比率仅为15%,远低于美国的130%,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金融资产占比也仅为2%,表明我国居民走出去配置资产与境外投资者引进来投资境内市场的空间非常广阔。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与境外金融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了良好有序的运行环境,有利于其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提升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人民币加入SDR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制度红利
人民币加入SDR进一步提升了特别提款权的代表性,加大其在全球储备管理中的影响力,对国际金融市场运行带来长远的、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人民币加入SDR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了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长远来看,人民币加入SDR将持续推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进程,推动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向着平等公平、合作共赢的方向调整,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亦将得以提升,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民币作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客观上推动更多国家与中国加强和深化国际合作。人民银行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已在全球近20个国家或地区指定了人民币业务清算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进一步拓展,可投资额度超过11000亿元人民币。未来相关合作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中国与更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高标准双边投资协议的条件更加充分,为中国加强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提供了支点。因而,长远而言,有利于中国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从机构客户和走出去企业客户等方面打造更加广泛的客户基础,以改善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客户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央行、主权基金、超主权机构、交易所等机构类战略性客户将成为中国银行业新的客户来源。长期以来,央行、主权基金、超主权机构、交易所等机构客户对于合作银行订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使一些中国银行业无法达到其客户设定标准,不得其门而入,无法建立业务联系。人民币获得了与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等同的储备货币地位后,扫除了各国中央银行具规模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技术障碍,使其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配置和持有人民币资产,因此,全球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主动吸纳人民币资产并带动商业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为中国银行业扩充客户基础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人民币加入SDR亦要求中国银行业加快实现业务创新和转型,提升金融产品的多元化程度,在国际结算、外汇买卖、国际信贷、债务发行、国际清算等传统国际业务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及时设计并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体系。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将由贸易驱动逐渐转为投资计价及金融产品发展驱动,在现有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产品的基础上,与投资相关的金融交易类产品的需求开始快速上升,固定收益类、人民币货币基金、衍生人民币计价产品以及资本账下的人民币债券交易将有所增加。
未来,主要由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境外机构充当区域性人民币清算平台,连接境外其他银行,形成人民币全球性的清算网络,提供高效便捷的清算服务。因而中国银行业在人民币可兑换下,人民币清算业务量将不断增加,海外的战略布局得以扩充,同时能够加强和海外其他行之间的联系,形成促进互补的作用。此外,在清算过程中,随着清算渠道的扩张和清算账户链条的延长,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将不断积累境外银行账户和非居民账户,并随带产生大量境外的渠道和客户资源,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提供更多便利。
“一带一路”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新环境下制定的对外开放顶层战略,突破了传统的国际合作理念和方式,通过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并将推动国际经济呈现全新的格局。随着“一带一路”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着手进行具体规划,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其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影响正在陆续显现。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更多中资企业投资或参与基建、运输与能源网络等项目。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设立的企业近3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合同额和营业额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三分之一集中在“一带一路”。中资企业不仅可通过直接投资模式,近年也通过不同运营模式如承包商、分包商等在东盟展开业务发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丝路基金的相继成立,将会加快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同时也会加速人民币资金在沿线地区的沉淀。这将为中国银行业进一步扩大海外机构布局,完善清算体系,构建本外币全球清算网络提供可能。
伴随企业走出去深耕“一带一路”,中国银行业凭借国内庞大的客户基础和横跨国内外市场的服务网络优势,积极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企业并购、资金融通和国际结算等专业金融服务,以及财务咨询、风险管理、投资银行等创新业务,在助力更多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将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竞争能力和水平。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外部约束条件
随着海外业务资产及收入占比的上升,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其风险暴露在数量和结构方面都将出现巨大的调整,要求其不断强化风险管控机制,防范各种风险事件可能带来的冲击。
首先,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目标市场的交易机制、监管要求、合规控制等因素与国内市场迥然不同,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逐步建立自身参与海外投资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无形中提升了交易成本。
其次,发达市场的主要国家对于反洗钱和合规监管的要求非常严格,监管主体繁多,监管法规庞杂。海外经营触及监管红线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是高压线,一旦触发此类风险,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中国银行业推进国际化经营必须系统研究和熟悉投资标的所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对外经济金融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条款和政策规定的变化,避免在国际化过程中遭遇法律纠纷,造成经济损失。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有效管控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中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的关键所在。
最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基本延续母行在国内市场的业务模式,海外业务以传统对公业务为主,把贷款业务、银团贷款业务、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国际结算和清算业务等作为核心业务,同时一些主要银行的内部绩效考核仍以规模指标为主,各行的海外业务增长大多体现在信贷资产规模连年迅速增长上,贷款业务占总资产比例和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均远高于西方同业水平。
探索面向未来的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路径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其布局和战略推进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首先,中国银行业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优势,从金融产品多元化和客户基础国际化两个角度着手,积极筹集资金、寻找客户、扩大业务范围,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提升资产负债表及总体收益的国际化程度,提升全球金融竞争力。其次,中国银行业应以企业走出去和对外投资聚焦的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等为重心,加大资源投入,形成核心区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尽快实现盈利渠道多元化。再次,中国银行业积极参与更大范围的国际竞争,强化国际化经营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监管标准。通过提升国际化经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和流动性的监管标准,控制银行风险资产的结构和数目,提高银行的损失吸收能力,防范系统性危机的冲击。最后,中国银行业应顺应互联网及金融科技的新发展,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强强联合,充分结合各自的优势,在更加广泛的区域以互联网金融渗透当地市场,通过互联网推动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跨区域交付加快自身的国际化拓展。
编辑 郑琛 张雪
来源 中国金融杂志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