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社科院杨涛:地方金融如何确立风险防范的底线
IMI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
2018年1月21日,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十周年庆典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2018新年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在下午第二单元的主题研讨二中,与会嘉宾围绕“‘天府金融指数’解读暨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展开研讨。IMI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在本次研讨中发表了主旨演讲,针对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所依托的理论基础、中国地方金融改革、与地方金融有关的管理体制以及确立风险防范的底线和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在我印象中,三年之前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国内曾经有200多家城市都喊出来要做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这里面有一些可能靠谱,有一些不靠谱,所以我今天想和各位简单交流几个感想。第一个问题究竟构建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所依托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很多地方就是简简单单提出自己要做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要招商引资,要引进法人的金融机构。究竟是不是一个市场所承认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背后有什么理论逻辑支撑它可能成为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这个我觉得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这几年就从支付结算体系相关数据分析。区域资金流动指标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比如说北京跟上海都谈自己是区域金融中心城市,但从资金流动上来看,实际上大额资金流动都在向北京进行集聚,这个背后什么原因值得思考。
做这个理论分析,过去无非有几个思路。一个思路是基于一些零散跟区域金融发展有关的理论,这样一些理论讨论一个城市能否成为金融中心有两大标准,一个是不是有基础条件,经济基础、交通基础、基础设施、人文社会等等,另外一个能否衡量可能成为一个金融中心城市,还要对金融业态进行一些指标的判断,比如说机构的复杂程度,金融市场是否是脆弱还是完备的。基于早期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是否会成为一个区域金融中心都是希望政府能够在其中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到后面,区域金融发展很多理论遇到挑战。上世纪末期,大家知道有一个新兴金融学科是金融地理学,核心不是说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作用,而是利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和思路,判断某个地方通过哪些内在因素逐渐研发出在空间地理上金融集聚的概念。比如说边界的分割,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是有影响的,再比如认为信息在空间地理意义上是抑制化的,因此距离信息近的地方,有可能会集聚一些金融交易。
总而言之这方面理论,不是很多,但是也有一些探讨,核心就是让我们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试图说某个城市要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只是说拍脑袋还是可以由一些比较分析的理论支撑在里面?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当前谈中国地方金融改革,面临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新的情况体现在很多层面,比如说过去地方要搞金融的集聚,想到都是数量型指标,都是规模,都是集聚各种各样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现在看起来这个是有问题的,我们过去基于一些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指标,现在看起来对于一个地方究竟能否判断金融发展的健康度,能否跟地方的所谓产业实体发展之间构建一个密切联系,这个是不一定的。比如说刚才很多专家谈到发达地区金融发展。长三角一带,以温州为代表,有几年本地信贷增长要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地方的金融深化程度还是挺高的,另一方面又出现两难,即本质上结构性资源供给跟需求之间不衔接的矛盾。如果简单考虑数量型规模型的指标,不考虑结构性问题,这样的地方金融发展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再比如我们现在还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46 32571 46 14987 0 0 2730 0 0:00:11 0:00:05 0:00:06 2835就是从一个城市角度来说,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过去我们讨论地方金融是局限于一个行政区划内。服务于行政区划内的产业,在经济要素、金融要素不断流动的情况下,这种思路也遭遇挑战。这两天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人也在探讨上海一些没有持牌银行的子部门是不是离开上海。为什么要在上海,就是因为在上海这个地方,相比在本地,能够做业务,能够集聚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的情况又不一样,再比如现在地方除了要拉一些机构建要素市场之外,似乎更重要是一些土壤有问题。同样一个机构,同样一个PE,在不同的地方,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有些地方就搞飞速集资,有些地方成为游牧民族就走了,到各种各样基金小镇,生长结果截然不同。这个是不是意味着从地方角度来说,除了关注各种各样的金融要素,而且也更多考虑金融发展土壤。这个土壤可能是硬件的软件的、环境的等等。
第三个观点是跟地方金融有关的管理体制问题。现在大家都说,各个地方金融办要改成金融局增强功能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制变化当中,当前地方面临越来越大责任。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目标选择矛盾和冲突更加明显。
在国家层面,像一行三会除了要做到防范风险,还承担了大量的创新推进的功能。创新推进意味着提高风险容忍度,这里面带来大量政策目标、监管目标的矛盾冲突,根本更是面临这种现象,所以我觉得从地方金融办金融局来看,首先可能是需要从法律跟制度层面明确究竟职能是什么,就是有效防范风险,还是在地方刺激金融发展?如果仅仅着眼于后者跟前者结合,肯定有大量矛盾。我们观察到大量地方信用社,各种各样农村合作社都在做金融业绩,全国可能有上万家,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地方政府支持在里面,有一些潜在风险在里面。所以这样一些东西,对于这样一个管理体制值得我们思考。
最后一个观点,是中央不断强调,要守住防范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区域性风险后来提的稍微少了一点,我们近期也有几位同事对于整个系统性风险的度量不断做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轮大的监管风暴,最后影响最主要肯定是中小银行,相对腾挪空间比较小,在地方会不会出现小银行破产问题。再比如这样互联网金融、新金融、金融科技,也有很多问题。再比如这两天大家谈的地方的GDP注水分、背后债务问题,等等这样问题。首先这个风险肯定是在地方层面,所以地方金融未来几年面临问题,不仅仅是发展问题,而是在这样一个风险越来越多元化,挑战越来越多的时代,如何确立自己的风险防范的底线和方法。
编辑 王平 张雪
监制 朱霜霜 李欣怡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